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关系

两岸农产品贸易 沦台政治人物玩物

【大纪元2017年02月26日讯】(大纪元记者江禹婵台湾台北报导)身处在水果王国的台湾,你尝过水果的“真滋味”,却不一定尝过水果的“政治味”。中共想要以农业统战台湾,透过政策拉拢民心,让两岸农产品交流,沦为政治思维下的牺牲品,原先盼台湾果农可以卖到好价钱,中国人民能吃到台湾的好水果,改善贱价伤农的美意,却发现两边各有拦路虎,政治运作凿痕甚深。国台办各级官员层层卡关,台湾政客上下其手,农民并未得到任何好处。

前媒体人、国会助理焦钧揭露2005年-2015年,这10年来两岸买办穿梭台湾水果市场的实情与农民困境。(江禹婵/大纪元)

在大张旗鼓的吹捧两岸红利之下,最后发现,顺利将台湾水果卖到中国并且实际获利的案例,并非由这些浩浩荡荡、冠冕堂皇的官方管道;反而是农民各自去开路,杀出一条重围,开出一片天。前媒体人、国会助理焦钧,从政策面参与,到台北农产运销公司任职,因而接触到第一线买卖内幕,揭露2005(民国94)年-2015(民国104)年,这10年来两岸买办穿梭台湾水果市场的实情与农民困境。

连胡会 为农业交流之钥

这一切要从连胡会开启的两岸农业交流说起,进而发展出两岸的“水果政治学”;焦钧认为,这是理解胡锦涛主政时期,面对陈水扁政权过渡到马英九主政,一直延续到习近平上台,继承两岸和平发展战略的重要研究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2000(民国89)年第一次政党轮替,当时有非常多民进党人物去中国看市场,先行者并非是大家熟知的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而是前民进党主席许信良。

两岸农业交流有一个重要的开始,即从2005年连战积极到中国,与当时中共领导人胡锦涛会面的国共破冰和平之旅说起,连胡会后签了一个新闻公报,成为当时两岸交流的主旋律重要章节,使“农业成为重中之重”。

其中五点连胡公报的第三点,促进两岸展开全面经济合作,加强投资与贸易往来与保障进行农渔业合作,“解决台湾农产品在中国的销售问题”,就是这一句,开启了后面大家熟知台湾水果热销中国,两岸农业更为热烈往来的开端。

商机大 政客欲垄断利益

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以产官学三面向,中央到地方等绵密地组织起一个对台农业工作网络;台湾连系人马,台湾省农会及其他农业团体的台面上角色,加上蓝营政治人物欲从中分杯羹的心态,让国台办对农业统战的工作,一路通行无阻。

焦钧当时在立法院担任国会助理,恰巧作为参与连胡会后新闻公报的落实与执行者。他谈到,国民党政治高层,都想垄断利益,觉得农民团体不应该卡在政党之前,但是焦钧认为,农业交流主体应是农民。

他希望透过交流,让台湾农业创造出更多附加价值,回馈给农民的收益才更大。焦钧以日本青森苹果为例,换算一颗可以在台湾市场卖出新台币60~140元左右,但在日本当地市场才贩售100日圆,这就是透过出口创造更大附加价值。他希望,台湾农产品也可以循此模式,导入一个正常轨道,进入相对有市场需求的市场,台湾的农产品才能真正有出路。

2008年马英九520上台后,当月28日台北农产运销公司就与上海市江桥批发市场经营管理公司,缔结姐妹市场,也是台北、上海两城市进行深入对话与交流的起始。这也成为2005年-2008(民国97)年、扁政府后期,实际第一线两岸农业贸易平台与窗口。

沦形式 展销会“腐败”

焦钧到台北农产运销公司任职后,更加了解第一线两岸水果如何进行贸易往来、其中的阴暗面。(陈柏州/大纪元)

因为立法院助理的经验,得以了解农业政策与谈判面,焦钧直到2008年进入台北农产运销公司参与实务工作,更了解第一线两岸水果如何进行贸易往来,两岸农产品链接的阴暗面才得以系统性地揭露与现形。

从国共平台建立、国民党执政,第一个中国放给台湾的利多就是“过产滞销水果”销往中国,由中共国务院农业部台湾事务办公室主导,但却成效不彰。焦钧举出,2005年上海举办首届台湾农产品展销会为例,在事后一次检讨会中,中共对台系统官员坦承,为了落实连胡五点共识,选了上海这高消费地,由中共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主持开幕式,动用关系拉抬政见能见度。

不过当时中共对台系统透过台湾省农会,采购到上海的8个台湾水果货柜,其中5个货柜的水果在展销会前就烂了,为了不被发现,连夜找垃圾清运业者处理掉,才开放媒体采访,最后展销会上只有入口右侧有摆放台湾水果,另一边只能用图表方式呈现,民众试吃后却找不到哪里可以买这些“稀有”的台湾水果。风光的展销会就在这不为人知的故事中草草结束。

马政府上台后,这种水果展销会形势更加扩大,到后来不仅流于形式,一些挂着农产交流协会头衔的民间组织打着展销会代理商名义,四处找农会、农民组织,希望能到中国参展,走到最后就是无疾而终,不仅没有成效,受骗上当的还不少,真正落实签到合约的订单不多,让有意从事两岸农产品贸易的人白忙一场。

新南向 农民权益为核心

有鉴前次失败经验,中共又藉由“山东寿光国际蔬菜博览会”,邀请台湾农民前往山东栖霞市参访,由中共农业部规划的台湾农民创业园区,焦钧提到,当巴士抵达园区入口,荒凉景致让台湾农民产生疑惑。

焦钧分析,中国用土地、租税优惠作为诱因,但对农民来说,不仅老了,在台湾种不动了,怎还有心思离开家乡到外地?山东又是寒带气候,台湾没有多少农业技术可在当地落地生根。最后虽有台农进驻,但却做糖果加工外销日、韩,真正利用当地资源耕作的农民完全没有。

这也证明中共对台是“宣传重于一切”,若不能参透这个道理,就陷入对岸统战宣传的框架,中共对台系统用了“分合进击”的策略,一方面针对具有民间色彩的台湾省农会,另一边透过国共平台与台湾农业部接触。

焦钧希望透过农业交流,让台湾农业创造出更多附加价值,回馈给农民的收益才更大。(中央社)

目前新政府推新南向政策欲分散风险。他建议,必须重新检视中国市场机会性,降低政治干扰,建立小农为主体的农产品外销供应链,并学习邻国成功经验,重要的是以农民权益为核心价值方为上策。◇

焦钧小档案
经历

媒体界:《自立晚报》、《民生报》、东森电视台、公共电视台、中天电视台记者。

政界:立法院助理、选举幕僚。

产业界:台北农产运销公司秘书、贸易课长、企划课长。

资料来源:《大纪元》采访整理  记者江禹婵/制表

责任编辑:旻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