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阳光

浮生行吟:有品味

朋友说她最近闲得发慌,心血来潮请中介带看湖滨特区的房子。回来后,赞不绝口、津津乐道的下结论:那里环境宜人、高雅舒适,是真正有品味的地区,我们这儿差之千里,难望项背,实在太不堪了!这位友人一向心直口快、主观强势,很难接受不同的见解,因此,我未发一语、沉默以对,但是,却开始仔细思考什么是“有品味”……

现今,不少人认为:品味和金钱有绝对关系,价值不菲就有品味,价格低廉就无品味。这样的二分法,失之于粗糙、浅薄,实在有待商榷。那么,何谓“品味”呢?品,含有人品、品质、品德的意思;味是趣味、体味、回味,合起来,是指一个人的品质、趣味、情操与修养。因此,品味,不只是单纯的物质表现,而是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从饮食起居、行为举止、到思想观念,都是品味的表达与呈现。

而“有品味”的人,必然拥有真挚诚恳、善良宽厚与坚持忍耐的特质。因为真挚诚恳,所以不卑不亢、坦然率真的面对一切,即使“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也不改其乐。再者,因为善良宽厚,所以柔软开阔、气度非凡,也就是“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处处宽容慈悲、与人为善,也就时时无入而不自得了。 因为坚持忍耐,所以有为有守、沉静稳重,能够达到“君子固穷”安贫乐道、不失节操的境界。

如此看来,便可理解《陋室铭》,何以成为千古绝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皆绿 ,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心境之雅造就环境之雅,刘禹锡清新脱俗、洁身自好深具“品味”的风格与态度,千百年来一直令人钦佩赞叹、心向往之。

数日之后,朋友再度致电谈起那“有品味”的房子,并热情邀约一起前去参观造访。这一回,我明确的婉拒,且表达力所不逮、不敢妄想的立场。接着,又告诉她──想学学古人,在陋巷陋室也能安居顺处的豁达与智慧。语罢,电话那端悄然无声、没有回应,不知对方是默认,还是不敢茍同?总之,从此就不曾再提及那关于“有品味”的话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