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纪实文学

纪实文学:青苔不会消失(3)

农地里的绿色生机。(Pixabay CC0 1.0)

接续前文

拮据的生活

清早走猪人和他的猪总算来到,母猪配种后安静下来,被顺利赶回了圈栏。配种的钱去坎下邻居家没借到,只好欠着。邻居家早上刚买了两床走村的货郎推销的棉絮,花掉了一百六十块钱。

杨轩是被奶奶从菜地使唤回来取借钱的。趁着杨轩还没去上学,奶奶带着她去菜地移栽青菜秧。

家里现有的一块菜地是撂荒的水田,冬天剩余的青色被鸡啄得狼藉一片,不够人吃了,奶奶另外育了一块秧,趁着这两天天阴合适移栽。

昨天奶奶已经背了几次猪粪去菜地,每次只能背一小袋。下坡的小路被牛蹄毁坏了,布满了积水的深洞,奶奶只能一步步挪移,背部看去和膝盖贴在了一起,承受着粪袋子,一手还拿着一把锄头。

奶奶在菜地里翻土,拌匀堆在地里的猪粪和腐烂的松树皮,挖出茬口。杨轩的任务是走过田埂去扯来菜秧,一棵棵摆在茬口上,奶奶再挖土覆盖,杨轩再撒上一点复合肥。

这是杨轩第一次摆秧撒肥,爸爸在世的时候负责锄地覆土,摆秧的活是奶奶干。奶奶吩咐着杨轩把距离摆均匀,肥料不要撒太多,会烧死菜秧。

“她能干的活,愿意(干)。”

奶奶翻得腰痛了,垂着腰休息,眼睛从下面看着杨轩微笑说。

冬天的地里气息清冷,杨轩吸溜着清鼻涕。她学着奶奶的样子,拔出地里的草根,扔下坡坎。有一下她停下来,发现土里有个白色的圆球,用小棍挟出来,划破看了看,是一包霉。奶奶又喊她摆菜秧。

菜地的活干了一半,杨轩要去上学,带上了一双换洗的旧鞋子,爸爸买的充电暖水袋却没有拿,因为学校里充电要花钱。她也没有其他同学提着烤火的小火盆,镇上卖三十块一个。

奶奶特意给杨轩书包里装上两个塑胶袋。堂屋墙上还挂有几个这样用过的袋子,没有洗干净,里面是残余的饭粒和油污。这是杨轩在学校积存剩饭,星期五带回家人吃或喂猪的袋子。

四块钱一份的营养餐饭量是固定的,杨轩往往吃不完,“老师说不该浪费。”她把袋子藏在课桌肚里。有时奶奶去街上取低保,顺带背着背篓卖点小菜,也会去学校取走剩饭袋子。

墙上挂着的油腻袋子旁边,有孤零零一张花千骨人物大头贴,这是本地小学生流行的装饰物,课桌和书本上往往贴得天花乱坠。杨轩的书本和课桌都干干净净。

“贴在书上不好,往下一撕,课本就烂了。”

更实际的原因则是,买大头贴需要用零花钱,三块钱一叠三十二张。

奶奶佝在门口看着杨轩走上小路。去学校要走一个小时。连绵的上坡路有些湿滑,杨轩的书包显得过于沉重。

在这条上学路上,杨轩遇到过一次危险。她和另一个小女孩被一个精神病人截住,“疯子”给另一个女孩抽烟,把杨轩抱进了路旁的窝棚里。杨轩和伙伴尽力反抗,拿石头砸他,疯子放手了,她们连忙逃走。

出了这件事之后,疯子从本地消失了。但像走村销棉絮的货郎这种外地人,仍然是潜在的风险,横亘在她从九岁到长大成人的漫长道路中。

下午到达步头降小学,杨轩把鞋在宿舍床下放好,回到了教室。她的学习并不是很好,语、数、外都在六十分左右,课堂上也不太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一句普通的问话会让她想上好久,仍旧没有答案。

似乎有些过于沉重的东西把她思路的线头压住,一时捡拾不起来,显出茫然。◇(节录完)#

(《青苔不会消失》/时报文化)

【作者简介】

袁凌

著名作家、媒体人。1973年生。复旦大学中文系硕士毕业。作品《走出马三家》和《守夜人高华》获2012、2013腾讯年度特稿和调查报导奖,暨南方传媒研究两届年度致敬。

已出版书籍:《我的九十九次死亡》、《从出生地开始》、《我们的命是这么土》、《在唐诗中穿行》等。

——节录自《青苔不会消失》/ 时报文化出版公司

(点阅青苔不会消失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杨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