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纪元文章的随想

人气 3
标签: ,

【大纪元2013年07月10日讯】偶尔翻到一份过期的《大纪元时报》,在同一版面上看到两篇文章——《写作的意义》和《安与平淡》并吸引了眼球。

两篇小文,对于我来说仿似委婉细语抚心轻柔。曾经的我满怀壮志,奋力拚搏,多少个日夜忘我的工作,开垦了一片新的土地。汗水、心力、精神的施于和细心的培植,终于变成了一片绿荫。而今的我在不惑的年龄已经安坐在大树底下,享受起安逸的生活。曾经的风云、曾经的驰骋、曾经的成就感已然过去。因为太多的曾经而放弃了自己的一切,所有的爱好、所有的兴趣、所有的想像,皆因为工作而变得陌生。

虽然,今天已不为五斗米折腰,也无需为生计而奔波,时间将一切重归于我。喜欢打球游泳、喜欢钓鱼外出、喜欢音乐摄影、喜欢读书看报,更喜欢在键盘上“涂鸦”敲击出一些文字。

问过自己,这就是生活?。过去总以为:男人以事业为本,沉浮商海洞察机遇,雄辩于芸芸客众定夺甄选于供应链环,似有万千气概与非凡的勇气。站在自己的天空下,异常辛苦却有挥洒,常常在征服和价值中散发豪情,感觉这才不失为男人……

而今,在绿色的草地上,晒着太阳翻著书,偶尔抬起头,蓝天白的云在微笑,飞鸟也在自然中尽情的嬉戏。生活的意义也许在于理解和接受,人生的态度决定了人生的境界。《写作的意义》和《安与平淡》两篇小文似清澈的溪流流经心田,给予了启示。生活没有既定的标准,只要安于能够接受的现实,任何的方式都可以找到自我的安慰。记得有人说过:耐得住寂寞也是一种境界。郑板桥不是把“糊涂”看作是难得的享受和境界吗?更何况,生活中当你自己拥有美善的眼光时,你所看到的都是美丽的。美善与丑恶之间只是个人的心境与态度的不同。有位七十的老人得了绝症,医生说还有一个月。老人觉得有点不幸,但他告诉伤心的儿女:“已经七十了,邻家不幸的老张六十就走了,我想好好享受未来的三十天,不要哭而要快乐的度过每一天”。日子在一天天的过去,四年后他才走。而邻床五十五岁只是中期的病患,天天以泪洗面一个多月就告别了人生。

有朋友自远方来,163新移民,儿时的伙伴,作为已居住在此二十五多年的“老移民”,自己也有曾经的感受,虽然就条件和环境来讲完全不同,但是除物质之外的很多情形是没有什么差异的。因此,倾心相助,用时间、精力、钱财,去补缺已然流失的友情。在许许多多的细节中又可提请和暗示不同环境下需要了解和明白的无论是生活方式还是行为习惯更抑或是社会形态以及能够保证社会良好运行的制度。这无疑是自己很乐意去做的工作,保持一点宽阔的胸怀,没有得失,以已之诚以利于人。

在平静的生活中,拾回曾经无暇的亲情和天伦;在平静的生活中,去思考很多过往没有时间而搁置的议题;在平静的生活中,慢慢的沉浸在自己的意义中去审视、检讨人生;在平静的生活中,坚持信仰和理念分辨善恶美丑经历着乌云下的狂风暴雨和阳光下充满生计的绿色世界。

提笔落墨是自己一贯的喜好,虽然笔拙文劣亦是自然风采、人生点滴、生活轨迹、世事态势、政经跌宕,所经所历,所思所想、所感所悟的人生记录,思想过程。自己是最好的读者,把文字做为镜子,它所反照的是思想、是内在、是灵魂。不求渲染、不求回响。真像《写作的意义》作者刘晓所述:踏踏实实的做好大海中的一滴水;也像《安与平淡》的作者方静所言:平淡如水的相惜、相待。

平静的日子里,品位一份自在,在音乐中感受各音符所流泻出的美妙和伤感;在书报中也可寻找到乐趣甚至是洗涤心境的文字。

两片小文带来一点感慨,提炼一分情怀。谢谢这两位作者给予的片刻畅想,希望能继续看到她们精彩的文字,或为感叹,或为勉励!

相关新闻
英伦随笔:《BJ单身日记》之随想
英伦随笔:BJ单身日记之随想
心灵随笔:冰雹的随想
【田律师专栏】美国国庆随想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