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钩沉

流失海外的《永乐大典》找回 将出版17套影印卷

【大纪元7月27日讯】今年是举世闻名的《永乐大典》纂修600周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在国内外学者和留学生的协助下,终于取得现藏于美国、日本、英国、爱尔兰等国的17卷《永乐大典》的复制件,并将于下月出版。

—《永乐大典》是明代永乐年间编纂的一部特大型类书,全书22877卷,11095册,3.7亿字。保存了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各种典籍资料8000余种,内容博奥,汇聚和记录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的经验、知识和智能,被学者称为“宇宙之鸿宝”,堪称人类文化史上的丰碑。由于卷帙浩繁,难以刊刻,大典修成后仅缮写一部。后明世宗为防火灾等不测之虞,命人重录一部。因此《永乐大典》问世后,仅备正副两部。但600年间,《大典》屡遭厄难,正本在明末即已下落不明,流传于世的副本,久经沧桑,懮患频仍,清乾隆时已佚失2400余卷,至光绪二十年(1894),《永乐大典》只剩下800余册。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大典》惨遭焚毁,幸存之书被肆意抢掠,运往英、美、日、法、德、俄等国,作为古董收藏或辗转贩卖。《永乐大典》几乎丧失殆尽,这不仅是中华民族永远的创痛,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的巨大悲剧。

— 据解放日报07月26日报道,-据悉,这17卷久佚海外的《永乐大典》中有16卷是首次公诸于世,另有一卷,上世纪60年代中华书局影印本已收,但有缺页,这次觅得全帙而重新刊印。这一出版项目已引起学术界的普遍期待和关注。

  据专家估计,目前尚有400册左右的《大典》残本留存于世,星散于九个国家和地区。几十年来,海内外仁人学者不辞艰辛,多方探寻大典散失的遗踪,广泛收集残卷剩册,迄今已有221册入藏中国国家图书馆,近800卷大典得以刊印出版。但由于种种原因,仍有不少残卷没有刊印,难与世人见面。去年,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先生为此呼吁全世界《大典》收藏机构、收藏家及有识之士拿出《永乐大典》原书,提供拍照、再版之用,以使这一文化遗产重现于世,垂之永久。

  这次集中出版的17卷《大典》,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数量最多的一次发现,它们现藏于美国二卷、日本二卷、英国五卷、爱尔兰八卷,内容丰富,举凡文字音韵、文学、历史、哲学、宗教、地理皆有涉及,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