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传汉字

神传汉字看人生运道(十四)康熙教子庭训

仓颉像。(素惠/大纪元)

明朝的繁荣盛世随着末代崇祯皇帝的自缢而画下了休止符,随之奏起的乐章则是演绎满人入主中原的清朝兴盛与衰败。北宋邵雍的《梅花诗》第五首正是描绘了这段王朝的成、住、坏、灭,“胡儿骑马走长安,开辟中原海境宽。洪水乍平洪水起,清光宜向汉中看。”

中国历来有“北胡南蛮”的说法。公元1644年,建都北京,成就大清帝国的满人正是来自于东北。从清王朝的第二个皇帝——康熙的文治武功、广阔的版图与大规模海外通商的局面看来,正是应了“开辟中原海境宽”的预言。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展现了清帝国成与住的阶段。

但是乾隆末年的和坤之灾却埋下了衰败的种子。随着人心的骄奢腐败,清朝的命运再显不出康乾盛世的光辉。到了公元1851年洪秀全起兵席卷中国,长达十三年之久,动摇了清廷对中国的统治局面。清廷耗资无数平定了洪秀全(洪水乍平),却没想到洪水又起。清末的武昌(汉中)起义成功后,黎元洪为中华民国军政府都督,继袁世凯之后又成为总统,两次洪军将大清王朝推入了结束的历史扉页,当是“清光宜向汉中看”。

时光推移,历史演进的页页记载恰如一出出动人的戏剧。后人观戏汲取智慧是本分,实践智慧是责任,因为华夏民族就是这样一代代地传承发展。中国几千年的皇宫大戏里,清康熙是帝王制治中在位最长的主角,从六岁(虚岁八岁)登基开始,历经了近六十二年的皇帝生涯,开创了许多傲世功业,但十分难得的是他成功的皇子教育与传统文化的造诣,非常值得现代父母向之学习与借鉴。

清朝与元朝都是外族入主中原,但也都深为中华文化所折服,皇子勤勉学习这些璀璨的历史文化,才孕育出治国平天下的胸怀与能力。这样的史实很值得现代的父母参考,因为现今发达的网路已让孩子只需一部电脑就能穿梭四海,一观天下。然而,我们是否培养了他们拥有关怀天下的胸襟与能力,恐怕这也是许多家长会非常关心但却感到遗憾的课题。

康熙皇帝朝服全身像。(公有领域)

从康熙的诗作可以略窥其人品胸襟,他有一首表白自己饮食喜好的诗作,很是值得唯恐孩子吃不够或不够好的现代父母反思的。诗作的名称很长却是生活宝典:《朕自幼不喜厚味,今年登古稀,深知粗食软蔬,足以颐养天和,有人进蒌蒿苦麻者,因而书怀。》“淡泊生精液,清虚乐有余。鬓霜惭薄德,神惫恐高誉。苦好山林趣,深耽性道书。山翁多耄耋,粗食并园蔬。”高权在握的皇帝,却如此淡泊口欲,还重德修道,不得不令人敬佩。

他还有一首《菩萨顶》:“四十余年礼世伽,本来面目是天家。清凉无物何所有,叶斗峰横问法华。”看来康熙皇帝深黯人世的权势是上天给予带好万民向善的印信,理顺国事是本分却也同时可以做好修道的生命本质的功课。

康熙再繁忙也会严格考察皇子的学习,并时常以庭训教诲,能为雍正、乾隆太平盛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的“修心”教育起到了重要关键的作用。让我们来看看他的教子庭训:“人惟一心,起为念虑。念虑之正与不正,只在顷刻之间。若一念不正,顷刻而知之,即从而正之,自不至离道之远。《书》曰:‘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一念之微,静以存之,动则察之,必使俯仰无愧,方是实在工夫。”

是故古人治心,防于念之初生、情之未起,所以用力甚微而收功甚巨也。”因此,师长们果若能每天做足了康熙的“实在工夫”,那么要培养出真正英才的孩子就能指日可待了。@#

点阅【神传汉字看人生运道】连载文章。

责任编辑:王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