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掌故——街道名称的由来(三)

贤溢 整理

人气 79
标签:

“文咸西街”Bonham Strand West

文咸东街位于中区,街口在皇后大道中近威灵顿街口,向西伸展,接回皇后大道中。文咸西街是在文咸东街末段起,向西伸展,接德辅道西。

“文咸”是香港第三任总督Sir Samuel George Bonham的中文译名;又译为“般含”。1851年12月28日中区皇后大道中大火,烧毁了470座中国式楼宇,死伤30多人。当时皇后大道中的北面一带是海滩,为了方便清理火场的瓦砾,文咸总督下令将瓦砾用作填平海滩。这就是文咸东街近皇后大道中一段向下倾斜的原因,也就是文咸东街不用Street而用Strand一字的原因;Strand是海滩而不是街道,这等于说明文咸东街和文咸西街是由海滩建筑而成的。

“罗便臣道”Robinson Road

罗便臣道位于港岛半山区,东面与花园道相接,向西延伸至巴炳顿道止。是纪念第五任港督夏乔士‧罗便臣爵士(Sir Hercules Robinson),1859──1865。

罗便臣是Robinson的音译。1861年1月19日,夏乔士‧罗便臣到界限街正式接收九龙半岛。因此当初将界限街以南的一条马路命名为罗便臣道,后来港岛半山区又筑了罗便臣道,在邮递地址上均需注明“九龙罗便臣道”和“香港罗便臣道”!因此为避免混淆,后来到1907年便将九龙半岛的罗便臣道改名,用另一位港督弥敦(Nathan)之名来命名,以免和港岛半山区的罗便臣道相混。

当时治安不好,他整顿警队,成立辅助法庭,建造新监狱,使治安有改善,他在任期间,发行香港邮票和货币;兴建本港第一个水塘;发展金融业,多家银行于他在任期间在香港成立。但他在任期间亦大力发展鸦片贸易,使他港督生涯蒙上污点。

“麦当奴道”MacDonnell Road

麦当奴道位于中环半山,西起花园道,东接坚尼地道。以第六任港督麦当奴(Richard Graves Macdonnell 1866──1872)的名命名。他在任职其中一个最大的成绩是应华人的要求,成立“东华医院”,改善华人的医疗服务。

“坚尼地道”Kennedy Road


坚尼地道的街名来自第七任督坚尼地(Arthur Edward Kennedy)1872─1877。这条街位于中环半山至湾仔。由于当时只有一条皇后大道,不能应付需要,故此在半山开辟了这一条坚尼地道。

他上任时,面对走私活动而实施封锁海港。他动工兴建大潭水塘,在海港上建设鹤咀、青洲和歌连臣角三座灯塔。他任内积极开辟土地,填筑了西区岸边土地。这片沿海的新填地称为坚尼地城。早期港岛北面海边的街道英名多为“Praya”,中文称“海旁”,因此坚尼地城沿海的一路叫做为坚尼地城海旁。“praya”一字不是英语,而是葡萄牙语,所以一般英语辞典没有收录。“海旁”和“praya”都是指海滨一块条状土地。

“轩尼诗道”Hennessy Road


轩尼诗道是以第八任总督轩尼诗爵士(Sir John Pope Hennessy)1877──1882命名的。轩尼诗道位于铜锣湾与湾仔,东面接连怡和街,西面连接庄士敦道,是在轩尼诗总督离任后二十年,约1920年才正式命名的。轩尼诗于任内其间,颁布了《公司条例》、《中国移民绦例,》及《华人归化英籍》法案等。他允许当时的华人在中区兴建商店及建筑物,对该地区的建设有重大贡献。另一方面,他亦委任第一位华人非官守议员伍廷芳入立法局,并准许华人申请归化入英籍,由此可见当时华人的地位慢慢提升。轩尼诗爵士任满离港后转而出任毛里求斯总督,轩尼诗道即以他的名字命名。

“宝云道”Bowen Road

宝云道是纪念第九任港督宝云(George Ferguson Bowen)1883──1885。他在任其间,铺设了一输水管,从大谭水塘经湾仔峡到半山滤水池。为使工程顺利完成,所以开辟一条小路,从黄泥涌峡到中区半山,后来这小路扩展为一条马,并以宝云来命名。他任职其间,任命第一位卫生督察,组成一个卫生委员会;又委任了第一位华人太平绅士。他又立例严禁华人携带及收藏武器。 (待续)

(香港大纪元)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香港掌故——“香港”命名的由来
香港掌故——街道名称的由来(一)
香港掌故:街道名称的由来(二)
布拉格跨年游 看古老建筑、逛圣诞集市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