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套路

傳統武術基本套路練習(3)

第二節 彈 腿(下)

第五路 架打

(1)馬步衝拳

【口令】一

【動作】

與第二路的馬步衝拳相同(圖211)。

【要領】

同前述的馬步衝拳。

(2)弓步架打

【口令】二

【動作】

右腳以前掌為軸,左腳以腳跟為軸,同時向左轉,變為左勢弓箭步,左臂屈肘,橫架在額角前上方,拳心向前,右拳從腰側向前平擊,拳心向下(圖212)。

【要領】

上述動作必須同時進行,左拳上架時不必用很大的力量,而右拳衝出時卻要用力擊出。

(3)挽臂撩掌

【口令】三

【動作】

同前面的挽臂擂拳(圖213)。

(4)寸腿彈踢

【口令】四

【動作】

同前面的寸腿彈踢(圖214)。

(5)馬步衝拳

【口令】一

【動作】

踢出之右腳落地,成騎馬勢,左拳收至左腰側,右拳向右平擊(圖215)。

立定收勢

【口令】

立定

【動作】

右腿立直,左腳向右腳靠攏,同前述之立定收勢。

在彈腿歌訣中,第五路稱為「護頭架打掏心拳」。這一路要發展的肌肉是三角肌、大圓肌、前鋸肌、腹外斜肌、胸大肌、背闊肌、縫匠肌,股直肌、闊筋膜張肌、脛骨前肌、腓骨長肌、腓腸肌、比目魚肌等。

第六路 雙展

(1)弓步沖掌

【口令】一

【動作】

同第一路的弓步衝拳(圖216)。

(2)僕步屈肘

【口令】二

【動作】

左腳尖向裡扣,左腿伸直,右腿屈膝下蹲,變成僕步;左拳屈肘放在左肩處,拳心朝下(圖217)。

【要領】

同僕步及第一路之屈肘。

(3)雙環拳

【口令】三

【動作】

1上身立起,兩腿變成左屈右直之左勢弓箭步,左拳同時象第三路劈拳那樣向前劈擊,並向下繞至身後平舉,右拳隨之也像第三路砸拳那樣向前砸下(圖218);2左拳屈肘象第五路那樣橫架額角前上方,同時右拳作挽臂擂拳動作(圖219)。

【要領】

所謂雙環拳,就是兩臂作迴環動作。因之上述兩部動作必須並為一部動作做。雙環拳在變弓步時,肩關節必須放鬆,而在護頭橫架,挽臂擂拳時,肘關節也放鬆。

(4)寸腿彈踢

【口令】四

【動作】

在後的右腳向前踢出(圖220)。

【口令】一

【動作】

和上述的弓步衝拳相同。

立定收勢

【口令】立定

【動作】

同第一路的立定收勢。

在彈腿歌訣中,第六路稱為「僕步雙展使連環」。此路動作韻重點,在於兩臂的雙展迴環,所以對肩、肘關節的滑潤和堅韌能起鍛煉作用。同時兩拳也含有屈腕動作,對腕掌,腕背的側橫韌帶及肌肉群,也能起鍛煉作用。

第七路 單展

(1)馬步衝拳

【口令】一

【動作】

與第二路馬步衝拳相同(圖221)。

(2)單臂迴環

【口令】二

【動作】

1左拳依照圖22l之虛線箭頭,向右、向前迴環至左腰側,拳心向上;2同時上身左轉,兩腿變成左勢弓箭步,右拳向上也迴環至左腰側,疊在左拳上,拳心也向上;身體右側對著前方(圖222)。

【要領】

上述動作必須同時進行,而且要迅速,視線隨左拳移動,兩拳相疊時,眼睛仍注視雙拳。

(3)貫耳拳

【口令】三

【動作】

右掌以拳背用力向前上方摑出,如摑反耳光相仿,拳眼向上;目光注視右拳,姿勢不動(圖223)。

【要領】

在以拳背貫耳的時候,雖然是直臂摑出,但後臂不要用力,只要前臂用力就行。

(4)十字腿

【口令】四

【動作】

與第二路十字腿相同。

(5)馬步衝拳

【口令】一

【動作】

同第二路馬步衝拳。

立定收勢

【口令】立定

【動作】

同第二路立定收勢。

在彈腿歌訣中,第七路稱為「單展貫耳腳來踢」。概括了此路的主要動作。這些動作對鍛煉肩關節的靈活性,擴大肩部的振幅,以及發展前臂肌肉和腹外斜肌都起著良好的作用。

第八路 蹬蹦

(1)號步衝拳

【口令】一

【動作】

同第一路的弓步衝拳。

(2)馬步屈肘

【口令】二

【動作】

同第一路的馬步屈肘。

(3)弓步撩拳

【口令】三

【動作】

同第一路的弓步撩拳。

(4)挽臂擂拳

【口令】四

【動作】

同第一路的挽臂擂拳。

(5)寸腿彈踢

【口令】五

【動作】

同第一路的寸腿彈踢(圖224).

(6)右蒙頭護襠

【口令】一

【動作】

依圖224之虛實線,右腳向前落半步,腳尖對彈腿開始時的正面方向,上身左轉也對正面;右拳向下從身後上舉,屈肘蒙頭;同時左拳向上經身前下伸護襠;右腿先直後屈;左腿在左拳護襠時屈膝提起,腳底靠近右大腿前面,在下蹲時,左腳腳尖點地,形成丁步姿勢(圖225)。

【要領】

1蒙頭護襠時兩臂不要用很大的力量,肩關節必須放鬆;2丁步時重心放在右腿上,另一腳腳尖虛點地,3挺胸塌腰,目光左視。

(7)左蹬蹦

【口令】二

【動作】

1左拳屈肘伸向胸前,拳心向胸,肘貼腹前;右拳從頭部經面部下沉,收至右腰側,拳心向上,右腿直立;2左腿向左側踢起,用腳跟蹬蹦,左拳拳眼向上,向左平擊(圖226)。

【要領】

右肘充分後移,以便展肩擴胸;左拳要與肩平,蹬踹之腳要用力蹬出,但要注意不能因用力而影響身體的搖動。

(8)左蒙頭護襠

【口令】三

【動作】

左腳屈膝收回,落於右腳旁;右拳先下沉,後從身後上舉,接著向身前下伸護襠;左拳先向下,後即屈肘上舉蒙頭;左腿先直後屈,身體下蹲,右腿先屈膝提起,接著以腳尖虛點地,形成丁步(圖227)。

(9)右蹬蹦

【口令】四

【動作】

和左蹬踹相同,但方向相反(圖228)。

(10)弓步衝拳

【口令】五

【動作】

和上述的弓步衝拳相同。

立定收勢

【口令】

立定

【動作】

同上述的立定收勢。

在彈腿歌訣中,第八路稱為「蒙頭護襠踹兩邊」。由於此路包含肩的外展、全蹲後的直立以及蹬踹動作,所以能著重發展斜方肌、背闊肌、胸大肌、縫匠肌、股四頭肌、闊筋膜張肌、脛骨前肌、腓腸肌,比目魚肌及髖部肌肉。

第九路 碰鎖

(1)弓步衝拳

【口令】 一

【動作】

同前弓步衝拳(圖229)

(2)腰間碰鎖

【口令】二

【動作】

兩腳不動,右拳變掌,由上向前拍左拳的拳背(左拳本為拳背朝眼朝上,在右掌下落時,則轉得拳背朝 上,並略略屈肘);2上身向左擰腰,以身體右側對前方,3右掌與左拳均收至左腰側。左拳在上,右掌在下,拳掌相疊,拳心和掌心均向上(圖230)。

【要領】

1右掌下擊時,目光要注視拳掌,並且視線隨著拳掌的移動移至腰間,2做這個動作,腰必擰,但不能影響兩腳的部位及高度。

(3)前後分掌

【口令】三

【動作】

1左拳也變掌,掌心向上;2左右兩掌向前後推出,右掌向前,左掌向後,均為側立掌,目光隨右掌移至前方(圖231)

【要領】

分掌要用力,兩掌要盡量屈腕上翹,五指併攏,不能分開或彎屈。

(4)挽臂擂拳

【口令】四

【動作】

兩掌同時握拳,左拳不動,右拳屈肘挽臂,和前述的挽臂擂拳相同。

(5)寸腿彈踢

【口令】五

【動作】

同前述的寸腿彈踢。

(6)弓步衝拳

【口令】一

【動作】

同前述的弓步沖掌。

立定收勢

【口令】立定

【動作】

同前述的立定收勢。

在彈腿歌訣中,第九路稱為「腰間碰鎖分兩掌」。這路動作強調擰腰及屈腕直掌,所以能發展髂脊、腰背筋膜、腰方肌、腹外斜肌及橈側腕屈肌、尺側腕屈肌、掌長肌等肌肉;

第十路 箭彈

(1)弓步衝拳

【口令】一

【動作】

回第一路的弓步衝拳。

(2)馬步屈肘

【口令】二

【動作】

同第一路的馬步屈肘。

(3)弓步撩拳

【口令】三

【動作】

同第一路的弓步撩拳。

(4)挽臂擂拳

【口今】四

【動作】

同第一路的挽臂擂拳。

(5)寸腿彈踢

【口令】五

【動作】

同第一路的寸腿彈踢(圖232)。

(6)托掌衝拳

【口令】一

【動作】

1右腳向前落步,上身左轉,面對彈腿開始時的正面,兩腿屈膝為騎馬勢;2左拳變掌向下、右、上方向舉起,作蒙頭狀,掌心向上,指尖向右;3右掌向右平擊,拳心向下(圖233)。

【要領】

1目光先注視著左手,到左掌蒙頭時,目光改看右拳;3托掌之肘雖屈,但不要過分,應成半圓形,肘部必須向後展,使左胸挺出;衝出之拳要與肩平,肩關節略向後展,使右胸挺出;4要注意收下頦和塌腰。

(7)弓步推掌

【口令】二

【動作】

1左掌屈肘收至左腰側,屈腕,倒掌,五指朝下,2上身右轉,兩腿變為右勢弓箭步;3右拳收至右腰側,左掌向前推出屈腕,手指朝上,成為側J掌,目視左掌。

【要領】

推掌必須用力。

(8)躍身箭彈

【口令】三

【動作】

1左腿向前踢起,左掌變拳收至腰側,右拳在左腿踢起的同時向前平擊,右腳蹬地躍起(圖235);2在空中,左腿屈膝。右腿用腳跟向前蹬踹,膝部挺直,右拳立即收至腰側,左拳在右腿前蹬的同時向前擊出。猶如在空進行第二路中的十字腿動作,但拳眼朝上(圖236)。

【要領】

踢腿與蹬地動作要同時進行。在空中的箭彈,上身要向前俯壓,以助高度.

(9)弓步衝拳

【口令】一

【動作】

左腳先落地,當右腳落地時即成右勢弓箭步,兩拳由胸前向前後擊出,姿勢和第一路弓步衝拳相同。

立定收勢

【口令】

立定

【動作】

同前面的立定收勢。

在彈腿歌訣中,第十路稱為「空中箭彈飛天邊」。它是彈腿中唯一的一個跳躍動作。這個跳躍動作的要求,並不低,要做到越高越好。這路主要是培養彈跳力和發展上下肢的肌肉.

第十一路 鉤掛

(1)弓步衝拳

【口令】一

【動作】

同前第一路弓步衝拳(圖237)。

(2)橫步托掌

【口令】二

【動作】

左拳變掌,向前下方抄起,掌心朝上.屈肘托在胸前;同時左腿向右腳後面橫移挺直,右腿由正面屈膝,成為右勢弓箭步,右拳不動(圖238)。

【要領】

挺胸塌腰,腳跟不要掀起,目視左側。

(3)撐掌鉤掛

【口令】三

【動作】

左掌翻轉,五指朝上,由胸前向左推出,左腳向前踢起,腳尖上翹,離地不過一尺;右腿仍屈膝(圖239)。

【要領】

踢腿時,右膝並不伸直,但可以略微升高一些,上身不要後仰,應向前略側;踢時,小腿較用力,腳尖必須翹起。

(4)馬步栽拳

【口令】四

【動作】

依圖239的虛實線,左腳向左踏一步,上身由左向後轉,同時右腳也向左側跨一步,變成騎馬勢,左掌空拳,斜沉於左腿外側,拳眼向下,右拳在右腳上步時,屈肘放在右耳際,在變為騎馬勢時,由耳際向下栽擊於襠前,拳心向裡,目視右側(圖240)

【要領】

同前述的騎馬勢。

(5)弓步擊頭

【口令】五

【動作】

兩腿變為右勢弓箭步,左拳從左腿側向前上方橫掃擊出,拳心向下;右拳仍裁沉在襠前不動(圖241)。

【要領】

左拳要用力橫擊,高度一人之高,不要過高或過低。

(6)弓步衝拳

【口令】一

【動作】

1兩拳均屈肘收在胸前,肘部貼靠腹部,拳心朝向面部;2兩拳由腳前同時向左右伸出,同前述的弓步衝拳。

立定收勢

【口令】

立定

【動作】

同前述的立定收勢。 在彈腿歌訣中,第十一路稱為「鉤掛連環機妙巧」。這一路主要是發展股直肌、縫匠肌、股內肌、脛骨前肌、腓腸肌及比目魚肌等,其它上肢肌群同前。

第十二路 披身拳

(I)弓步沖掌

【口令】一

【動作】

與上述的弓步衝拳相同,但左拳伸出時略高,右拳在出步時轉臂,使拳眼朝下,變成反拳(圖242)。

(2)單腿彈踢

【口令】二

【動作】

右腳向前踢出,腳尖繃直;左腿膝微屈(圖243)。

【要領】

平腿彈踢雖比寸腿彈踢的高度較高,但用力程度還是相同.

(3)披身伏虎

【口令】三

【動作】

右腳向前落步,上身左轉,成為左腿屈膝,右腿挺直的反弓箭步,左拳向下反臂斜舉於左腿外側,右拳向上迴環,栽於襠前,目視左側(圖244)。

【要領】

落步變勢及右拳下砸等動作必須同時進行,並要迅速,用力.

(4)弓步衝拳

【口令】一

【動作】

右臂屈肘,接著右拳向前衝出,反弓箭步變成正的右勢弓箭步(圖245)。

立定收勢

【口令】

立定

【動作】

同前述的立定收勢。

在彈腿歌訣中,笫十二路稱為「披身伏虎下栽拳」。此路可以發展胸大肌,前鋸肌、腹外斜肌,三角肌、肱二頭肌及下肢肌肉。

(本文轉載自正見網)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