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国企改革方案流出 涉人事大洗牌

人气 12

【大纪元2013年11月20日讯】(大纪元记者顾晓华综合报导)中共三中全会的《决定》中,李克强此前曾遭江泽民集团为首的利益集团阻挠的国企改革,在习近平军权和王岐山反腐的震慑下得以亮相。11月19日,大陆媒体援引权威人士消息披露国企改革方案,其中涉及国企公司重新架构、人选制度变革等,将引发国企人事洗牌肉搏战。

国企一把手或将大换血

11月19日,大陆《经济参考报》援引权威研究部门的一位负责人消息称,国资委(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在考虑增加国企高管的市场化选聘比例。

消息称,更多的央企、国企的一把手将从市场中招聘,但是一些特殊行业像中石油、中石化这样企业的一把手还得政府任命。

国企重新架构 政府任命董事会官员

同日,《中国证券报》援引权威人士消息,特大国企或先改组为国资投资公司,股权多元化。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

消息称这有些类似于,政府官员组成董事会,其影响仅体现在董事会人事任免权,不干涉公司的投资运营。国企或将由国资委直接持股,实行两层架构(“国资委——国企”)模式,并且未来,两层架构、三层架构(“国资委——国资运营/投资公司——国企”)将并存。

江泽民集团核心利益将被首先冲击

报导中还称,入围世界500强且投资方向多元化的国企有望最先被明确改组为国资投资公司,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国电信、中国建筑等。

在这些国企之中,中石油和中石化是周永康的老巢,中海油则是曾庆红家族把持。江泽民的儿子江绵恒则被称是“电信大王”。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胡星斗认为,国企改革阻力非常大,因国企领导人多是太子党担任,他们握有重权,家族影响力大,涉及庞大既得利益,要改革等于从他们手中抢蛋糕。

中共这些涉及国企人事方面的改革方案必将引发国企内部大洗牌,从江派利益集团的手中夺“权”。

将向民资开放一批重大基础项目 外界迟疑

《中国证券报》记者还获悉,国资委正研究将一批重大基础项目建设进一步向社会开放,民企可以参与投资。

国企一直处于大陆经济中的垄断地位,甚至出现了寡头化现象。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中国115家非金融类央企资产总额达到31.55万亿元人民币,但平均总资产收益率只有2.93%。2007年至2012年,央企上市公司的资产收益率中位数为3.4%,地方国企是3.39%。并且500家民企合计利润日平均不及中石油、中石化这两大石油巨头2天利润多。

国企一直压在民企头上,民营企业主认为自己是待宰的羔羊,处于无奈状态,有民营企业主认为仍然面对三重门(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难破。

新一轮激烈肉搏战即将登场

中共三中全会之后,习近平成立了“国家安全委员会”最高权力机构,江泽民的常委分权制被瓦解,第二权力中心的政法委也被解体,江派在政治上已全面失势。习李的国企改革再触动其利益瓜分重新洗牌,内部庞大的权力、财富转移,料将引发新一轮激烈的肉搏战。

美国华府中国问题专家季达表示,围绕国企改革,必然将触动中南海与权贵利益集团、地方诸侯等激烈的权力斗争和冲突,新一轮的肉搏战即将登场。三中《决定》 提出“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但总体来看,中共当局只想做一些微调,不想改变一党专政。在缺乏权威和共识的基础上谈改革,只能是缘木求鱼。

(责任编辑:肖笙)

相关新闻
江苏国企改革腐败严重 始作俑者黄菊难辞其责
国企改革违法引发学者联名上书
学者称贫富悬殊大 斥国企改革益权贵
学者:中国国企改革面对六大困难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