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本土版高血壓慢性病患130/80拉警報 

【大紀元5月13日訊】(據中廣新聞記者徐韻翔報導)台灣三大醫學團體聯合公佈台灣「首部高血壓治療指引」本土版,對於慢性病患者,採取更嚴格標準,血壓如果大於130/80毫米汞柱,應該積極控制;此外,在高血壓日前夕,醫學團體提醒民眾把握血壓平穩四大要訣,包括「積極降壓、早晚紀錄以及低鈉生活、複方治療」,才能避免失控。

據統計,高血壓所造成的心血管危機,一年造成全球七百人死亡,且盛行率逐年攀升。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中華民國心臟學會以及台灣高血壓學會集合多位專家,參考國際臨床試驗結果及本土治療經驗,共同撰寫台灣第一版高血壓治療指引,針對患有心肌梗塞、冠心症與中風、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修訂更嚴格的標準。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高血壓指引撰寫小組召集人、北榮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江晨恩表示,血壓的控制,每一毫米汞柱都很重要,當血壓值每增加20/10毫米汞柱,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風險就會加倍,反之,如果每降低收縮壓2毫米汞柱,就可降低風險達7~10%,患者更注意收縮壓的控制,就是測量時較高的數值,比舒張壓重要。

過去血壓值被認為大於140/90毫米汞柱才是高血壓,但治療指引針對高危險族群,下修採取更嚴格的標準,建議如果血壓如果大於130/80毫米汞柱,就應該視為高血壓,更應該積極控制。

指引也提出四大要訣,包括積極降壓–高的比低的數值重要,早晚記錄–睡覺前後血壓比白天重要,血壓改善以減少鹽量攝取為重點,在治療方面,單一複方一顆抵兩顆的血壓藥,提昇降壓療效,也成為治療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