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海漫游

17世纪法国壁毯鉴赏

文/兰鸽

康熙和路易十四时代,中国的刺绣品与染色等技术传入法国,成为宫廷贵族时尚。 从盖地博物馆(Getty Museum)展出的系列法国壁毯,可以看到当年中华艺术文化,带给法国艺术和工业的突飞猛进。

据资料介绍,路易十四时代贵族家中则陈设着典雅、精致的中国刺绣床罩、帷幔、插屏、窗帘等。许多普通家庭主妇都绣制家居所需的枕袋、靠垫、台布、垫布等。路易十四的公主也热衷于飞针走线,路易十四有时还亲自为公主挑选最美丽的刺绣图案,可见其对刺绣的钟爱。

中国刺绣带动法国壁毯工艺

中国的金银线刺绣和中国漆器上的金漆彩绘也对17、18世纪的法国绘画、手工艺以及建筑艺术、室内装饰等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幅注明是1660年出品的挂毯,绘制了年轻的路易十四骑着马,率随从从王宫出游的一景。 有远处的王宫、周围的树木、护城河与草坪、近处的宫廷栏杆与似锦繁花,景深的层次分明,线条的描绘细致,尤其是路易十四所乘白马的飞奔,和他本人意气风发的神态都栩栩如生。在三百多年前,法国高超细致的织毯工艺可见一斑。

路易十四时代,中国的刺绣品与染色、愅丝等技术也传入法国,成为时尚。路易十四时代,宫廷服饰无论男女都普遍饰以刺绣、折裥、蝴蝶结等,连贵妇们的高跟鞋鞋面也是以中国丝绸、织锦为面料,饰以刺绣图案。

贵族家中则陈设着典雅、精致的中国刺绣床罩、帷幔、插屏、窗帘等。许多普通家庭主妇都绣制家居所需的枕袋、靠垫、台布、垫布等。路易十四的公主也热衷于飞针走线,路易十四有时还亲自为公主挑选最美丽的刺绣图案,可见其对刺绣的钟爱。

一幅注明是1660年出品的挂毯,绘制了年轻的路易十四骑着马,率随从从王宫出游的一景。 有远处的王宫、周围的树木、护城河与草坪、近处的宫廷栏杆与似锦繁花,景深的层次分明,线条的描绘细致,尤其是路易十四所乘白马的飞奔,和他本人意气风发的神态都栩栩如生。在三百多年前,法国高超细致的织毯工艺可见一斑。

法国宫廷出品的挂毯。绘制了1660年,22岁的路易十四王骑马率随从,从王宫出游的一景。路易十四意气风发的神态被绘制得栩栩如生。(Juliet Zhu/大纪元)

中国皇帝皇后的午餐

如同仿制瓷器一 样,法国人在模仿中国纺织品的过程中创造出一种中西结合的风格。据盖帝博物馆经理崔成准(Austin Choi)娓娓道来,两百年前,当Jehoua牧师回到法国后,法国艺术家和宫廷挂毯织锦艺术家们一同合作,凭Jehoua牧师记忆绘出的草图和想像,绘制出了一组《中国的皇帝故事》系列的故事挂毯, 包含《皇上皇后的午餐》、《皇上皇后狩猎归来》等。

但因东西文化和外貌形象不同,所绘出的形象妙趣横生。在《皇上皇后的午餐》挂毯中,在中国皇帝的红顶戴之下的高鼻大眼的顺治帝十分英俊,手持大高脚杯的红酒,与高鼻大眼的皇后互相礼让敬餐。该系列挂毯体现出法国艺术家在想像中对中国皇室给予的尊敬和礼遇。

顺治康熙大帝和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中法两国开启了友好交流的大门。当法国牧师从中国回到法国后,法国艺术家和宫廷壁毯艺术家们一同合作,凭牧师记忆绘出的草图和想像,绘制出中国皇帝系列组图。这是法国艺术家所想像的顺治帝和皇后户外午餐的情景。(Juliet Zhu/大纪元)

追求完美与永恒的价值

十八世纪“新古典主义”兴起后,法国的壁毯图案题材由希腊众神、宫廷生活增加了普通民众生活的内容。

十八世纪“新古典主义”兴起后,法国的壁毯图案题材由希腊众神、宫廷生活增加了普通民众生活的内容。(Juliet Zhu/大纪元)

“古典主义”(classic,classism)或“新古典主义”(Neoclassicism),指受古希腊、罗马文学、美术、建筑等艺术影响的思潮和美的风格,其特征在追求完美与永恒的价值,强调理性、秩序、明晰,形式上偏好结构的单纯、平衡与比例的整体和谐;精神上则崇尚尊严、高贵、平和等内敛性质。

“古典”含有传统的、典范的意涵,通常是指来源于古代希腊、罗马艺术美的价值或风格。十七世纪以后才运用在美术上,当时的学院普遍认为古代希腊罗马的艺术已为未来立下典范,如文艺复兴也是受到古艺术的启发,才从中世纪的不成熟走向艺术的鼎盛。◇

(引用资料:盖地博物馆(Getty Museum)艺术馆介绍材料;正见网:春华之《西方艺术史:理性、明晰的新古典主义》)

责任编辑:章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