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华人的根 港人清明祭祖慎终追远

人气 893

【大纪元2019年04月04日讯】(大纪元记者梁珍、黄晓翔香港报导)清明节是华人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唯一以中国传统节气而定的公众假期。

“清明时节雨纷纷”,今年清明也不例外,气候多雨,阴晴不定,倍添哀思。香港人一向重视清明祭祖,大批孝子贤孙扶老携幼,登山扫墓拜祭祖先,令各区坟场数日前已现人潮。新界地区祭祖更持续数周至一个月,延续华人传统。

清明节又名寒食节,自古以来,寒食祭灵,清明扫墓,早在唐玄宗时定为国家节俗制度,“编入五礼”。白居易有诗《寒食野望吟》:“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至宋代,寒食清明,“太学”放假两天,“武学”放假一天,师生为先人扫墓,以弘扬传统美德。而在香港,早在1961英治时期已定为法定假期,方便华人祭祖感恩。

唐朝诗人杜牧《清明》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寄托对先人已逝的哀思。唯全球暖化之下,过往几年香港清明天气炎热,所幸今年多雨,令大批孝子贤孙不用头顶烈日祭拜祖先。

首重孝道 年轻人盼祭祖传统延续

虽然今年4月5日才是清明节正日,但不少市民已提前于上周末祭祖,令各大坟场人头涌涌,香港仔及荃湾坟场邻近的道路,均实施封路措施。葵芳地铁站通往荃湾坟场的九巴车站,更大排长龙。

26岁空姐何小姐。(宋碧龙/大纪元)

26岁空姐何小姐称,今年家族三房共五人都去拜祭祖先。她母女俩带的祭品有饭、祭祀三宝,即松糕、红包和煎堆,以及一些水果;其他亲戚带了烧肉、鲜花和一些祭祀用品,譬如衣纸和香烛。

她说清明拜山是家族传统,每年清明和重阳春秋二祭,都是中国人传统。古人云:“慎终追远,民德归厚。”所以就要过来上山拜祖先。虽然她身居香港,但每三年都会回大陆拜祭祖父。

谈到清明节的意义,何小姐认为,首先是孝顺,要孝顺长辈和先人,因为有他们才有她的父母,才有这么庞大的家族;另外一个意义也很重要,就是能让亲人聚在一起,加深她们族群之间的感情。

她强调,清明习俗需要维持、传承下去,“虽然很多新一代的年轻人不喜欢这些,觉得好像很老套,很传统,但这个习俗可以令后人知道祖先做过什么,更加了解先人的工作,更加了解家族的每个人。在生的人也可借此维系感情。”

全家总动员 祭祖联系家族感情

参加祭祖的不少都是大家族,各房亲戚全部到齐。65岁、从事机场后勤的吴先生家族来了二十多人,坐几辆车上来,当中还有一家三口专程由澳门过来。

65岁从事机场后勤的吴先生。(宋碧龙/大纪元)

吴先生也赞同清明祭祖的传统应该保存,“讲句不吉利的,自己死了,都希望子孙来看看自己,代代流传。如果个个都不愿来,那些传统就很容易消失了。”

他认为香港坟场的配套设施比大陆好,大陆有些山头又高,又没厕所和化宝盘,烧元宝的又怕惹火,就越来越少人去,传统也难保存。相比之下,香港人祭祖就热闹多了,他们买齐啤酒汽水,当作旅行一样,“热闹些,就多人来”。

39岁从事建筑业的吴先生称,带的祭品通常都是先人喜欢的食物,一些特别的酒、运动饮品、鸡、烧肉和水果等。他认为清明节的意义就是让后人知道,你应该要有一份孝思,一份孝义,去怀缅和拜祭你的先人;此外也是家庭聚会,大家可以聚在一起聊聊天。

39岁从事建筑业的吴先生。(宋碧龙/大纪元)。

对于大陆此传统渐渐失落,他认为与政治不无关系,“香港可以有自由做这些事,但有些地方不行,压制得很厉害。”

“太公分猪肉” 专家:凝聚宗族

除了市区人清明到坟场、新界人上山坟祭祖外,新界客家人还保留“拜太公”的传统,有的宗族甚至要提前数周甚至一个月举行,分好几次祭祖,场面相当宏大。沙田曾大屋还有拜“福德公”,也算是特色。

新界屯门陶氏家族(晋代文学家陶渊明后人)每年秋分祭拜祖先,保留拜神和吃盆菜习俗。图为陶氏宗祠。(宋碧龙/大纪元)
新界屯门陶氏家族(晋代文学家陶渊明后人)每年秋分祭拜祖先,保留拜神和吃盆菜习俗。图为祭拜祖先仪式。(宋碧龙/大纪元)

专研新界文化和传统习俗的乡议局研究中心主任薛浩然称,香港是全球华人最重视清明祭祖的地区,尤以新界为甚。很多围村人祭祖分好几次,从拜开基祖开始,到拜太公(即祖先),再到拜自家的先人,时间长达数周;新界人祭祖时,除了带备三牲祭品外,还会举行独有的“太公分猪肉”仪式,寓意“祖先赐食”。

沙田曾大屋,是香港仅存的最大客家式大宅。其后人除祭祖外,还拜“福德公”。(宋碧龙/大纪元)

相传广东人“太公分猪肉”是由一位清朝的大学士,告老归田时带回来的。因满人喜食猪肉,人死后杀猪从葬;用上好无缺的肥猪做祭祀的牺牲,以示祭祀人的虔诚,于是祭祀神明用“福肉”这一风俗被带了回来。因此太公分猪肉一般在春秋二祭的时候。

薛浩然称,古时猪肉昂贵,故不少后人都盼望在祭祖时吃到猪肉,也是难得的美味。现今“太公分猪肉”虽然没有以往矜贵,有的是现场煮食,有的则事后拿回家煮吃,但也是凝聚宗族的大事。

一些有钱的宗族,如新界最大的邓氏,还会在祭祖时分钱,每人分500元,均由宗族祠堂分钱,故每次拜祭以千人计。“作为祖宗的馈赠,对于宗族的凝聚力,相当重要。”

感恩香港保留祭祖传统

新界五大宗族之首的邓氏家族,去年秋祭过千族人冒雨到荃湾祖坟祭祖。(宋碧龙/大纪元)

香港清明节,早在1961年英国管治时期已定为法定假期,也是中港台三地中,最早定为法定假期的地区。薛浩然称,因英国人承诺会保留香港传统习俗,故祭祖传统得以保留,非常感恩。而大陆山河变色,“共产党来了之后,将神主牌烧了”,清明节的传统习俗直到近年才得以恢复和重视。

不过,中共虽然声称要保留清明祭祖,但现代中国人对如何祭祖仍有不同的版本,网上甚至提倡“网络祭祀”、“代客祭祀”等,声称可以节省时间。南京一公墓推出微信“代客扫墓”服务,逝者家属还可通过“直播”全程观看。

对此,薛浩然强调,祭祖传统不能“变色”,基本精神要亲临,“一定要找祖先的坟墓去拜”。深层的意义在于慎终追远,表现孝道,“中国人重视生死和传承,如果没有人祭拜,变成孤魂野鬼。祭祀的目的在于收族,让族里知道自己的血脉,令年轻一代明白祖先的恩德,延续孝道。同时也是凝聚宗族、凝聚国人的大事。”◇#

薛浩然。(宋碧龙/大纪元)

责任编辑:昌英

相关新闻
清明寒食节不油腻 朴医教您DIY健康春卷
纽约中华公所清明扫墓 慎终追远
清明节扫墓祭祖一定要知道的禁忌 小心别犯
中华公所清明扫墓 慎终追远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