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挑战升学迷思 台会考数据见端倪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6月2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至中台北2日电)台师大心测中心预计今天公布首届国中教育会考的“各科能力等级加标示与答对题数对照表。究竟会考改革能否突破升学迷思?或只是用另一种形式重蹈基测“分分计较”的覆辙,今天可略见端倪。

有别于基本学力测验(基测)以各科成绩加总的全体考生PR值,等级繁多,易造成“分分计较”的现象,国中教育会考只区分为“精熟(A)”、“基础(B)”、“待加强(C)”3等级。A、B等级再各区分为3种标示方式,因此总计只有7种成绩,即A++、A+、A、B++、B+、B、C。

教育部希望透过减少成绩等级,降低考试压力,但十二年国教实施初期,会考仍是“免试入学”管道中“超额比序”的重要依据。部分竞争激烈的高中职,将以比序决定录取与否,尤其是前几志愿的明星高中,胜负可能只在一、二个标示之间。

根据台师大心测中心推估,各科A等级人数约10%至20%,B等级为45%至60%,C等级为20%至35%,但由于会考是“标准参照”,实际分布情形还必须考量试题难度、学生能力变化等。

另外在标示上,A等级前25%将标示为A++,26%至50%标示A+,其余则是A,B等级类推。

升学专家预估升学竞争激烈的招生区如基北区,5科精熟(5A)是前三志愿的基本门槛,胜负关键在“标示”,第一、二志愿的差距,可能只在一科“A++”之间。

心测中心今天公布的“各科能力等级加标示与答对题数对照表”,各界都在仔细观看,这一个“标示”的差距究竟有多少?如果只在1、2题之间,便又有“题题计较”的疑虑。

今年5月,教育部与基北、高雄区对会考数据公布方式针锋相对,争议了10天才尘埃落定。教育部长蒋伟宁在宣布共识的记者会上强调,必须维持十二年国教适性入学精神,相关数据提供考生选填志愿参考,还需考量个人兴趣、性向、就近入学等因素,不要过度聚焦在会考成绩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