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總理

蔣經國自述──偉大的科學工程自流井

【大紀元9月5日訊】由青海折回蘭州,由蘭州到華家嶺,從華家嶺向南走,經過天水到寶雞。天水是隴南的一個大城市,在過去是軍事上必爭的地方,古蹟很多,那裡有一個伏羲廟,相傳伏羲是天水。

從天水到寶雞,有青山綠水,同江南的山水差不多是一樣的。從風沙漫天的河西走到這裡,好像是到了天堂,但我們決不應當忘記河西的貧民。由寶雞返歸成都,因為回來的時候是坐汽車,所以沿路又多看了許多地方。從寶雞到褒城的中間,有一個張良廟,傳說黃石公曾在這裡講過學。

汽車剛開進四川,沒有了水,我們就向鄉下老百姓去要。鄉下老百姓都說沒有,後來他們告訴我,在這裡要先給錢,他們才肯。當時我就放下十塊錢,真的,他們不久就拿了水來。在這裡,引起我無限的感想,在西北,隨便在哪裡向鄉下老百姓要水,他們很快的就會給你,西北民風的淳厚、樸實、真誠,實在是感動人的!

一路上,我們還看到馬超墓,在劍閣看了七十二峰,那裡有十公里路兩旁都是柏樹,蒼翠可愛。

在劍閣東北有大小二劍山,橫列如雁翅,其中間連脈之處,石壁中斷,兩岸相嵌如一大門,這就是劍門,是陝西、甘肅通成都的天然險隘。

過劍閣,就是梓潼。在梓潼東北有七曲山,柏林蔭翳,風景非常清幽。有文昌宮,相傳文昌帝君,名張亞,生於此。

趁由成都到重慶的便,我去參觀了自流井,自流井的工程設計,實在是使我們驚嘆讚頌的。自流井很像蘇聯的巴庫油區,高大的汲取鹽水的木架有幾千個,那裡鹽井的深度,大概有三百丈,但是上面的路徑,只有五寸。打一個井,大概要花三年工夫,最奇怪的是,在這樣小的口徑,這樣深的井裡,假使任何地方破了漏鹽水,他們非但可以找出漏口在多少高度的位置上,同時還可以把它補好,假使你有一件東西掉了下去,他們仍可以把它取出來。有許多外國人去參觀,沒有一個不認為驚奇的,他們都說,這是中國的科學,但是到底是怎樣的,他們也莫名其妙。

在鹽井旁邊,還有許多煤氣井,這真是自然給我們無上便利的賜予。本來鹽水要蒸發成鹽,需要在太陽裡曬或者用火燒,有了煤氣,就非常便利。現在,他們在煤氣井上,裝了一根竹筒,在上面做了許多開關。要用的時候一開,用火柴一點,就可以得到不熄的火,不要用了,只要在上面一蓋就可以了!

辭別了自流井,我重回到了重慶。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