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德平与左派“较劲” 中南海或意在三中全会

人气 11

【大纪元2013年08月17日讯】(大纪元记者金睛报导)8月14日,中共前总书记胡耀邦之子胡德平在“共识网”上发文《“英法吃人宪政”的真义》,再次传递党内自由派“挺宪”声音。

自中共“十八大”以来,左派大力以中共保守派话语系统垄断对习近平中国梦的诠释,党内自由派也不甘示弱,与左派完全异调,使中共在思想及组织上已经日益被左右撕裂。

左右互搏加剧 胡德平析中南海或另有用意

8月9日中国媒体《经济观察报》曾发表胡德平的文章《破解<旧制度与大革命>之问》,他在文章中回顾文革历史,提出“有宪法必有宪政,无宪政,宪法也不神圣。这是惨痛经验的总结”。

近日,中国官媒上发出的又一轮“反宪”文章,特别是《人民日报》从8月5日起连发三篇署名马钟成的“反宪”评论文章,指美国宪政“名不副实”、宪政和社会主义无法相容等。该系列文章,一经发表,反对声,唾骂声不绝于耳。

胡德平在14日的文章中认为,目前中共在党内正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官媒频发“反宪”文章,疑是官媒为开展一次全民思想解放的讨论提前铺垫,但也有可能是肯定“反宪观点”,或者是探底各派观点,以求明确改革的方向是什么,改革的底线又是什么。

胡德平和习近平世家交好

由于胡德平的父亲、前中共总书记胡耀邦与习近平的父亲、原国务院副总理习仲勋有相似的政治理念,在80年代后期两家关系便非同一般。因此,胡德平与习近平的个人关系也很密切。

在中共“十八大”召开前夕,外媒曾独家报导了习近平与胡德平有过一次长谈。报导说,习近平明显是要寻求思想理念的支持,他重提胡、习两个家族的深厚友情,对胡德平的改革建议完全接受。

习仲勋得到平反后,被任命为广东省第一书记,而推动给习平反的正是时任中组部长的胡耀邦。在80年代初期激烈的政治辩论中,习仲勋成为改革派的主要成员之一。

《他将领导中国——习近平传》作者高晓表示,习、胡两家走得很近,主要是习仲勋和胡耀邦的政治理念是一致的。80年代中期,针对是否实行政治体制改革,是否实行民主和法治,邓小平同胡耀邦之间产生严重分歧。

在1987年初召开的旨在逼胡耀邦下台的生活会上,习仲勋拍着桌子,痛斥薄一波、王震等人演“逼宫戏”,导致被冷落、再也无法发挥积极的作用。到了1989年,习仲勋又因在“六·四”事件上反对军事镇压,进入半退休状态。

2012年9月7日,中南海政治激斗之时,路透社发表独家报导称,当时的中共储君习近平与政治改革倡导者胡德平举行了私人会谈,强调必须改革、严格办理薄熙来案。

路透社的报导认为,习近平会见胡德平,是想要表现他自己不但是愿意倾听加快经济改革的声音,也愿意倾听加快政治改革的意见。

此后,德媒透露了这段政改谈话的更多内幕。据《德国之声》2012年9月26日的报导,7月13日习近平找到胡德平,和他进行了一场深入的谈话。胡德平作为太子党中宪政民主和普世价值一派系的总代表,向习近平提出:经济稳中求进;政治稳中求改;文化稳中求变的改革建议。

左右大战意在三中全会

自5月以来中共官媒就不断发出自相矛盾的异调,显示中南海处于“精神分裂”状态。近日,更是有各类思路完全相反或者异调的文章在《人民网》上出现。

华府的中国问题专家石藏山说,现在左右之争之所以如此激烈,主要还是为了后面的三中全会。三中全会将会定调后几年中共的政治路线和经济政策,现在也正是最后施加影响的时刻。

联络本文作者请发邮件到:jinjingyongmeng@gmail.com

(责任编辑:谢东延)

相关新闻
胡德平18大前发声:中共应兑现工农承诺
展出“胡、赵”照片 为十八大后有限平反六四造势
赵紫阳胡耀邦子女高调出声 凸显江派强弩之末
让胡德平PK房宁 人民日报十八大前“精神分裂”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