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散文

《诗经》里的伯劳鸟

南宋画家李迪创作的《雪树寒禽图》(局部)。(公有领域)

季节之神的安排真是奇妙。纽约立夏以来时暖时寒的天候,真就在6月5日芒种那天气温明显升高, 而且稳步上来了。在中国传统的干支历法中,二十四节气中的芒种是午月(五月)的起始,也就是夏季的中间月份——仲夏的开端。不过,对于大多数人而言,6月21-22日,也就是仲夏里的夏至,才是广为人知的时节变迁点。

夏至是中国最早被确定的重要节气,被看作是进入仲夏的标志。后来,在前面细分出一个芒种,它与夏至如同一个人的前后脚儿一样,跨进了仲夏。于是天热起来了,雨多起来了。南中国进入了梅雨季节。萤火虫开始出现了,《诗经》里的小鸟——伯劳也开始鸣啾起来。劳燕分飞的劳字,指的便是它。

伯劳在古籍中有多个名字。《易纬.通卦验》解释伯劳,夏至感应阴气而开始鸣叫,冬至而止。伯劳也叫鵙(jú音 橘)。《礼记.月令》上说:仲夏之月,鵙始鸣。《诗.豳风.七月》有歌曰:“七月鸣鵙”。说的是:伯劳在七月仍在鸣叫。古人以物候辨识天气与季节,伯劳的“夏至鸣而冬至止”的特性,成了天然时钟。据《左传》记载,在距今四五千年前的上古五帝时,帝少昊曾以鸟名设官职,所设掌管冬夏至的官伯赵氏,就是伯劳(《左传.昭公十七年》)。

帝少昊时的百鸟之王凤鸟,早就消失成了传说。而伯劳从上古绵延到今天生生不息,想想看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它的历史太久远,而最终“伯劳”一名取代了《诗经》里的“鵙”,这恐怕与一段叫人唏嘘的转世故事有关。

据《曹子建集.卷十》中曹植的记载:周宣王时,贤臣尹吉甫听信继室的馋言,杀了前妻留下的爱子伯奇。伯奇的弟弟伯封非常悲伤,写了一首哀悼兄长的诗《黍离》。尹吉甫后来醒悟,追悔不已。有一天尹吉甫驾着马车到郊外,看见一只鸟停在桑树上,对他发出哭泣似的噭噭声。尹吉甫心念一动说:“你莫非是伯奇吗?”鸟于是拍击翅膀,叫声更悲切。吉甫认定是伯奇,就对鸟说︰“伯劳乎?是吾子,栖吾舆;非吾子,飞勿居。” 意思是说:“伯奇劳乎,如果你是我儿子,就飞来停在我的马车上。如不是,就飞走。”话音未落,鸟就寻声飞到了车盖上。鸟儿跟着吉甫回到家后,停在井栏上,冲着屋子大声鸣叫。吉甫命后妻拿来弓弩,假装要射杀鸟儿,一箭射杀了后妻,以此谢罪。从此,人们就把这种鸟叫作“伯劳”。

曹植无疑是个博学强记的人,他所提及的故事应该是有可信来源。由于西晋之后文化典籍多次被大规模焚毁,流传至今的书籍已经无法查证曹植所言的更早出处。曹植文中提及伯奇弟弟作哀伤之辞《黍离》,我想应该就是《诗经‧王风》中的《黍离》。

《黍离》全诗有如下三节: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黍离》诗中一唱三叹的黍与稷,是周代的主要粮食作物,现代分别称作糜子和谷子,俗称大黄米和小黄米。诗人以所见到的糜子谷子起兴,描写自己步履沉缓,心中烦忧、郁结。一再抒发难以言表的伤悲: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苍天啊,到底是什么人让我如此?

《黍离》这首诗感人至深,一向被后世解读为是有感于家国兴亡的民歌,是凭吊诗的绝唱,吟唱之至常令人泪水涟涟,影响深远。若果是因伯奇之死而产生的作品,那伯奇的使命当真是特殊。他短暂的生命化成了不朽的文化之歌,令人感悟天地之道的玄妙。

历史,散落着久远的记忆。我们现代人对伯劳的认识,大多只有劳燕分飞的典故。或许,也只知其词大义而不知其故。劳与燕这两种古鸟,前者管冬夏至,后者管春秋分。伯劳爱朝东飞,燕子爱向西行。这两种鸟儿注定不能同路相伴。于是,就有诗人写出了“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的诗句。写诗的人身份不一般,他就是南北朝时期的修佛皇帝——梁武帝萧衍。萧衍是个文武全才,在没当皇帝之前就是著名诗人。他所作的《东飞伯劳歌》被收录在《乐府诗集》中,劳燕分飞自他笔下成为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成语,人们用这个词来指“离散”之意。

伯劳,在自然界中是一种食肉的小型雀鸟,极其凶猛,捕食老鼠、青蛙、蛇或者小鸟等,把它们的尸体插到树枝上慢慢享用。这种小猛禽因背部颜色不同而有不同种类,但最一致的特点是:黑色的过眼线非常醒目,有如带着黑眼罩的蒙面人,因此被称为鸟类中的强盗。喜欢它的人,则把他看作是鸟中的佐罗。伯劳英文名字是Shrike, 有一些也被称为“屠夫鸟”。伯劳善于模仿其它鸟的叫声,它原本的叫声并不悦耳。辞典《埤雅》说:蛇听到伯劳叫声,就吓得不敢动了,即“鵙鸣在上,蛇盘不动”。对于其它小鸟,伯劳的叫声一响,满树叽叽喳喳的鸟鸣声会顿时静下来。

伯劳,常常是画家笔下所爱之物。人们或许见过,却并不知道它。在芦苇梢头,在树梢上,在电线杆上,人们常会见到一种长尾巴的雀鸟孤零零地立着,大声鸣叫着,它就是伯劳。它从远古飞来,在《诗经》里鸣唱,年年岁岁应时而歌,一直唱响到今天。

说到应时而发,我想起了郝海东。就在这个仲夏的前夕,郝海东突然宣言反对邪恶中共、要建立民主自由的新中国。这一石破天惊之举,振聋发聩。很多人都在解读个中原因,我觉得从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看,郝海东就像自然中的伯劳一样,他带着命定的气数,在这时节发出了必然的一声吼。这是气候到了,谁能挡得住?!

责任编辑:林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