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评论

周晓辉:川习会获进展 北京避谈详情埋阴影

众所瞩目的川习会登场。(Photo by SAUL LOEB / AFP)

【大纪元2018年12月02日讯】世界瞩目的美国总统川普(特朗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G20峰会期间的会谈于当地时间12月1日晚落幕,按照白宫随后发表的声明,这是一次“高度成功的会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习近平对美国关切的贸易、毒品、朝鲜等问题作出了明确的回应,具体有五点:

一、中国将同意从美国购买仍未商定但数量非常大的农业、能源、工业和其它产品,以减少美中两国之间的贸易不平衡。川普则同意在2019年1月1日,将把对价值2千亿美元的产品的关税税率保持在10%,而不是在那一天提高到25%。换言之,中国已同意立即从美国农民那里购买农产品。

二、美中同意立即开始有关结构性改变的谈判。这些结构性改变涉及强制技术转让、知识产权保护、非关税壁垒、网络入侵和网络盗窃、服务业和农业。双方同意,会努力在未来90天内完成谈判。如果双方在这个期限内未能达成协议,10%的关税将会被提高至25%。

三、习近平同意把芬太尼列为“管控物质”,这意味着向美国出售芬太尼的人将依法受到中国最重的处罚。

四、双方同意与朝鲜一道,努力实现一个无核化的朝鲜半岛。

五、习近平表示,如果先前未获批准的高通-恩智浦协议再次呈交于他,他对批准协议持开放态度。

从双方达成的协议内容看,北京在贸易问题上已不再像以往那样狂妄称“奉陪到底”,而是向美国示好,除了承诺大量进口美国农产品、能源、工业用品外,还愿意就美国最为关切的涉及结构性改变的“强制技术转让、知识产权保护、非关税壁垒、网络入侵和网络盗窃”等进行谈判,并给出了谈判完成日期,甚至同意如果谈判达不成协议,美国可以提高关税。

这一方面表明北京在美国强力施压下,担心经济进一步下滑,市场信心进一步降低,且国内危机重重,自身已无太多办法应对美国加征关税后所产生的严重后果而不得不进行的选择。

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未来贸易战的主导权仍在美国手中。美国此次基于善意,仍选择再次相信北京,愿意就涉及结构性改变的议题谈判,但给出了三个月的时间表。一旦谈判无法达成一致,美国将再次启动加征关税。而这无疑给北京上了一个“紧箍咒”,这也是美国代表团中强硬派如纳瓦罗,亦赞同的原因。

也就是说,头上顶着这个紧箍咒的北京政权,未来也只有两条路可选,一是信守承诺,在贸易问题上做出结构性改变;一是将本次达成的协议当成缓兵之计,在与美国谈判的同时,力图在三个月内寻求到更好的办法应对国内外的危机。由于早前习近平在与川普会晤时提出的“百日计划”并未实现,我们也同样有理由对未来谈判结果抱持怀疑。

而更让人心存怀疑的是,北京官媒人民日报在12月2日报导川习会达成协议时,并未如白宫一样,公布具体的内容,而是含糊其辞,从积极的角度予以了阐述。报导称:“两国元首达成共识,停止相互加征新的关税”,“双方团队将根据两国元首达成的原则共识,朝着取消所有加征关税的方向加紧磋商”,“中方愿意根据国内市场和人民的需要扩大进口,包括从美国购买适销对路的商品,逐步缓解贸易不平衡问题。”

两相对照,不难发现本应是美方同意在明年1月1日暂停加征关税,而非官媒所言的“停止相互加征新的关税”;本应是“中国将同意从美国购买仍未商定但数量非常大的农业、能源、工业和其它产品,以减少美中两国之间的贸易不平衡”,而非官媒所言的“中方愿意根据国内市场和人民的需要扩大进口,包括从美国购买适销对路的商品”。更要紧的是,报导中不仅避而不谈不久后双方将就结构性改变进行的谈判,而且更遑论透露美方规定了三个月的期限以及如若达不成协议,美方将继续加征关税。

显然,北京官媒如此表述应该是担心中共党内力主对美贸易强硬派的暗流借此发难,也是担心民众从中可以看到中共的出尔反尔和虚弱。而这也难免不为未来的谈判埋下阴影,即北京高层是否真的可以消除这些杂音。

而且,川普政府或许难以对未来达成协议乐观的是,此前分析已经提到,北京高层在出访前的几次讲话中都提到要坚持中共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如果在贸易问题上进行真正的结构性上的改变,那就意味着无法不触及政治体制上的改变,北京高层愿意吗?不过,不管其是否愿意,是否是真心回应美国的需求,美国给出的三个月限期,可能是其最后的机会了。

责任编辑:高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