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

【历史今日】以画马闻名的徐悲鸿亦是画坛伯乐

【大纪元2015年07月19日讯】(大纪元记者周慧心综合报导)今天(7月19日)是近代著名画家徐悲鸿诞辰120周年。徐悲鸿(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原名徐寿康,江苏宜兴屺亭镇人。他是近代中国美术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画家之一,尤以画马享名于世,他与张书旗、柳子谷三人被称为画坛的“金陵三杰”。

徐悲鸿出身贫寒,自幼随父亲徐达章学习诗文书画,父亲徐达章是私塾先生,能诗文,善书法,自习绘画,常应乡人之邀作画,谋取薄利以补家用。17岁时,由于父亲得了重病,他独自挑起全家8口人的生活重担,在宜兴三个学校同时担任图画教师。

因为家里无钱供给他读书,徐悲鸿没有进过正规学校,也谈不上学历和文凭,为此常遭人奚落。这使他深感前途渺茫,世态炎凉,不禁悲从中来,犹如鸿雁哀鸣,于是将原名徐寿康改为“悲鸿”,并以哀鸿自况,发愤绘画。

1919年徐悲鸿赴法国留学,抵欧之初,他参观了英国的大英博物馆、国家画廊、皇家学院的展览会以及法国的卢浮宫(法语:Musée du Louvre)美术馆,目睹了大量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的优秀作品。徐悲鸿感到自己过去所作的画是“体物不精而手放佚,动不中绳,如无缰之马难以控制。”

之后他考入巴黎美术学校,受教于弗拉芒格先生,开始接受正规的西方绘画教育。弗拉芒格擅长于历史题材的人物画,其画作注重色彩的和谐搭配与互衬,对徐悲鸿日后油画风格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

画风强调写实传达神情

在绘画上,徐悲鸿主张现实主义美术,强调写实,提倡师法造化。“尽精微、致广大”。反对因循守旧,注重兼蓄并收,对中国画主张“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可采入者融之”。

徐悲鸿擅长素描、油画、中国画。其素描多作人物、肖像,造型精练、准确,注重线与面的结合,人物造型,注重写实,传达神情;油画长于人物、风景;他的创作题材广泛,山水、花鸟、走兽、人物、历史、神话,无不落笔有神,栩栩如生。所画花鸟、风景、走兽,简练明快,富有生气,尤以画马驰誉中外。

对马情有独钟

有道是郑板桥的竹、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徐悲鸿画马,笔墨淋漓潇洒,无论是奔马、立马、走马、饮马、群马,都赋予了充沛的生命力。可贵的是徐悲鸿的水墨奔马图画面大都简淡高逸,用笔泼辣凝重,间参西法。

在法国巴黎和德国柏林学习时,徐悲鸿经常到动物园“看马”。他对马的习性、动态作了长期观察,并对马的肌肉、骨骼作了精心研究,期间他画了大量素描,打下了日后画马的基础。

徐悲鸿画马真正成熟,还是1940年访问印度以后。他在印讲学时游历了长吉岭和克甚米尔等出产良马的地方,在那里他看到了许多罕见的骏马,它们高头、长眼、宽胸、皮毛似缎一样闪光。它们奔放有力,却不让人畏惧,它们康健柔顺,却不任人欺凌。他经常骑着这些骏马远游,并由此了解了其剽悍、勇猛、驯良、耐劳、忠实的特点。此间他对着骏马做了大量的写生,反复捕捉其各种神态,从而塑造出千姿百态的奔马,达到了“尽妙”之境界。据说徐悲鸿自己认为,他画马真正的成就,始自此次印度之行。

徐悲鸿曾总结说:“我爱画动物,皆对实物用过极长时间的功。即以马论,速写稿不下千幅,并学过马的解剖,熟悉马的骨架、肌肉、组织。又然后详审其动态及神情,乃能有得”。他觉得毛笔太软,画不出鬃尾的质感和劲力,所以他常用硬笔扫出鬃尾,使之纤毫毕露,而呈现出动力的美感。

徐悲鸿尤喜画野马,为的是表现野马的豪放不羁的气质,藉以抒发自己的情怀。所以,1940年他在游历克甚米尔时,见到当地的骏马格外兴奋,也就在这一年他创作了精品之作——《群马》。

徐悲鸿画的马不仅外形逼真,而且神态雄健,给人以跃动的感觉,而他借马的形象所表达的高尚情操和他在艺术作品中所寄托的内涵更成为鼓舞人们奋进的精神力量。

赠“马”

1934年春,徐悲鸿赴欧洲举办个人画展。在莫斯科国立博物馆展出时,徐悲鸿被请求在画展揭幕式上为观众现场画马。徐悲鸿欣然同意。

开幕那天,观众把展厅挤得水泄不通。只见徐悲鸿从容吮笔理纸,行笔走墨,片刻一匹神形兼备、势若游龙的奔马跃然纸上。观众为他的绝艺所倾倒,整个艺术大厅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布琼尼兴奋地拨开人群,疾步走到徐悲鸿面前,举手向他敬了一个军礼,然后恳求说:“徐先生,请您把这匹马送给我吧,否则我会发疯的。”徐悲鸿被布琼尼诚恳而又幽默的话逗笑了,点头答应并落款签章,将《奔马》图赠给了布琼尼。

布琼尼热烈拥抱徐悲鸿并大声称赞道:“徐先生,你不仅是东方的一支神笔,也是世界的一支神笔。你笔下的奔马,比我所骑过的那些战马更加奔放,更加健美。”

慧眼识“千里马”

在中国近代画坛上,向来有南北二石之说,北指齐白石、南则傅抱石。这“两匹千里马”也是由徐悲鸿这个“伯乐”发现,并从旁帮助,才最终扬名天下。

1917年,57岁的齐白石定居北京,以刻印卖画为生。当时的京派正宗画家根本瞧不起木匠出身的齐白石,致使齐白石的画虽然定价很低,但仍很少有人购买。他自己回忆道:“我的润格(卖画的价钱),一个扇面实价银币二元,比平时一般画家的价码便宜一半,尚且很少有人问津,生涯落寞得很。”

1929年9月,34岁的徐悲鸿受聘担任北平艺术学院院长,一天,应几位朋友相邀,去参观在京举办的一个中国画展览。宽敞的大厅里,一幅幅装裱精致的画令人眼花缭乱,徐悲鸿看了一会儿,感到兴味索然。忽然,挂在角落里的一幅小画引起了他浓烈的兴趣,画面上画着几对虾,只见它们通体透明,摇须晃尾,生动、逼真、传神。他被眼前这个无名作者娴熟笔法所感叹,暗暗地对着“齐白石”三个字点了点头。

后来徐悲鸿曾三次到齐白石家,邀请他担任北平艺术学院的教授,一时轰动京城。每逢画展,徐悲鸿总是在齐白石的作品下面贴上“徐悲鸿定”的条子,表示对他画的评定。

一年后,由徐悲鸿亲自编辑、作序的《齐白石画集》问世。它似一阵春雷,震撼了当时保守气氛笼罩的中国画坛。齐白石对此非常感激,写诗:“我法何辞万口骂,江南独倾瞻徐君。……最怜一口反万众,使我衰颜满汗淋。”表达了他对徐悲鸿“识拔于困厄之中”的感激之情。

傅抱石出身贫寒,虽然画得一手好画,却无人赏识。1933年,傅抱石带着一包袱画作去请教客居南昌的徐悲鸿。因初访未遇,只好留画怏怏而去。徐悲鸿看了他的画后,不胜欢喜。徐悲鸿不顾天下大雨,跑遍南昌城,终于找到了傅抱石。

为培养傅抱石,徐悲鸿找到当时江西省主席熊式辉,希望提供经费,让傅抱石出国深造,熊式辉对此并不感兴趣。徐悲鸿只得拿出自己的一张画说:“就当你们买的一张画吧。”熊式辉勉强同意出一笔钱。但这笔钱不够傅抱石去法国留学的费用,只好改去日本留学。

责任编辑:林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