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海外投资遇障碍 遭遇内外夹击

人气 3619

【大纪元2017年08月25日讯】(大纪元记者张婷综合报导)中国投资者的境外并购近年来激增,去年更是创下历史纪录。不过,自今年以来,中企的海外狂购受挫,遭到内外夹击。一方面是中共严控资金外流,另一方面是外国监管机构越发警惕中共的投资意图。

《华尔街日报》的报导说,2017年上半年中国海外并购额总计726亿美元,这远低于2016年上半年创下的1,293亿美元的纪录水平。

导致海外并购额剧降的因素之一是中共限制境外“非理性”投资,另一个就是,西方政府在采取行动阻止中企进入可能引发国家安全问题的行业。那么,中资企业日前在海外投资具体面临怎样的内外夹击呢?

控制资金外流 中共限制中企境外投资

中企近年来掀起疯狂的海外投资潮。《金融时报》引用金融市场平台Dealogic的数据说,去年海外并购额创下历史新高,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

北京当局担心这种疯狂投资会加剧资本外流,使得人民币贬值压力将会继续,从而再导致中国资本外流进一步恶化。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警告说,资本外流和人民币贬值相互强化的风险可能会加剧国内产业空心化。

彭博社2016年11月末的报导指,中共将严格控制中企在海外100亿美元以上的并购交易、严控国企在境外投资额10亿美元或以上的地产项目以及非企业核心业务境外投资额10亿美元或以上的交易。

北京当局上周五(8月18日)针对加强资金管控再发重要通知,限制中企在多个领域进行境外投资,包括房地产、酒店、影城、体育俱乐部、赌博业等领域。但对能源基础设施和科技产业等领域的投资不予限制。

《纽约时报》报导说,北京当局在“通知”中表示,将对违反境外投资规则的企业进行惩罚,并建立违规投资黑名单。这是迄今为止当局对抑制海外投资发出的最强烈的信号。

对于万达、安邦、复星这样的海外并购凶猛的明星企业,中共银监会6月中旬曾要求各银行排查这些企业的境内外投资。

多家报导称,安邦、万达等企业目前都已经陷入困局。几年来习惯于买买买的王健林今年7月曾表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我们决定把主要投资放在国内。”

彭博社7月17日的报导说,当局的审查阻碍了王健林打造全球娱乐帝国的尝试。消息人士指,万达的六项投资包括并购北欧院线集团(Nordic Cinema Group Holding AB)、美国连锁剧院卡迈克电影院(Carmike Cinemas)等都被发现违背中共的投资规定。报导说,当局对万达可能采取的措施包括禁止银行向万达提供和这些项目有关的财政支持。

金融及投资集团京华山(Core-Pacific Yamaichi HK)香港的研究主管Castor Pang对中国目前的状况总结说:“不只是万达,每个中国公司都会发现海外投资不会再那么容易。北京目前的首要任务是稳定人民币。”

西方国家加强审查 中企海外并购频传触礁

虽然北京对于能源基础设施、高科技产业的境外投资不加以限制,但西方国家却怀疑中企在这些领域的收购行为背后或隐藏有“政治动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加强对中企并购审查。

《华尔街日报》引述年利达律师事务所(Linklaters)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说,中企向海外能源基础设施、高科技和电子产品行业的扩张面临尤其严格的审查。近期受到外界高度关注度的一个案例是,澳大利亚出于安全担忧拒绝了中国国家电网公司(China State Grid co.)和香港的长江基建集团有限公司(Cheung Kong Infrastructure Holdings Ltd., 1038.HK)收购该国第一大电网Ausgrid 50.4%股权的交易。当时澳洲国库部长莫里森(Scott Morrison)表示,做这个决定时,首要的考量是国家利益。

英国媒体4月7日报导说,丹麦以国防安全考虑为由,拒绝向一间中国矿业公司出售位于领地格陵兰的废弃海军基地。

今年,美国的“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在川普总统的执政下对外企收购的审查变得越发严格。从年初到7月下旬,CFIUS已经拒绝了至少九起外国买家对美企的收购。这些外国公司被告知,CFIUS出于对美国国家安全隐患的考虑,决定阻止这些交易。路透社说,对于中国海外收购潮而言,美国的这一创纪录拒绝数量预示中企并购美企受挫。

报导说,中国的蚂蚁金服以12亿美元收购美国汇款公司速汇金(MoneyGram),有中资背景的并购基金Canyon Bridge Capital Partners LLC以13亿美元收购美国芯片公司莱迪思半导体(LSCC.O)以及中国泛海控股集团以27亿美元收购美国人寿保险公司Genworth Financial等的收购申请,在CFIUS的审批都已受挫。但这些公司并没有取消交易,而是选择新的舒缓措施重新提交申请。

旅美政治评论家陈破空表示,中企收购最近受挫,是因为外国逐渐识别了它的目的。中共就是要把人家的创新技术给买走,留下空壳公司,而且瞄准西方的经济或者政治的生命安全线,给人家构成国家安全危害。此外,西方国家还发现,双方的收购不对等,比如外国公司到中国去收购,要限制股份,尤其是国营企业,50%以下甚至不能收购,但中国公司在西方,却因为西方的开放政策可以整个吞下。

路透社在6月份看到的一份五角大楼的报告显示,中共正避开美国监督,通过不会招致审查的交易来获得敏感技术。安全与国际研究中心军事技术专家路易斯(James Lewis)表示,中共使用这些技术,力图在经济和军事上超越美国。

美国官员表示,美国准备加强对中企投资硅谷企业的审查力度,限制其在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投资,以便更好保护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敏感技术。

除了美国外,中共近年来对欧洲直接投资呈持续上升态势。中企对高端技术和基础设施资产的收购、双向投资的不对称,在德国和其它欧洲国家引发激烈辩论。

据《财经》报导,最受中国投资者青睐的德国首先出台新政。7月中旬,德国内阁通过了对外经济法的修正案,对欧盟以外投资者在德国进行的收购制定了新的审查规则。

德法意联书欧委会 提议对中企收购进行“政治动机”审查

据美国新闻网站“政治”(POLITICO) 8月19日披露,欧盟“三巨头”法国、德国和意大利联名向欧盟委员会“上书”,提议让欧委会充当外资收购欧盟企业的“警察”角色,对中企收购行为是否带有“政治动机”进行评判,以便保护欧洲一些创新公司。

在POLITICO所收到的一份相关文件中,德法意三巨头提议,欧委会需要评判是否外国对欧洲公司的收购带有政治目的。虽然最后决定权是在各成员国手里,但欧委会的有关“评判”可以为成员国拒绝中国投资提供所谓“法理依据”。

中企去年收购了德国机器人制造商库卡(KUKA),引发了一场激烈争论。关于“中共买走德国技术”、“德国关键技术流失”的声音一时甚嚣尘上。欧盟越发担心,中国的收购潮不是由市场驱动,而是北京希望获得先进技术。这也是“中国制造2025”计划背后的政治目标。

POLITICO上个月的报导说,欧盟正在制定新法规,允许欧盟国家阻止中企的不良收购。预计,欧委会主席容克将于9月13日宣布如何管理欧盟国家的外国投资计划。

根据三国的联合提议,欧委会应该发挥一个新的作用,判断是否一个外国收购得到原国的补贴或是受到原国政府一定的影响,并且评估该投资是否符合自由市场原则。

德国经济部长齐普里斯(Brigitte Zypries)说,鉴于近年来收购数量大幅增长,交易变得更加复杂,“我们将扩大特定行业的审查范畴,包括关键基础设施的特定种类”。

除了对外资收购进行评估外,这份建议书要求对收购企业的来源国实施对等政策,也就是说,“如果欧盟企业在一个国家的投资受到限制或歧视,欧委会就应对这个国家的企业进行相应惩罚,限制其在欧盟的投资行为”。

法广报导说,中国去年在欧元区的并购拆资额为351亿欧元,与2015年同期相比增长了76%。其中德国企业的并购规模为110亿欧元,是2015年的近十倍。报导说,中国巨额拆资购买德企,主要是为了获得德国工业等领域的先进技术,以求在短期内缩短与西方先进的技术距离。

德国工业技术最具代表性的领域是机器人产业。中国家电企业美的公司投资44亿欧元,收购了德国机器人企业库卡(KUKA)。此外,中国福建宏芯投资基金(FGC)收购了德国半导体设备供应商爱思强,综合机械企业三一重工收购了混凝土企业普茨迈斯特,全球排名第二的叉车生产企业凯傲(Kion)也被中企收购。

第一财经报导称,中企收购欧企大多数期望获得品牌和技术,更多是希望和自身产业结合,提升自己的水平。

中企近年在欧美的大规模投资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路透社的报导指,2017年初至7月下旬,已经公布的中企对美企的收购案高达87例,高于2016年同期的77宗。专家认为,内外夹击的窘境预计会使中企的海外并购交易额在2017年降温。#

责任编辑:林诗远

相关新闻
海外投资者看空中国楼市 从做空一只股票开始
人民币贬值促海外投资 中国富人青睐澳洲
阻资本外逃 中共将对海外投资实行严格控制
川普当选 海外投资将涌入澳洲房市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