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要闻

防治儿少网路成瘾 台业者吁多管齐下

电脑同业公会提供封锁游戏账号服务 游戏业者也愿意配合限制账号使用或解约退费 立委则吁修法建立一定规范

【大纪元2015年04月26日讯】(大纪元记者施芝吟台湾台北报导)根据2014年台湾8,910位学生的网路行为调查,分别有12.1%的国小学童、19%的国中生、15%的高中生沉迷网路游戏。网路游戏已成为儿少热门活动,长期下来,孩子身心发展受影响,父母也无能为力。值得注意的是,游戏点数已成为诈骗手法,且日益严重,虽有自律机制,但没有强制,仍让诈骗集团有机可乘,便利商店业者陷于两难,期盼比照烟酒办理。

台北市电脑同业公会法务长黄益丰说,多数学生国中阶段沉迷于网路游戏,因同侪互动机会高,同侪若玩游戏便跟着玩,可从教育教导不要沉迷;另外,游戏业者也有设计家长防护机制、疲劳机制等,家长应该了解并使用业者的机制。他建议,未成年要开新账号必须由家长同意,只要家长认为小朋友沉迷或是未经同意,可跟公会请求协助,麻烦业者锁账号。

游戏产业振兴会秘书长何振国说,游戏产业40家会员都有配合分级;为防治其他犯罪相关事宜,台湾大部分游戏公司,都有执行手机双向认证,一般未成年人不太可能取得手机认证,申请账号时必须有手机,通常都是父母帮孩子申请,若家长发现孩子有成瘾问题,法定代理人或是监护人可直接检具相关身份证明文件给游戏业者,只要收到资料,不管是要限制账号使用或解约退费,业者都愿意配合办理。

游戏点数诈骗 103年高达4亿元

内政部警政署说,传统诈骗是用现金或转汇方式用金钱转移,从100(公元2011)年起,游戏点数成为诈骗集团工具,100年诈骗案件中,游戏点数占两成七,103(公元2014)年已经有五成四的诈骗案,财损金额从2亿9,500多万元,103年已高达4亿多元,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统计游戏点数诈骗案件100年到103年,共有3万6,000多件,其中未成年被害案件占2,310件。

警政署说,若有民众要求购买游戏点数证明自己的身份,一定是诈欺,不要听信谎言,落入陷阱中。另外,警政署也跟超商业者达成共识,消费者买3千元以上游戏点数将主动关怀,防堵诈骗行为。

台北市电脑商业同业公会开始推动“防止儿少过度购买游戏点数(卡)自律行动”,宣导儿少若于超商购买超过一千元游戏点数,须由家长陪同。台北市教师职业工会理事长杨益风指出,自律机制没成效,且缺乏强制性,反而不守法、钻漏洞就占便宜,应该立法限制,防止漏洞。

杨益风认为,购买限制仅能治标不治本,治本是自制力问题,也就是成瘾问题,与毒品概念相同,叫他不要吸食,他就不吸食?游戏确实是有成瘾性,不是单单靠家长禁止就能达到效果,师长限制也会造成负面印象。许多孩子在发展阶段出现偏差行为,如偷抢拐骗等,部分是因为管制的结果,但不是放着不管,管制没有疏导或是一味管制是无效的。

“家长把钱管好,孩子就不能购买高额点数,但是孩子不会想办法弄到钱吗?”杨益风举例指出,此行为蔓延到学校、社会,有成瘾性东西须有专业介入,以及法律强制介入空间。他建议,立法奖励业者,只要业者有时间管理限制,就不做点数购买限制,否则必须规范,且规范是月费购买上限,再严格一点须由监护人购买,甚至实名制,以达到对于未成年族群的保护。

国民党立委王育敏说,家长也想管,一旦孩子沉迷后,已管不动,若外在环境没有配套协助家长,家长真的是有心无力,家长要管,整个环境要建立一定规范及限制,才有办法改善。

何振国也澄清,有关在网路聊天室诈骗,跟游戏业者没有关系,业者反倒是受害者;诈骗案件中,在超商买到的点数好比是在提款机领到钱的道理,诈骗来源通常透过社交通讯软体,到漂白洗钱管道,就是网拍平台,游戏业者根本不知道事情发生,也是消费者跟犯罪者在线下完成交易。

国人消费以“手机游戏”最多

何振国指出,现阶段人民消费最多是“手机游戏”,大部分手机游戏都是国外厂商,谁能限制及管制?立法必须顾及市场公平性、台湾业者保障,不要对台湾苛刻,对国外市场机制视若无睹,这样并未真正帮助青少年。

全国教师工会总联合会专业发展中心副执行长殷童娟说,回归法制、落实执法、奖惩并施。应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国家政策、社会企业责任着手。

教育部资讯及科技教育司资安科员左宁生也说,已参考各国做法,各级学校安全健康上网计划,把资讯教育纳入国民小学9年一贯课纲来实施,鼓励教师设计专案;关于防护部分,已推广“守护天使”,家长可下载安装,软体具有上网停歇设计,防止孩子过度沉迷。◇

责任编辑:旻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