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中共地方政府债务 定时炸弹何时引爆?

标签:

【大纪元2013年04月18日讯】中共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多年来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然而,随着一名金融业体制内领导人物向地方政府发债说“不”,人们再次听到了地方政府债务这个“定时炸弹”的嘀嗒声。

德国之声中文网报导,中共地方政府官员在过去几年想方设法发展经济,用不断攀高的GDP为自己增添政绩的过程中,已经彻底明白了一个道理:通过公共建设项目带动地方经济及就业发展最为“方便可行”。

对于旁观者来说,这体现在建设水平国际一流,但几乎看不到几辆车走过的省际高速公路上,体现在各个城市争先恐后建设的各种“广场”,购物“天地”,商业“中心”上,也体现在中国各级地方政府一栋栋“赛白宫”、“超欧美”的办公大楼上。

这些地方政府多年来一直相信:“要想富,先修路”。但总是会有人问,政府哪里来的这么多钱,修建这些“形象工程”?

地方政府举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报导说,对于各级地方政府来说,这在1993年之前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它们可以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为各种公共建设项目融资,而这种债券是以当地政府的税收能力作为还本付息的担保。许多地方政府为了筹集公共建设资金,都曾经发行过地方债券。有的甚至是无息的,以支援国家建设的名义摊派给各单位,更有甚者就直接充当部分工资。而中国当时另一个有权发放债券的机构–中央政府于1993年“叫停”了地方政府债券的发放,理由是“怀疑地方政府承付的兑现能力”。从那时开始,地方政府如果想要通过举债筹集资金,就必须想别的办法。

对于熟练掌握“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地方政府来说,中央的规定并非铁板一块,有很多“理解上的空间”。因此,地方政府将原先的直接发债,改为“借壳”,通过成立有特殊目的的实体机构来发行债券,继续为基础设施项目融资。因为官员们明白,归根结底,只有搞基础设施建设才能够弄出一些“看得见”的政绩。地方政府投资也不用看“投资回报”。

地方政府债务危机大过美国次贷危机?

报导说,在审计人员的眼中,地方政府不断举债的做法已经“离开可控的范围”。一家中国本土会计师事务所信永中和(ShineWing)的董事长张克向英国《金融时报》表示,地方政府债务“可能引发比美国住宅市场崩溃更大的金融危机”。该报发表文章称,张克的担忧意味着,他已基本上不再为地方政府的债券发行“背书”。

该报发表的文章指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评级机构和投资银行都已表示对政府债务感到担忧。中国金融业的一名体制内人物(张克是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副会长)发表如此严厉的言论是罕见的。张克表示:“危机是或然的。(但)因为债是滚动、长期的,因此爆发时间不确定。”

不知何时引爆的定时炸弹

报导称,为了应对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北京政府从2008年开始放松了借款限制,随后地方政府“借壳”发行债券的数目大幅增加。各种统计数据表明,当今各级政府债务总额介于10万亿至20万亿人民币之间,相当于中国经济总量的20%至40%。地方债务危机已经成为整个金融系统的最大威胁之一。

早在2004年,官方新闻媒体中新社援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位专家报导称:“目前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实际上已经超过金融风险,成为威胁中国经济安全与社会稳定的头号杀手……中国地方政府所负债务的种类之多,负担之重,已超出一般人想像,如何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

“拆东墙,补西墙”无法继续

《金融时报》报导称,2013年第一季度,地方政府旗下的投资公司发售了2,830亿元人民币债券,同比增长一倍多。通常人们会预期这样的增长将提振经济,但2013年首季中国经济增长意外放缓至7.7%。张克向该报表示,从公共广场到道路修缮,许多地方政府投资于回报平平的项目,因此只能依靠“发新债还旧债”的方法来偿还债权人。他认为,总有一天这种循环无法继续。

张克表示,最初他不觉得地方政府的债券有什么问题,因为首批发行人是财政稳固的大城市,而发行额也不大。但他逐渐感到震惊,因为较小的城镇–近期甚至还有一些县政府也发现,借助投资实体发行债券是轻松的融资渠道。这对于他来说“变得有些可怕了”,因为中国有2,800多个县。如果每个县都在发债,就有可能引发危机。而这“可能比美国的房地产危机更庞大”。

(责任编辑:孙芸)

相关新闻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超过金融风险
地方负债多 中国经济风险高
大陆官方首次承认地方债务10.7万亿
美媒:中国地方债风险显露 需信贷紧缩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