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闻

研究:中国基因编辑婴儿 死亡率恐提高21%

研究显示,这种通过CRISPR基因编辑技术进行基因改造的婴儿,可能与晚年较高的死亡率有关。图为2013年9月17日,法国北部一所医院的新生婴儿。(PHILIPPE HUGUEN/AFP/Getty Images)

【大纪元2019年06月04日讯】(大纪元记者陈俊村编译报导)中国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在去年引起轩然大波与伦理争议。现在有研究指出,这种通过CRISPR基因编辑技术进行基因改造的婴儿,可能与晚年较高的死亡率有关。

在这起事件中,中国南方科技大学生物系副教授贺建奎的团队,针对一对双胞胎女婴胚胎细胞的CCR5基因进行改造。他们将变异的CCR5基因(被称为Delta 32,简称D32)在这对女婴胚胎期植入其染色体内,试图使其对艾滋病免疫,因为D32能抵抗HIV病毒。

但一项新的基因组成研究显示,相较于全球人口,携带自然突变基因D32的个人在晚年早死的风险高了21%左右。

在这项研究中,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的研究人员检视了英国生物样本库(UK Biobank)中409,000人的健康资料,看看他们是否携带D32(自然突变比例约占人口的1%),以及他们如何和何时死亡。

研究发现,相较于没有拥有D32的人,拥有这种突变基因的人在76岁之前死亡的概率高了21%,而且更容易死于比艾滋病更普通的疾病,例如流行性感冒。

研究人员表示,能抵抗HIV病毒的代价可能是更容易受其它比较普遍的疾病感染。

该校整合生物学(integrative biology)教授尼尔森(Rasmus Nielsen)说,除了很多道德问题之外,藉由基因编辑技术将突变基因引入人体也非常危险,因为人们并不了解其全部的作用。而在中国基因编辑婴儿的案例中,这种突变基因可能不是大多数人想要的。就平均而言,拥有它反而更糟。

上述研究成果于6月3日发表在《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期刊上。#

责任编辑:林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