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

成語典故:一鳴驚人

春秋時,楚莊王雖然已經即位三年,但是卻看不到他積極處理國事,因此大臣們都非常擔憂。有一天右司馬打了個比方對莊王說:“有一隻大鳥,棲息在南面的山丘上,三年之中,不但沒有拍動翅膀,甚至不飛也不叫,靜得連一點聲音都沒有,這是什麼鳥啊?”楚莊王說:“三年了都不展翅飛翔,是為了生長它的翅膀;不飛翔不鳴叫,是為了觀察臣民是否守職守分;那只鳥不是不飛,而是它還不想飛,但它只要一飛,就一定會沖上高空;目前雖然它沒有鳴叫,然而一旦鳴叫,就一定是震驚天下。你放心,是我不好,我知道該怎麼做了。”

過了半年,楚莊王親自處理政事,對於不合理的事項加以廢除,另外又制定出法令規章,同時誅殺了五個大臣,提拔六個處士,把楚國治理得非常強盛,而楚莊王也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一鳴驚人”,用來比喻平時默默無聞,突然有驚人的表現。

──轉自正見網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