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恒:福建女失踪 日本网议焦点体现什么?

人气 1433

【大纪元2017年08月06日讯】7月23日至今为止,整整14个日夜过去了,在日本北海道失联的福建女教师危秋洁依然下落不明。在地广人稀的北海道,警力集中10多天的大搜索后,日本警方发布的有关危女士行踪的最新线索,也只能停留在7月23日(或24日)下午2点半,北海道钏路市,一家咖啡馆老板称,当时酷似危女士的人坐在柜台点了一杯卡布奇诺,看上去心事重重,生人勿近的样子。

90后美女教师离奇失踪事件,发生在美丽广袤、风光无限的北海道,同时又关联到黑熊出没、以自杀圣地闻名的阿寒湖,危女士扑朔迷离的行踪和安危不定,使中日网络同时掀起波澜,无数跟帖体现出各类观点与人性。

纵观中国网络评论,一个非常突出的现象:网络暴力在这次事件中同样毫无遮掩。多少“活该论”、“汉奸论”、“先奸后杀论”、“地域歧视论”、“卖国论”……透露出莫名其妙的羡慕嫉妒恨,狭隘而偏激,部分网友对同胞在国外的安危的关心与同情被大批丑陋扭曲心态的跟帖淹没,这不得不说非常令人遗憾。

相比之下,当地日本网民对此事件关注的焦点为何?体现了什么?

日本媒体在事件发生后每日跟踪报导,引发民众普遍关注。在雅虎日本网站的新闻跟评中,大致浏览到日本网民以下几种集中的观点:

第一、祈盼女孩平安无事,早日与家人联系。这类观点有的只有只言片语,但是获点赞居多,瞬时登上跟评置顶。人性化的观点,往往设身处地,从对亲人普遍的关切之情不分国籍的角度、或从自家的女儿年龄仿佛,为人父母碰到这类事都会心急如焚的角度出发,体现出同情心、人情味的一面。

第二、对失踪事件的分析、疑点的发现。这类跟评有的比较长,分析危女士行踪中的不合情理的诸多疑点,有的一针见血,指出媒体报导中事实模糊之处。分析类跟评赞否不一,有不同观点的有时也会出现争议。

比如,有日本网友指出,危女士手写的北海道游玩攻略笔记中,前三天十分细致,第四天也就是失联当日,笔记含糊粗略,本来大致指向旭川。有人指出,渡边淳一的小说《魂断阿寒》中失踪的少女纯子,也是22日到达阿寒湖,23日开始与外界失联的,情节惊人相似连日期都一样。危女士临时改变行程,把换洗衣服等大件行李留在札幌旅店,只带贴身小包,于午后踏上距离遥远的阿寒湖之途,并从此再无和亲友互动,是一个重大疑点。

至于媒体报导危女士给父亲留下的“告别信”,有网友指出,如果是断章取义并不能说明问题,因为没有公布手写信的原件,不足以判断危女士的真实心境。

日本媒体曾报导,分别有目击者称,7月25日、7月31日,在阿寒湖附近见过独自一人的危女士。警方出动警力、警犬、直升飞机,连湖畔草丛都搜遍了毫无所获。网友却分析,7月25日目击者所言站在湖畔的女孩一袭黑衣,与失联之前最后的旅馆监控镜头中危女士身着白衬衫、长裙的形象不符;7月31日目击者所言,阿寒湖林道丛中的长发女子身处普通游客禁足地带,没有管理人钥匙如何能进入,目击者本人也是普通游客,又如何进入林园中,故而证言不可信。

果然,日后警方正式发布监控器中危女士身影出现在7月23日钏路市,说明7月23日以后,危已离开了阿寒湖。

这些分析类跟评是读者自发的,偶尔有争议但相对冷静客观,基本没有谩骂呛声(争议中一旦出现污言秽语立刻被雅虎网站屏蔽),体现出日本读者面对媒体舆论过热报导,不跟风,有独立思考的一面。

第三、对警方调查搜索的提议或不满。这类评论也不在少数。

有人不解,质疑日本各地正值暑假,一些熊孩子容易出问题的时期,而且北海道各地马上要举办大规模传统的节日游行了,正需要警力的时期。而调用大量媒体资源、警力搜索一个外国人有无必要,这些费用还不都是纳税人来出?警方搜索失踪人也不可能是无限期的,总有终止的一天。

有人披露在札幌坐早班地铁时,平时看不到的警察巡视过往人流,感叹日本人对外国游客真重视啊,日本人每年有近万名不明踪迹者,可是很少有这样费时费力大力搜索的现象。
有人责难,很多偷渡的外国人整船人登陆后都消失了,警察怎么不去大力搜索,是不是这次危女士得天独厚的花容月貌,有独特的轰动效应,才这样大举行动。

有人猜测,危是中共党员大人物家庭的女儿,得到了领馆的重视。有网友提议查危女士的信用卡使用记录,或冻结信用卡,迫使本人现身。

浏览网评,可感受到言论自由充分体现在网络跟帖中,对警方活动,媒体动向,官方如何使用税金,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提出观点意见。但是自由中也能看出网民的自主克制,言论并非发泄式的,比较具有理性的一面。

第四、对中国网络反响难以置信。

目前也有日本网友拥有微博账号,中国网络言论也多少传到日本这边来。在日本新闻报导后面,引述中国人的言论,然后加以评判的跟帖,吸引了不少围观者(中国网络俗称吃瓜群众)。

很多日本人对中国网评中“仇日论”、“日本旅游找死论”、“活该出事论”表示不屑,也表达了难以置信的态度:为什么中国人有这么强大的仇恨,对战争过的日本尚可理解,对自己的同胞实在是太冷漠无情啊。

有一位网友的评论获取点赞最多,他说:“这些网络暴言体现出心态狭窄的民族主义情绪,就像井底之蛙的呱噪一样吵闹而无价值,这样对自国同胞缺少爱心,真是可悲”。

有日本网友说中国网民通过危女士在北海道失踪事件探讨日本社会安全与否,立刻有人跟评道:中国媒体一度把日本渲染的像个安全天堂,其实哪个国家也有坏人,也有变态狂,不可一概而论,年轻女子独自出国游玩本身就是有危险指数的。有的人说:日本警方这样大规模搜索找寻危女士的下落,日本这么多人都在牵挂她的安危,本国的人却在嘲笑她,诅咒她,不可思议。

中国网络中暴力言论由来已久,这和多年来的仇恨教育密不可分。爱和宽容被哂笑为心灵鸡汤。大发特发暴力言论披上爱国的外衣就自我感觉良好了,殊不知,在国际化的视点中,被视为不可思议的怪物。

第五、对外国人在日行为的不满。

有的日本网民在新闻下列举了中国游客的奇葩举止,不外乎大声喧哗、乱扔垃圾、洗手间浪费手纸等不文明行为,并说:如果通过危女士的事故,能减少一些中国游客盲目来日也好,日本不欢迎太多不文明游客。这样的评论,虽然很多人表示理解,但也有很多反驳的人说:一码归一码,外国游客也不是一无是处,他们也推动了社会消费。何况外国人不文明举止和这个女孩的安危无关,我们还是期望她平安,早日回到担忧的父母身边。

近年来“中国游客爆买”已经成为日本社会一个瞩目的现象。从马桶盖脱销、电饭锅,尿不湿供不应求,到中国游客在商场一气买走60个负离子吹风机、药店的感冒药整箱卖俏,日本商家又惊又喜,看样子商业利益早让他们把外国人不合时宜的行为举止置之度外了。药店“松本清”的橱窗外用红色楷体写着鲜明的中文“热烈欢迎”,便利店收银台有中文温馨提示:“欢迎使用支付宝”、“可用易款通”、“支持银联卡”,秋叶原的电器行招募懂中文的店员,从这些应对看出,对大批中国游客涌入日本,有利有弊,现实而精明的日本人始终在寻找着一个双赢的平衡点,并非无端的一概排斥,拒绝。这种心态在有关危女士的新闻报导的跟评中,同样体现无遗。

第六、涉及到一些政治和人权问题的观点。

有趣的是,本以为是中国社会特有的名词和现象,在日本网民言论中也时有体现。例如,有人猜测危女士隐入日本是为了逃避“逼婚”,因为危父来日寻找女儿下落,媒体只做过数次简单报导,后来干脆不提了。

有人猜测,女孩父母是不是已经知道了什么。还有人说:中国无数异议人士失踪在本土,他们有的被官方冠之以“国家颠覆罪”。有人问,这个颠覆是什么意思。网友便回答:就是反对共产主义,崇尚民主;有人说,中国官方故意炒作危女士失踪在日本的事件,是为了抑制日益增多的出国游,希望他们在本土消费。

有人赞同说:中国网络的言论一边倒,是因为政府的操作,中国网民很多都是“政府小组工作人员”(日本人给五毛们起的名称还挺正式),他们的网络只让你看到他们希望你看到的东西。

日本网络评论区,对一个中国女孩的失踪表示理解,理由上升为:“假设一个青春美丽的女孩,摈弃独裁国家、向往自由民主的日本,对本国军事扩大、民主弹压、言论限制等人权侵害是不是早就心生厌倦了”?这样的评论,虽然本不太出乎意料,但读来还是别有一番感慨。

8月4日,日本警方公布了危女士在钏路市咖啡馆中的行踪后,再无进展。同日,日本产经新闻发表文章《福建美女教师离奇失踪 中国网络讨论日本到底安全否》,文章汇总对此事件中国网民三大突出观点:遭遇坏人了、黑在日本了、因对日本文学过于喜爱行为出差异了。另外有媒体披露,警方已扩大搜索范围,将目光转向电影《非诚勿扰》取景地北海道“网走”,继续努力寻找危女士的下落。

至此,日本媒体停止了跟踪报导,这两天几乎悄无声息,似乎有冷却化意向。无论如何,关心危女士的人还大有人在,不分两岸国籍,都在期望她早日平安返家园。

责任编辑:莆山

相关新闻
防反日情绪  日吁民众注意言行
挪威儿童海外失踪人数增加
谢田:富同情心的资本主义在哪儿
反日情绪冲击日本企业 专家:两败俱伤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