澳建築師討論設計環保節能建築物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7月23日訊】(美國之音記者:默瑟2008年7月23日悉尼報導)澳大利亞一些最有影響的設計師在墨爾本的一個會議上著重討論了以白蟻巢穴為模型的辦公樓群,以及能夠抵禦氣候變化的建築物。他們呼籲從根本上改變建築的興建方式。建築師們表示,自然界應該是靈感的巨大源泉。

澳大利亞的設計師們說,“生物時代”已經開始。墨爾本一個會議的話題是,設計師們應該轉移他們的專業眼光,不要創作那些社會並不真正需要的東西,例如由座椅變成的雕塑,花哨的太陽鏡和有異國情調的汽車等。

他們希望看到的是能夠利用自然力量的設計,從被能夠吸收空氣中二氧化碳的植物所覆蓋的建築,到能夠養護肥沃耕地的浮動城市。

住在墨爾本的津巴布韋建築設計師米克.皮爾斯從不起眼的白蟻那裏找到了靈感。

皮爾斯說:“就像我們血管裡的血液循環,在白蟻巢穴內部,空氣隨著外界的溫度和壓力而流動。白蟻巢穴是和我們身體類似的一種系統。它在溫度上自我調節。這可以成為建築物的絕佳模式。它是我們新陳代謝的延伸。如果你願意,這意味著你可以修建一個耗能很少的建築物。”

皮爾斯在津巴布韋按照這種模式修建的辦公樓採取了用於通風的垂直通道。這種建築消耗的電力僅是普通空調建築耗電量的百分之十。他還設計了一個類似的建築,並把它稱作“統建房二號”。這個利用太陽和風取暖和降溫的建築成為墨爾本最節能的建築之一。

這座位於澳大利亞第二大城市中心的環保建築消耗的能源只有普通辦公大樓的15%,用水量只有30%左右。

這個行業的代表組織澳大利亞建築協會的會長林賽.約翰斯頓是這次設計會議的主要演講者。他說,從自然界汲取靈感已經刻不容緩。

約翰斯頓說:“這是個可行的途徑。基本上,我們都必須認真思考怎樣在不依靠石油和煤炭的情況下生存。過去一段時間裏的那些設計非常糟糕的建築需要依靠化石類燃料才能居住。這些建築將會過時。我認為每個人都必須適應這一點。”

氣候變化和澳大利亞的應對方式成為討論的要點。這個有人居住的最乾燥的大陸是世界上人均溫室氣體排放量最高的地區之一。一些科學家已經警告說,隨著氣候變化造成溫度上升,澳大利亞正面臨十倍多的熱浪。

關鍵詞:氣候變化,溫室氣體,節能,環保,建築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墨爾本零售店盜竊案激增 創10年新高
曾坐郵輪38次 墨七旬老婦樂此不疲
澳洲副總理:中共的行為令澳存在安全憂慮
一週內第二起 Ticketek票務公司客戶數據被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