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文化解乡愁 美移民长聚星巴克

人气 4
标签: ,

【大纪元2011年07月01日讯】(大纪元记者杨飞美国华盛顿DC编译报导)居住在美国北维吉尼亚州一带的穆斯林(Muslim)移民,由于不上酒吧﹑不喝酒﹐也不外出闲逛,长期以来﹐他们以瀑布教堂市(Falls Church)的一家星巴克为据点,下班或放工后,在此聚集。摩洛哥人大谈足球赛、埃及人讨论革命、索马里人争论政治,大家天南地北的闲聊,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移民寻求“家乡味”的有趣景象。
  
据华盛顿邮报报导,六年前当亚比德.伊拉夫迪(Abed Ellafdi)从摩洛哥的拉巴特(Rabat, Morocco)移民来美之前,他的朋友告诉他﹐到了美国之后﹐一定要去北维州位于天际线(Skyline)的星巴克。
  
这个不起眼的星巴克,位于I-395以西几英里以外的一个购物商场内,介于爱因斯坦兄弟贝果店(Einstein Bros. Bagels )与欧迪办公(Office Depot)文具店之间﹐对面是一片广大的停车场﹐再过去又是一个长条形的购物商场﹐这个地区就称为天际线。
  
经过一整天长时间的工作后,出租车司机、建筑工人、科学家、和企业家们,每天晚上都将星巴克的露天座位都占满了,仿彿是回到过去旧时代,咖啡馆里男人放松情绪的抽着水烟袋、下着西洋棋、一杯接着一杯的喝着咖啡。
  
31岁从事建筑工作的伊拉夫迪,如今定居于维州的亚历山大市。他表示说:“这才是我们真正的文化–来咖啡厅谈论交流发生的所有事件。”
  
自1997年起,也就是这家星巴克开店的第二年,这些主要是以男性为主的移民们便逐渐的开始在这儿聚集。他们大多是在这附近居住或工作的摩洛哥人、索马里人和其他非洲裔和中东的移民。他们以口传口的方式告诉朋友,朋友又告诉其他更多的朋友以﹐慢慢的这儿就成了他们每天一起流连、喝咖啡、抽烟的地方。实际上吸引他们来此集会的并非咖啡,而是人的因素。
  
艾哈迈德.阿卜杜拉(Ahmed Abdullahi)现年55岁,90年代末自索马里移民来美,开出租车为生。一个来自家乡的朋友有一回告诉他说:“来吧,我把你介绍给社会。”那就是第一次阿卜杜拉参加了这儿的聚会。
  
现在,住在对街的阿卜杜拉每天都来,有时一天来两、三次。他啜饮着咖啡,与其他索马里人认真的讨论远在他们家园的海盗、正统派基督教等问题。 他害羞的笑着说:“有时我们大声的说话。当我们谈论政治,气氛过热时,本土美国人看到有人用他们不了解的语言大声说话,他们不明白,就害怕了。”
  
但是,大多数客人不是无视于这些以索马里语、阿拉伯语、和阿姆哈拉语(Amharic)的嘈杂聊天者们,就是微笑的发现在这最意想不到的地方,竟然有如此不同的多元文化聚集。
  
琼.黄(June Huang)是一个住在费尔法克斯的中国人,她每天送女儿到这附近的舞蹈学校上课,每次都会在此停下来买一杯咖啡。她说:“ 您或许会认为所有这些遍布华盛顿特区的购物中心都一样,但是这一个才是真正的社区。这一个挺好的,我真希望我家附近也有一个像这样的(社区)。”
  
有时,一些在美国出生的人也会加入谈话内容,包括闻风而来的讲阿拉伯语的学生,他们想练习会话技巧。大多数情况下,他们没有遇到过问题,这是他们的聚会不断扩大的一个原因。
  
就像电影“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里的里克(Rick)咖啡厅的顾客群一样,这家星巴克人群往往是来自同一地区或讲同一母语的人坐在一桌。但去年,当他们的聚会受到威胁时﹐他们便群起抗议了。事情的缘起是因为一个新来的经理告诉他们,她不喜欢他们在此聚会,她多次向警察抱怨这些移民在此游荡,并将所有户外的椅子收走。
  
从摩洛哥来的阿灵顿卡车司机拉希德.艾伊盖卡(Rashid ElGataa)说:“她从来没有见过像这样的社区,她希望人们买完咖啡后就离开。”
  
于是这些移民收集了近300个签名,并给星巴克的总部写了封信,其中五个人–两个索马里人和三个摩洛哥人,会见了星巴克的高层人员,于是这个星巴克分店就换了一个经理。
  
星巴克的女发言人史泰西.克鲁姆(Stacey Krum)表示,她无法评论是否旧的经理被替换是因为民众的投诉。但她说这其中“有一定的误解和误传”。
  
从移民的角度看,他们长期在次聚集对咖啡店的业务是有帮助的。阿卜杜拉每天至少花钱买三杯格兰德拿铁(grande lattes),他说有些人的花费比他还多。
  
这家咖啡店附近有两座清真寺。许多穆斯林的手机中都有提醒朝拜的定时设置。当伊拉夫迪听到手机响时,他或者去附近的清真寺或者街角处找个更干净的地方在地上祈祷。他手指着人行道上的烟蒂说:“我不打算在这里祈祷,因为有很多香烟。”
  
有时,男士们会带着孩童一起来,但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孩子长大后能否会保持这个传统。
  
阿卜杜拉说:“我们是第一代索马里人,也许我们的孩子他们不会这样做,他们将更多的融入这个社会。”
  
一些人清晨5:30就在那儿等着星巴克开门,有的人在那儿坐到晚上10点钟商店打烊。如果有人几天不露面,别人就会打电话问候他。如果有人刚到美国或丢了工作,别人就会为他们献计献策等等。几年前,他们为一位住在对街死于癌症的朋友的遗孀在互联网上募款,最终募得$75,000。
  
尔毕.纳吉迪(Ebi Najdi),45岁,是这个团体最早的元老之一,他于1997年开始加入。 他说:“我们是免费互相帮助,而他们(美国政府)虽然给人绿卡,却不教人如何找到工作,如何去获得许可,如何去申请社会安全号码,哪个学校学习英语更便宜,如何买车。”

相关新闻
美国加拿大投资移民比较(三)
美国EB-5投资移民的最新消息
美国安部长重申移民改革
非法合法移民成美国医改焦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