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是冤枉的? 袁孙称祖父没卖国

人气 378
标签:

【大纪元2011年10月04日讯】(大纪元记者文华综合报导)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很多被淡忘的历史又被翻出来评说。近年来关于袁世凯是否是卖国贼,如何评价其功过,海内外学者都有了不同于中共几十年宣传的新解读。近日,香港苹果日报专访了袁世凯的孙子、家住上海的袁家诚,他称:历史不能只由胜利者来书写,应该还历史以公道。

今年73岁的袁家诚,是袁世凯第10子袁克坚的儿子。他对百年来压在祖父头上的三项罪名极其不服,认为这只是后来胜利者强加给失败者的不实之词。这三项罪名包括:一,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二,派人刺杀革命党领袖宋教仁。三,想当皇帝恢复帝制。为袁世凯公开鸣冤叫屈的不只是袁家诚一人,最近几年包括大陆在内的不少学者都提出很多证据而得出类似结论。


山东时期的袁世凯。(维基百科)


只签署了《二十一条》中的12条

袁家诚拿出有袁世凯硃笔批示的《二十一条》影印本,力证祖父蒙冤。“你看,事关丧权辱国的条文,我爷爷都打叉,拒绝接受。”“弱国无外交,当时情况下我爷爷已尽最大努力。”

很多史学家也同意这个观点。胡适对从1915年2月2日开始、历时105天的袁世凯政府与日本谈判的评价是:“吾国此次对日交涉,可谓知己知彼,既知持重,又能有所不挠,能柔也能刚,此乃历来外交史所未见”。《南方周末》在“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袁世凯”一文中调查发现,1915年5月9日,在日本最后通牒胁迫下,袁世凯及其北洋政府接受了《二十一条》中的第一至第四条,此外删除两条,共一十二条。

5月25日在签订了《中日民四条约》后,袁世凯召集政府要员开会,通告此事并告知不得不接受的原因,他说:“……我国虽弱,苟侵及我主权,束缚我内政,如第五条所列者,我必誓死力拒。外交部恪守我的指示,坚拒到底,尽了最大之力……如今日人最后通牒已将第五条撤回,凡侵主权及自居优越各条亦尽力修改,并正式声明将来胶州湾归还中国。在南满虽有居住权但须服从警察法令及课税各条亦与中国人一律。因此,与初案相比已挽回许多……我国国力未充,目前尚难以兵戎相见。故权衡利害而不得不接受日本之最后通牒,是何等痛心,何等耻辱!……经此大难之后,大家务必认此次接受日本要求为奇耻大辱,本卧薪尝胆之精神,做奋发有为之事业。举凡军事、政治、外交、财政,力求刷新,预定计划,定年限,下决心,群策群力,期达目的……希望‘埋头十年,与日本抬头相见’。”


袁在北京外交部迎宾馆就职临时大总统(维基百科)

国民党内部人员刺杀了宋教仁?

谈到袁世凯派人刺杀宋教仁,袁家诚更是觉得冤枉:“我爷爷在世时就驳过这个说法。他要杀宋教仁,可以派人去南京杀,为什么要等他北上接我爷爷半路下手?那不是自找麻烦?宋自己也不信是我爷爷杀他,他的临终遗言还是写给我爷爷的!”

青年才俊宋教仁,是同盟会和国民党的主要领袖人物,是当时国民党内与孙中山平起平坐的领袖。宋是国民党内少数在治国安民理念、治国路线和袁世凯观点类似的人,他反对暴力革命,主张推行宪政的议会竞争。宋教仁曾在袁世凯政府担任农林总长,袁世凯对他很重视。在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并获得国会选举的胜利后,袁世凯想任命宋教仁为内阁总理,但不迷恋权力的宋教仁不干。袁世凯放着竞争对手黎元洪、孙中山、黄舆不杀,又何必去杀一个不要权力的自己的支持者呢?

但宋在去北京见袁世凯的路上,却被有毒的子弹害死,年仅32岁。出现如此之大血案,无疑对袁世凯政权很不利。听到宋教仁被刺后,袁世凯痛心地说:“确唉!这事咋么好!国民党失去宋遁初(宋教仁),少了一个大主脑,以后越难说话。”而宋教仁的临终遗言是给袁世凯的,“望总统开诚心,布公道,竭力保障民权,俾国会确立不拔之宪法,则仁虽死犹生。”可见宋对袁世凯的信任度、支持度和拥护度之高。

近年来,海外学者对这桩公案提出不少新证,都认为宋教仁是国民党内部权力斗争的牺牲品,对破案出了大力的青帮大头目、国民党元老陈其美颇有嫌疑。张永东在《百年之冤-替袁世凯翻案》一书写道:“宋教仁血案的主谋很清楚,陈其美、应桂馨、洪述祖都是共进会成员,他们不满宋教仁对国民党的领导……”


袁世凯 (网络图片)

想学君主立宪 糊涂登基?

说到袁世凯当皇帝,袁家诚指祖父是想学日本、英国君主立宪。“他认为由封建过渡共和,必将导致流血杀人,君主立宪可避免内乱。清朝覆灭后几十年,中国社会动荡,战乱不绝,已证明这点。当然,国人骂他也有道理,因为复僻不得人心,我爷爷下台后,后悔不已,郁郁而死。”

据袁世凯的秘书张一麟回忆,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在称帝83天后不得人心,不得不让他起草撤销帝制的文告。“那天,项城(袁世凯)把我叫去说:‘我糊涂,没能听你的话,以至于此。’……他意思是直接命令取消,并将拥戴书焚毁。我说:‘这件事你是被小人蒙蔽了’。袁回答说:‘这件事是我自己不好,不能怪罪别人’,袁还曾说:‘吾今日始知淡于功名、富贵、官爵、利欲者,乃真国士也。仲仁在予幕数十年,未尝有一字要求官阶俸给,严范孙(严修)与我交数十年,亦未尝言及官阶升迁,二人 皆苦口阻止帝制,有国士在前,而不能听从其谏劝,吾甚耻之。……总之,我历事时多,读书时少,咎由自取,不必怨人。”

称帝之举堪称袁氏政治生涯中所犯之最大错误,有人说他是一念之差,当时有一部分社会精英认为君主立宪更适合中国的国情,而君主立宪与民主共和并不矛盾,没有皇帝的国家未必就能实行民主。退位后,患膀胱结石的袁世凯,在郁郁寡欢中死去,时年57岁。

功过任评说

外界评价袁世凯在军事方面艺权均通,有任事之才、治军之能,实为清朝一务实干练的能臣,黄兴曾致书袁世凯,视袁世凯为“中国之华盛顿”。从1903年起,袁世凯就开始搞军事现代化,在华北组建中国近代第一支新式军队。

在经济、教育和政治方面,他积极发展实业经济,1905年他出面筹钱,督修了中国人自己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自1912年到1914年这3年间,新开的工厂为4,000多家,民族资本工业得到长久的发展。袁世凯在遭谴归隐之后还说:“官可不做,实业不可不办。”在袁世凯几年的治理后,中央财政从民国初年的借债度日到每年库存可余两千万元。

在教育方面,袁世凯废除了沿袭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在财政捉襟见肘的情况下,袁世凯宁可压缩军队,也要推广全部免费的国民学校,即四年制初级小学。他反复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凡一国之盛衰强弱,视民德民智民力之进退为衡。而欲此三者程度日增,则必注重于国民教育。”

在称帝之前,他对中国民主进程的推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袁世凯晚清时期高举“立宪”的大旗,几乎是孤军奋战请求立宪,对晚清宪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之后,在他的襄助下,亚洲第一个共和国——中华民国才得以成立。

不过也有人认为,袁氏是一个投机分子,他完全没有立场可言,仅仅是为了利益而投靠一方。


当时使用的钱币,百姓俗称:袁大头。(网络图片)

旧体制人的历史悲剧

历史学家辛灏年在点评《走向共和》这部大陆电视剧时,借用孙中山的一句话评论说,旧体制里面出来的旧官僚,他们对于革命,对于民主,对于共和的难以透辟理解的特性,和他们对于旧制度、旧思想、旧文化的无限恋情,决定了袁世凯这样的旧时代官员的必然历史命运。

辛灏年在最近辛亥百年巡回演讲中还指出,那些寄望于中共改革的人,就好比百年前希望清王朝改良一样,所谓宪政改革,注定是要失败的,因为旧思想决定了他们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三国演义》中唱到:“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一壶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不过,历史是面镜子,人们能温故知新,古今往事恐怕还不能都付笑谈中。

相关新闻
孙淳为袁世凯增肥30斤﹕做演员先变身
美国公民要中国偿还袁世凯债券
【专栏】郑贻春:中国不需要袁世凯似的军委主席
胡祈:江泽民是不是袁世凯?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