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媒报导官方撰写民国史的秘辛和无奈

人气 238
标签:

【大纪元2011年10月23日讯】(大纪元记者文华综合报导)辛亥革命百年前夕,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36册《中华民国史》正式出版。为此,《南方周末》走访了几位修史学者,讲述了40年来他们在政治狭缝中修撰民国史的秘辛。不过很多人认为,里面的记载并不客观,而且中华民国还在,修什么史呀?

据《南方周末》报导,民国史写作计划始于1971年全国出版工作会议。会上周恩来提出要修民国史,任务最后落到了社科院近史所副所长李新身上。

不过按照中国的历史,只有上一个朝代结束了,新朝代的人才给过去的朝代修订历史。正如一位台湾记者所说:“我们中华民国还在呢,你们就给我们写历史了,这是否违背九二共识,怎么解释一个中国各自表述?”所以北京当局不敢承认这是官方修史。

据李新回忆,当时正值“文革”期间。如果把中共历史纳入,“需要花大量的笔墨去写中共,这个很难处理,干脆只写国民党。”参与者们认为这正是研究主持者李新的高明之处。李新是中共党史界权威,他曾形容,党史是个堡垒,攻不动,搞民国史就是打外围战、迂回战。

不过事实证明外围战也不好打。近史所的荣孟元1957年就提出修民国史,结果被打成右派。最后李新给这部民国史定调为:“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中国剥削制度社会最后一个朝代‘中华民国’的兴亡,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报告很快获得批复,不过在台湾、香港历史学家眼里,这个定性一开始就是建立在错误基点之上的。

特别是在政治气候冷暖不定的年代,大陆民国史研究者们如履薄冰。其中一位研究者张宪文说,他当时一手研究民国史,一手研究党史。“毛泽东说‘文化大革命’隔七八年要来一次,万一来了怎么办?党史不能放,不然没饭吃。”

外界评论说,为了保住饭碗而进行的研究,其准确性可想而知。有台湾学者评论说,这部民国史,北洋政府之前的历史,写得很客观,有的部分甚至比台湾的研究水准还高。不过,“越往后写,越多涉及国共两党问题,感觉就不那么客观了”。

《南方周末》在报导中主要强调了最近几年部分还原了历史真相。比如在写抗日战争那部分,大陆写作者承认,“蒋介石对待抗战的态度是比较坚决的,通过说服劝解来打通各方面的关系,发动抗战,抵抗日本的侵略。我们这一卷就写到了这样的看法,倒退十年五年,就不会有这样的认识。”

在谈到蒋介石时,还新增了蒋介石对苏联的看法,“蒋介石到苏联去,看到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非常反感。”在写“遵义会议”时,加上了“推举张闻天为总书记”的话。在以前党史的表述中,历来没有这一条。把“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改成了“四一二事件”。

去掉“小人之心”的揣度,为“反面人物”摘帽子,也是这次民国史修订的主要工作。如“以前资本家为家乡做建设,往往我们会说他为了笼络人心,当年对杜月笙的一些评价就是这样,这次也都尽量改过来。”“大事记”改动的幅度最大。“以前中共的事情会排在前面,这次的标准是,影响大的事情才能上,谁影响大谁就排前面。像八路军打死十几个日本兵,以前会列一条,这次删掉了。”

如今在海外的历史学家辛灏年曾经表示,大陆还是有一大批有良知的历史学家,他们不敢把话说明说透,但他们的研究成果已经揭示了很多被中共掩盖的真相。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台湾国民党党史馆、国史馆的档案全部开放,90年代苏联解体后,大量的苏共档案解密,令大陆学者如获至宝。

可惜这些大陆学者都公开承认,“我们要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还有很大距离。”

相关新闻
两岸共研中华民国史
我们的传世相本记录中华民国史
中华民国史编纂30年 肯定蒋抗日地位
大陆版《中华民国史》 台湾心有千千结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