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攝影登世界 真實引震撼 唯美寫自然

專家評作品質量高題材多樣化 觀眾讚賞有加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11月5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新、徐竹思紐約報導)第二屆新唐人「全球華人攝影作品大獎賽」入選作品展於11月4日晚在紐約曼哈頓卡魯麥特畫廊(Calumet Photographic HP Gallery)開幕。本次展覽的80幅入選作品,是從來自世界各地39個國家與地區華人的近5000幅參賽作品中挑選而出,共分為新聞紀實、社會生活、風光自然三大類。當晚近百人參加了剪綵儀式,不少觀眾對展出作品大加讚賞,稱「世界頂級」、「令人感動」。

大賽評委主席戴兵則表示,看到這麼多好作品很高興、很開心。「真是難得一見的攝影佳作。」戴兵說,「一些社會生活類作品,就像一幅油畫,光線、色調、構圖都很傳統,很唯美。而一些風光自然類作品,有著中國畫的寫意在裡面,虛實相生,內外統一,透視關係處理得非常好,很有中國畫的味道。至於那些新聞紀實類佳作,攝影家們真的抓住了攝影的本質︰真實性和瞬間性,同時又有藝術上的昇華。」

高精度圖片
圖:11月4日,第二屆新唐人「全球華人攝影作品大獎賽」入選作品展於紐約開幕。參加剪綵的是(左起):攝影大賽評委主席戴兵、新唐人電視台總裁李琮、新唐人九大賽組委會主席馬麗娟、大賽組委會負責人李欣、卡魯麥特畫廊經理戴瑟魯(John Dessereau)。(攝影:愛德華/大紀元)


身臨其境 以愛心真實反映生活

戴兵說,從這些作品的高質量上可以看出這些攝影師們投入了許多時間和精力。他們能捕捉到那精彩的一瞬間並非偶然,需要真正地深入生活,體驗生活,還要有一定的藝術功底,才能一端起相機就胸有成竹地拍攝。

比如反映生活在中國大陸低層的民工生活的《吃午餐的農民工》,從雜亂的工地中捕捉到人物與軌道排列成的對角線,在披著薄塑料雨衣站著的面無表情的疲憊的人群中,處於黃金分割點上的那位蹲著吃著乾糧的民工就一下攫住觀眾的心,口邊還留著食物渣的他對著相機的那一絲微笑,似乎是開啟天邊團團黑雲的清風。

戴兵認為,攝影師還要懷著愛心去拍攝,才能拍出感人的作品,「這種不穩定的構圖方式很好地反映了民工們的動盪生活,無序中見有序。這樣的真實反映生活的藝術作品才是以後能永遠留在歷史上,比如將在20日辦的到大都會博物館參觀的攝影展就是記錄50年前美國人生活的作品,大師級的作品都是這一類。」

高精度圖片
圖:觀看第二屆新唐人「全球華人攝影作品大獎賽」入選作品展的觀眾。(攝影:徐竹思/大紀元)


華裔美術鑑賞家:寫實攝影令人震撼

來自日本、一直從事古代美術研究和文化鑑賞的籐先生表示,非常高興見到大賽都是華裔攝影家的作品,「立意與題材都是突出中國人的生活和文化,中國人的信仰和認為神聖的東西。」

就題材來看,他感到《童年樂趣》的水中嬉戲最貼切地體現了兒時的歡鬧的氣氛。就構圖來說,他喜歡《春晚漁歌》,「那種夕陽夕照的意境深刻,色彩多姿,很像中國畫。」

「藝術作品都是追求非凡的東西,從美學和題材上都要有一種震撼力,才能吸引和打動觀眾。藝術家需要在色彩和構圖方面有非常扎實的基本功,才能在一瞬間畫龍點睛般地表達出他想表達的東西。與現代派作品相比,寫實的攝影作品往往能做到這一點。」

高精度圖片
圖:來自日本、一直從事古代美術研究和文化鑑賞的籐先生表示,《春晚漁歌》(左一)「那種夕陽夕照的意境深刻,色彩多姿,很像中國畫。」(攝影:徐竹思/大紀元)


西方行內人士讚賞紀實攝影

卡魯麥特畫廊經理戴瑟魯(John Dessereau)也讚賞《吃午餐的農民工》,「這個作品讓我想起了尤金.史密斯(W Eugene Smith)(美國著名攝影記者,以二戰時的紀實照片而聞名於世。),我能了解到這位攝影家在他的作品中所表達的思想。他讓你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他說本次大賽的入選作品「質量以及題材的多樣性令人吃驚,這真是一個國際大櫥窗,質量絕對是世界頂級(World Top),我們看到的每幅作品都能立即抓住人的注意力。這將是一個成功的展覽,我們公司很幸運能參與其中。」

有線電視網RCN資深副總裁拉曼尼(PK Ramani)說︰「我在過去20年來參觀過很多展覽,從沒看到過像今天這樣高質量的照片,又很多樣化。在這裡你可以看到世界上好多個地方的風景。」

拉曼尼透露,來自馬來西亞的攝影作品《太平湖》觸動了他的心,讓他感動,是他的最愛,因為他自己就是來自馬來西亞。他還提到,緬甸的幾幅作品也美得令人吃驚。

高精度圖片
圖:攝影師埃勞爾(David Eshnaur)為風光攝影作品《家》所吸引。(攝影:愛德華/大紀元)


攝影師埃勞爾(David Eshnaur)說,他為風光攝影作品所吸引,他指著來處台灣的作品《家》說,「我喜歡這幅,因為現在正值金秋。能捕捉到綺麗壯觀景色的攝影師一定是通過長時間的實地探索得到的,那種大自然的豐富色彩的真實體現,令人感到無比幸福和愉快。」

為求真的華人攝影師提供平台

高精度圖片
圖:觀看第二屆新唐人「全球華人攝影作品大獎賽」入選作品展的觀眾。(攝影:徐竹思/大紀元)


此次大賽攝影展中的很多社會類和新聞類作品體現人情冷暖世態炎涼,《風餐露宿申冤路》體現了成千上萬的中國大陸上訪百姓的生活一角;《轉場》那冰天雪地中的黑犛牛群、那揣著手的趕牛老鄉和那一車搖搖欲墜的家當行李,正是生活艱辛的寫照。

戴兵說,「像《吃午餐的農民工》這樣的作品在目前中國大陸的攝影展上可能都不會入圍。因為一方面現在都講的是現代派作品,另一方面當局也不願看到這種真實反映現實的作品。其實技術是最簡單的東西,攝影家的想法才是最關鍵的。」

大賽組委會負責人李欣女士說:「藝術家最重要的能自由地思考與創作,這在中共統治的大陸是難以達到的。新唐人電視台此次舉辦這次大賽,就是想給全球華人攝影家們提供一個展示他們才華的平台,並把他們作品所表達的美好帶給觀眾。」

本次攝影展免費對外開放。展覽時間︰11月4日至28日,週一至週五:上午8點半至下午5點半,週六︰上午9點半至下午5點半,週日與11月26日感恩節不開放。展覽地點:卡魯麥特畫廊(Calumet Photographic HP Gallery),紐約曼哈頓西22街22號二樓,介於第5大道與第6大道之間。(Calumet Photographic HP Gallery,22 W.22nd Street, 2nd Floor,New York, NY 10010,可搭乘地鐵 F/R/V/W,在23街下車。)

此次攝影大賽的其他活動包括:

11月20日星期五10am-4pm:「哈薩布萊德」講習班 (Hasselblad Digital Camera and Digital Backs Workshop [H3D 50 and the CFV39])

專家現場演示,英文講解,中文翻譯。現場提供拍攝機會,提供模特。屆時,參加者可以親自體驗使用最新型、名貴的世界頂級攝影器材的感受。用哈薩布萊德專業相機拍攝,可沖洗出大如高樓般的照片。

11月21日星期六 9:30am-12pm:到大都會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參觀當代最著名的攝影大師之一羅伯特弗蘭特(Robert Frank)的「美國人」展覽(Robert Frank’s The Americans exhibition)。該展覽是為慶祝「美國人」影集面世50週年而舉辦,展出包括「美國人」影集中的全部83幅照片等。1959年出版的「美國人」影集是羅伯特弗蘭特的代表作,也是半個多世紀以來影響最大的攝影作品集之一。

11月21日(星期六)2pm-5:30pm:新唐人電視台第二屆「全球華人攝影作品大獎賽」頒獎典禮暨來賓招待酒會。

相關新聞
甜心作品展  精障者藝術創作揮灑自信
艾未未藝術展慕尼黑揭幕
桃園新移民故事媽媽 培訓工作坊成果展演
安迪沃荷作品展 嘉藥免費觀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