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時代

安然:德國維特斯巴赫家族 跨越400年的中國情結

【大紀元9月8日訊】17世紀以來,大批歐洲傳教士前往中國,在傳播基督教的過程中也把西方文化帶到中原。他們關於中國的遊記引起了歐洲人對東方大國的強烈興趣。王室貴族以收集中國瓷器、興建中國園林,舉行中式宴會、著中國服裝等為樂事,以彰顯其品味高雅。在這股風行歐洲的中國熱中,統治德國南部巴伐利亞王國的維特斯巴赫家族的中國情結尤為突出。前往中國的傳教士獲得了他們的鼎立資助,該家族的王儲還曾到中國旅行觀光,得到清代皇室的款待,留下一段逸聞佳話。

今年3月26日至7月26日,德國巴伐利亞州首府慕尼黑的國立博物館舉辦了名為《維特斯巴赫家族和中原帝國—中國和巴伐利亞400年》(「Die Wittelsbacher und das Reich der Mitte. 400 Jahre China und Bayern」)的展覽。在這個由維特斯巴赫家族建於19世紀中期的博物館是第一次舉辦有關中國的展覽,展品共三百多件,包括掛毯、瓷器、刺繡、鐘錶、傢俱等來自中國的工藝品和歐洲匠人製作的仿製品,其中的一些是第一次展出。展覽勾畫出17,18世紀時風行歐洲大陸的中國熱的全貌,展示了四百年來維特斯巴赫家族支持下的歐洲與中國之間的學術文化交流。

3月26日至7月26日,德國慕尼黑的國立博物館舉辦了中國文物展。(圖片來源:慕尼黑國立博物館)

維特斯巴赫家族是德國最古老的王族之一,因其發源地位於巴伐利亞的維特斯巴赫堡而得名。在歷史上,維特斯巴赫家族不僅統治過德國境內的幾個公國,其家族成員還曾經在希臘、荷蘭、瑞典、匈牙利等一些歐洲國家建立過維特斯巴赫王朝。他們自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雷德裡希一世手中,得到巴伐利亞公國領地以來,在巴伐利亞進行了長達8個世紀的統治。1918年德意志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敗,結束了德意志的君主制,維特斯巴赫家族也因而結束了其在巴伐利亞的王權。

威廉姆斯五世

談到維特斯巴赫家族的中國情結,不能不提到在17世紀初統治當時屬於公國的巴伐利亞的威廉姆斯五世。在盛行的中國熱帶動下,這個藝術迷大肆收購來自中國的瓷器珍品來充實自己的藝術收藏館。出於對中國瓷器的熱愛,他委託人將維特斯巴赫家族的族徽帶到中國,請中國瓷器匠人以此為模本,燒製出帶有維特斯巴赫族徽的瓷器。



威廉姆斯五世的收藏,帶有維特斯巴赫族徽的中國瓷器。(圖片來源:慕尼黑國立博物館)

由於交通運輸不便,路途遙遠,17世紀時的中國工藝品價格十分高貴,由於收購太多,最後威廉姆斯五世債台高築。在他去世後,他的兒子馬克斯米利安一世繼承了他的公國和大量負債,同時也繼承了他對中國文化的熱愛。

馬克斯米利安一世

在維特斯巴赫家族中,最早與中國取得聯繫的是馬克斯米利安一世。馬克斯米利安一世生活在17世紀初,耶穌會傳教士帶回的關於中國的各種報告引起他極大的興趣。他認為中國的文化精深、完美,學習中國文化有助於改變巴伐利亞公國的狀況。他和公爵夫人伊麗莎白分別給萬曆皇帝和皇后寫了信,信中表達了對中國的傾慕,及希望與中國建立外交、貿易聯繫的願望。這一對篤信天主教的公爵夫婦還在信中介紹天主教,與中國皇帝探討信仰問題。

公爵夫婦的信和他們贈給中國皇家的禮物,天文學測量器具等由耶穌會教士帶到中國。這幾封經過慎重斟酌,幾經修改的信件的底稿現今仍珍藏在耶穌會巴伐利亞檔案館中。

可惜信寄出不久,在歐洲大陸便爆發了天主教和新教之間的三十年戰爭。篤信天主教的馬克斯米利安一世和巴伐利亞公國被深深捲入其中,公國首府慕尼黑是當時德國反對宗教改革的中心,因而遭到改革教派瑞典大軍的攻陷。萬曆皇帝有沒有回信,至今仍是謎,在戰火與動盪中,信件遺失的可能性很大,最終馬克斯米利安一世沒有收到萬曆皇帝的回信。

路珀累西特王子

維特斯巴赫家族中,另一位主動與中國取得聯繫的是王儲路珀累西特(Rupprecht)。兩百年後,航海技術的發展令這位王儲比他的祖先與中國的接觸更進了一步,1903年,王儲和他的妻子瑪麗嘉博麗艾拉一起遊歷了中國和日本,並將遊歷見聞寫成了一本書。

1903年,Rupprecht王子與妻子一起遊歷中國,社交時使用的中文名片。(圖片來源:慕尼黑國立博物館)

在中國,王儲為自己選擇了一個中文名字,祿親王,在中國的社交活動中,路珀累西特都使用這個寫著祿親王的名片。清代宮廷隆重款待這對來自遠方的王儲夫婦。光緒二十九年三月初四,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設宴款待王儲夫婦,瑪麗嘉博麗艾拉公主因身體不適未能出席,而得到果品和食物作為補償和慰問。幾天後,慈禧太后又賞賜給她兩幅自己親筆繪製的書畫。在這兩幅作品中,可以看出慈禧的書畫功力不淺。古代文人、書香門第、貴族家庭的藝術修養可見一斑。

與民間用的紅色禮品單不同,來自皇宮的禮品單用的是皇家專用的黃色。從禮品單中可以看到巴伐利亞王國的中文名稱是巴宴,其實,這個音譯比現今在通用的拜仁兩字更加貼切。

教士湯若望

西方學術流傳到中國,教會的貢獻是不可忽視的。作為天主教的主要分支之一,耶穌會非常注重成員的教育,培訓時間長達15年之久,其教士必須學習各種語言、文學、哲學、神學、法學、醫學以及自然科學知識。

到達中國傳教的耶穌會教士往往以其精湛的數學、天文、繪畫等知識,和對中國經典的通曉,在知識份子中建立了良好的形象,並得到了明清宮廷的重用。

在眾多傳教士中,來自德國科隆貴族家庭的湯若望尤為引人注目。明朝崇禎年間,湯若望協助徐光啟編修《崇禎曆書》,並受命製造火炮,完成了測算日食和月食的《交食說》,被御封為欽天監監正,官居一品。後清兵入關,湯若望的「西洋新法曆書」獲得頒行,稱為《時憲曆》。他深得清朝攝政王多爾袞和順治帝的信任,受封為通政使,晉一品,封贈三代。湯若望以其高潔的操守,得到明清兩朝的尊重。

清朝保和殿大學士魏裔介曾經在其七十大壽的賀辭中稱讚湯若望的人格,「所謂青天白日心事,光風霽月襟懷,先生之謂也」;並頌揚湯若望「氛侵災祥,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而國家大事有關係安危者,必直言以爭之」。在湯的墓碑上康熙皇帝為其撰寫的祭文中「鞠躬盡瘁,恤死報勤」等語句,也可以體現出中國的這位明君對湯若望的高度的評價。

本次展覽展出了一幅來自法國南部的巨型地毯,表現的就是湯若望正在給中國皇帝講解天文地理的場面。這副作品由沒有到過中國的歐洲人製作,他們憑想像呈現中國宮廷景象,所以才出現了北京皇宮花園中長出熱帶棕櫚樹,侍者身穿阿拉伯國家侍者的裝束等的錯誤。畫面中心身著紅色朝服的是湯若望,他一手指向天空,一手按在地球儀上,位於他右下方身著粉色服裝,坐在椅子上手中圓規支在地球儀上的白鬍鬚老人是中國皇帝,正在傾聽湯的講解。按照服飾來看,這位應該是清朝皇帝,但是湯若望歷經的兩位清朝皇帝是英年早逝的順治帝和在湯去世時,年僅13歲的康熙,兩位都不應該鬚髮皆白,這大概是作者憑空想像出來的年高而有智慧的中國皇帝形象。

歐洲的中國熱

當耶穌會教士將西方的天文測繪數學帶給中國的同時,中國文化也隨著教士的論著進入了歐洲,古老中國的哲學、文化藝術以及倫理道德,令飽經教派紛爭和戰爭的的歐洲人羨慕不已,並競相效仿。中國的工藝如瓷器、絲織品、刺繡等令歐洲人嘆為觀止,於是在歐洲大陸興起了一股中國熱。

由於路途遙遠,交通運輸不便,中國工藝品價格十分昂貴,只有王室貴族才有能力收藏。1709年,德累斯頓一個名叫伯特格爾的化學家,經過無數次實驗,掌握了中國瓷土,燒製溫度等技術上的訣竅,在歐洲首先燒製成功硬瓷。瓷器製作行後來從德累斯頓遷到了麥森,那裏成為德國的瓷器名都。

麥森瓷器,圖樣是在風行歐洲的中國熱中經常體現的中國風情。(圖片來源:慕尼黑國立博物館)

中國熱當時滲透到了歐洲人生活的各個層面,特別是在實用藝術領域,為了適應這個需求,相應的中國圖樣範本也開始流行。在巴伐利亞公國的奧格斯堡出版印刷的一份中國圖樣範本中,圖解了各種職業的中國人的形象。由於作者沒有親自去過中國,圖片距離真實情況有不小的距離。一開始的「教課書」就走了樣,歐洲製作的反映中國內容的藝術品中的錯誤就不足為奇了。

巴伐利亞公國出版的中國圖樣範本中中國農婦的形象(圖片來源:慕尼黑國立博物館)

巴伐利亞公國出版的中國圖樣範本中的算命先生的形象(圖片來源:慕尼黑國立博物館)

18世紀歐洲中國熱減退時,維特斯巴赫家族對中國的興趣一點也沒有改變,他們繼續收購來自中國的藝術品,19世紀到20世紀初,維特斯巴赫家族還對與中國之間的學術交流產生濃厚興趣,巴伐利亞州立圖書館因此成為世界上有關中國問題館藏最豐富的圖書館之一。

徜徉於精美的中西藝術品中,令參觀者體會到中國熱時中國文化在歐洲傳播的盛況,並重溫維特斯巴赫家族持續了四百多年的中國情結。國立博物館館長艾克曼博士說,「17世紀的人們展示給今天的我們,文化和學術交流應該以什麼樣的方式來進行,而且通過這種交流在巴伐利亞和中國之間建立了一種友好關係,雙方都能接納對方,而且因為接納對方而能夠互相學習,這種交流和友好關係應該在將來繼續進行下去。」 @*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