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生活是否磨灭了我们与人为善的心态?

人气 177
标签:

【大纪元2018年11月04日讯】(大纪元记者晨曦编译报导)设想一下,假如你知道自己永远不会再来这家餐厅,你还会给服务员小费吗?也许吧,因为这就是我们大多数人的社交方式。但是,假如你知道服务员永远不会知晓你是否留下小费呢?没有来自其本人的激励,你还会依旧慷慨吗?

当迈阿密大学的学者们着手回答这个问题时,他们发现,人类在很久以前就本能地学会了慷慨公平地对待他人,但是,当与陌生人相遇时,如果我们知道自己的行为并不能给自己带来益处,那就会迅速地抛弃这种善意的合作行为。

该研究发表在近期的《自然人类行为》(Nature Human Behavior)期刊上,其主要作者、心理学家William H.B. McAuliffe和Michael E. McCullough教授解释说,当我们生活在一个小团体中时,我们认识这个社交圈中的每个人,而且也不知道自己会在何时需要谁的帮助。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我们自动学会了善待别人。

McAuliffe进一步解释到,人们通常相信,自己如何对待周围的人是会带来后果的,无论我们用善或恶的态度对待别人,迟早有一天那人会同样地还回来。

但是,他们展开的名为“匿名互动的经历减少了直觉性合作”的研究却发现,如果我们知道自己的行为不会带来任何正面的回报或负面的后果,那麽,已经在我们大脑中形成的要让自己慷慨或公平的“认知捷径”会被轻而易举地关闭。

研究团队将200名志愿者暴露在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中:无论志愿者如何对待他人,都不会得到任何回报或惩罚。随后,研究人员追踪他们的行为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这些志愿者以小组的形式两次前往研究人员的实验室,之间间隔一个月。他们被要求玩三场游戏并做出决定,是否进行投资、是否与房间里的其他人分享意外的收获、并是否最终会与慈善机构分享收获。

第一轮研究显示,志愿者们表现出了可预见的行为:根据他们日常经历所塑造的习惯,他们公平地将意外收获与陌生人分享,并将其收获的一半分给慈善机构。但是,在一个月后的第二轮研究中,他们不再那么慷慨,平均分享的次数减少了约20%。

“适应新环境后,他们意识到这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处的境况截然不同。”McAuliffe表示。志愿者们意识到,“我做什么无关紧要。它不会产生任何社会后果。假如我慷慨解囊,不会有人走过来拍拍我的背。假如我不慷慨,也同样不会有人认为我吝啬。”所以,当他们第二次来时,就不再按照这种认知行事,因为他们已经知道同样的规则在这里不适用。

在一直致力于人类行为研究的学者们看来,或许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和小城镇的居民相比,生活在大都市的人看上去总是行色匆匆,而且对陌生人缺少友善。◇#

责任编辑:朱涵儒

相关新闻
美国评最有魅力都市 东京夺冠
台湾荷兰都市创新巡回展  竹市登场
“南方治水论坛”六大主题 聚焦全球都市防灾治水新课题
【卡城地产】同时坐拥:都市、自然与新屋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