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田:重庆模式怎么拯救经济中国

谢田(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艾肯商学院教授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Aiken)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2012年04月04日讯】中国学者中有人认为,可以用“重庆模式”去拯救目前中国的房地产,甚至中国经济。如果这个设想能行得通,也不啻为中国经济的良药。但首先必须确认的是,“重庆模式”的本质是什么;模式对山城(编注:重庆市区的别称)的房地产市场和经济,是否有过积极的作用,以及它实施的成本和效益;如果模式被多级放大,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如何;以及模式本身的政治背景和实施的后效。由此才能确定这是一剂良药,是能起安慰剂(Placebo)效应的假药,亦或毒药。

童年印象中的重庆

许多年前去过重庆、成都和北碚,重庆印象中有高低起伏的城市建筑、轰隆作响的轨道电车和雾濛濛、湿漉漉的天气。到处都是湿湿的,对人们总是打着赤脚、吃着辛辣就很容易理解。川中乡下,磨盘大的石头上堆起几寸土壤,农民居然在上面种蔬菜或粮食。看到这一景象的人,对唐代诗人李绅的二首《悯农》小诗,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总的说来,重庆的印象不如成都好,也许是成都的草堂和小吃的原因吧。以前与朋友聊天儿,被问及老家在哪,都答说四川合川,在成都和重庆之间。但合川据说现在被划归重庆了,以后再告诉别人祖籍,就只能提及重庆这个与中国现代和未来历史有深远意义的山城。重庆之所以叫“重庆”或“双重喜庆”,据说是因为宋朝的两个皇帝。后世的人们,因为重庆在今天中国历史上的转折点作用,或许会把重庆叫“三重喜庆”,也未可知。

中国经济山雨欲来

中国经济与中国政治同步,目前也面临山雨欲来的势头。中国领导人及其智囊指望能转型成功,走出目前的困境。但增长模式的转变,不是人为能控制的。即便是经济研究和管理发达的西方,经济该进入衰退,那也只能进入衰退;政客瞎忙一气,不过是一厢情愿、不得不有所做为的努力而已。最终度过困难时期,必须在社会经历阵痛、财富生消聚散、重新归位后,才能够发生。

中国政府所期望的,是从粗放或外延式的增长(extensivegrowth)向集约或内涵式的增长(intensivegrowth)过渡。这是所有发展中国家的梦想,巴西、印度、印尼也都希望能够做到。在过去半个世纪,只有韩国和台湾做到了这一点。按中国的人口基数和经济结构,不增加资源消耗和资本及劳动力的大量投入,而指望立即提高效率、转向高附加值的生产,成功的可能微乎其微。

中国能否走出“中等收入国家的陷阱”呢?中国是否真正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恐怕还是个未知数。尚未进入,奢谈走出,未免好高骛远。但在突破发展模式的问题上,寻求新的模式、新的方法,无疑是有价值的,也是研究者需要思考的。在这个背景之下,所谓“重庆模式”,应该成为聚焦的话题。

重庆经济的窟窿模式

重庆模式从公开的资料看,政府收入增长远高于民众所得增长,薄氏宣称的共富和民生,只是共产党人的又一通鬼话和空话。重庆去年GDP总值近1万亿元,据说是因为采取了综合举措调控经济运行,加强了对资金融通、能源保障、土地配置、税费减免和物价运行的调控。也就是说,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压低了融资成本、生产要素成本、土地房产成本、物流成本和税负成本。重庆在银根紧缩的情况下融资数千亿,使固定资产投资达到7600亿。

近30%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仅使经济增长16%,但政府财政收入则大幅增长50%。这样的“模式”,正常思维的人会认为是合理、公平与可持续的吗?重庆红色政府在打黑唱红时没忘记抓住金黄,用畸形的土地财政和公然掠夺,疯狂的聚敛着财富,加快把川中人民的财产转移到了权贵集团的口袋中去。

重庆通过行政手段压低融资成本的恶劣后效应,现在正在展开。大陆官方媒体记者披露,重庆模式中的建设“五个重庆”,就是四处借债骗钱。重庆市政府的债务总额已高达5000亿元,“远看是大灯笼,近看是大窟窿”。5000亿的债务对1000亿的财政收入来说,重庆市政府实际上已经破产了。

重庆经济卫星中涉及房市的举措,是3000万平米公租房和六成的城镇化进程。中国学者认为重庆模式能拯救中国房地产,也是因为重庆推广保障性住房、引农民工进城,会解决楼市面临的问题,可能逐步消除楼市泡沫。

保障性住房政策在中国实施的这些年来,并没有减低民众购房的成本,人们看到的只是房价不断的高涨。几百万农民进城,要放弃其宅基地,但这些民工的收入,是在社会收入结构的最底层。城市居民、白领阶层购房都难,甫进城的农民会用当泥瓦工、保姆的工资买房、养房?说起来都像笑话。失去宅基地的农民进城后如果失业,必然导致“工农联盟”,那可是会成为推翻现政权的“工农革命军”的。

重庆模式推广全国

重庆“3000万套公租房”的说法,本身也令人生疑,这个数字实在太大。重庆人口只有3000万,哪里需要那么多套房呢?中国目前已经有6000万套过剩住房,在高房价的畸形社会结构之下,数坐空空无人的鬼城之外,“有房没人住”已成了现实。再继续投资房地产,除了中饱贪官私囊和为GDP增加泡沫,与国与民没有丝毫的好处。

重庆使用行政手段压低融资成本的幕后细节和私下交易,目前还不明了;哪些外资财团、银行和金融机构在买薄氏的帐、压“唱红打黑”的宝,还不得而知。但随着重庆事件引发的后续效应继续发酵、真相浮出水面,谁没穿裤子游泳,退潮时就能看出来了。

“重庆模式”如果推广到全国,那一定是全中国人的灾难。其实灾难已经发生了,重庆是走在了前面,是“先进”的典型。因为同样的土地财政、不计效益的投资,正是导致中国经济开始硬着陆的原因。简化的“进 ”没有正体的“进”“越走越佳”的原意,是往井里走的意思,是要一条路走到黑、走入绝境。重庆的“先 ”,已经一脚踏入了深渊;全国推广重庆模式,政治上是全面倒退、回归文革,经济上是放大重庆窟窿、加速中国经济的崩溃。

重庆模式拯救中国?拜托了,千万别这么做。◇

本文转自268期【新纪元周刊】“商管智慧”栏目
http://mag.epochtimes.com/gb/270/10605.htm

新纪元杂志PDF版订阅(52期10美元)

相关新闻
温家宝激斗薄熙来 “重庆模式”被迫降温
何清涟:“重庆模式”的戏剧
魏京生:重庆模式的破灭
杨俊松:王立军事件标志着重庆模式破产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