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阳光

浮生行吟:因为善良的缘故

钟声响起,一阵哗然,过后,嘈杂喧闹渐渐止息,学生与老师纷纷进入教室上课去了。顿时之间,明显地感到有一种尘埃落定的平和宁静,这是校园中频繁更迭的“时序”律动,随着钟声在变化、转向。办公室里,其他人都各就各位、各有所司,只留下同事和我二人,在备课、批改作业。工作了一会儿,歇手暂停喝茶闲聊,她谈起日前发生的一件事情,其间善念洋溢、温馨美好,令闻者肃然起敬、感动不已……

事件缘起于数周前,同事接获学生姐姐的电话,告知她的单亲父亲病故的消息。当下感到错愕、惋惜,立即给予安慰、致意,并请丧家节哀顺变、善自珍摄。不料,几天后,又接到学生本人的手机,说的同样是父亲去世之事。放下电话,同事不禁纳闷了起来,这个学生已经毕业三年了,一直没有音讯,也不曾联系、问候,如今姐妹俩频频致电,到底有何用意?

办公室的同仁闻讯,纷纷各陈己见、发表议论。有的推测,居心不良,肯定是来要奠仪的;有的下结论,认为太功利导向了,不可取;有的则劝说,千万不要理会,以免得寸进尺。大家七嘴八舌,谈得沸沸扬扬,都自有道理。此际,只见当事者,默不作声地虚心领教,座中的我想到,向来温柔敦厚、体贴善良的同事,必然会有一番适宜、圆满的应对,所以,就不再参赞一词了。

而事情的后续发展是──原本,同事打算暂且搁置处理,让时间来解决;但是,她的先生却主张,该回应那位学生的需要,在这个艰难、痛苦的时刻,让姐妹俩感受到人情的温暖宽厚;所以,他们已经做了大家热心告诫的不可做之事。同事说得战战兢兢、忐忑不安,然而,听闻这个结局,却感到如释重负,庆幸有这般圆融的转折,更深深敬佩夫妻俩的情深义重,而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因为善良的缘故。

听完这个体贴美好的故事,我也分享了朋友的亲身经验。在他小的时候,偶尔陪妈妈到名刹去拜拜,香火鼎盛的寺院,往往会聚集不少游民、乞丐,向善男信女请求、乞讨。朋友提到,当时经济困窘的妈妈,总会留下一些零钱、小钞给这些落难的人。有一天,他忍不住问妈妈,如果有人不是真的游民、乞丐,而是佯装行骗,那怎么办呢?妈妈回答道,不要紧的,施予,是出自于我们的一份善心,至于其他的,就无须再多想了。

分享完彼此的感悟,我们都安心、开心的笑了!这时候,一扫先前的阴霾晦暗,明亮和煦的阳光初初露脸,正映照在校园里高耸挺拔的小叶榄仁树上,益发显得清新翠绿,生机勃勃。浪漫主义思想家歌德,曾经在《浮士德》一书中谆谆提醒:“善良的人,在追求中纵然迷惘,却终将意识到有一条正途。”茫茫人海、世路多歧,有一条正途可遵循、前进,毋宁是一个莫大的福份,而同事与朋友都是得天独厚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