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文史

《红楼梦》随解(5)

解铃

【大纪元12月7日讯】诗词

空挂纤纤缕,徒垂络络丝,也难绾系也难羁,一任东南西北各分离。

落去君休惜,飞来我自知。莺愁蝶倦晚芳时,纵是明年再见来年期!

解:

“空挂纤纤缕,徒垂络络丝。”这句好似写树,不是写絮,其实是写人。届时的人上头有一条条关系网,下面有自己培植的势力范围。“也难绾系也难羁,一任东南西北各分离。”柳树枝条能绾能羁,难绾难羁指关系网,摸不着,留不住。一任指作官,这一任官的结局与以往不同,因“分明报应”,将不可能再见面。“落去君休惜,飞来我自知。”指04年“纤手非典”落去了,恶人没有遭报不要惋惜,下次什么时候飞来我自然知道。“莺愁蝶倦晚芳时,纵是明春再见来年期。”当权者因天灾人祸连绵不断而疲于奔命时,到了最后,世人的生活较舒适时,也就是明年春天的来年是期限,那时再见。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球。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而去,忍淹留。

解:

“众人看了,俱点头感叹,说:‘太作悲了,好固然好的。’”如写柳絮,不存在太悲的评语。“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粉、香,指女子,这里指世人。百花洲,指中国大地。燕子楼,赵飞燕的居室,指道德败坏的人的住处。预言中国将有一场大的瘟疫流行,道德败坏的人难逃其劫。“一团团逐对成球。”在瘟疫中死去的人到处都是,成对,成球。“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瘟疫飘泊到哪里,哪里的人命薄。缠绵于人世不愿死去也无济于事,以往的风流到头来是一场梦,白白浪费了一生好时光。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这场劫难就连草木都知道发愁,人竟不知道。年轻人竟像老人一样死去。叹今生谁舍谁收?可叹现今处在这样的历史时刻的世人谁能舍弃不好的观念,谁能听信“佛法”,谁就能收益,就能跳出火坑。书中有《好了歌》和甄士隐对《好了歌》的解注。“嫁与东风春不管,凭而去,忍淹留。”到瘟疫来时不以自己的主观愿望为转移,任凭淹,任凭留。

汉苑零星有限,隋堤点缀无穷,三春事业付东方,明月梅花一梦。

几处落红庭院,谁家香雪帘栊?江南江北一般同,偏是离人恨重!

解:

“汉苑零星有限,隋堤点缀无穷,”苑,帝王的花园。汉苑指最高权力机关驻地。预言这场瘟疫来时北京较轻,其它地方较重。隋堤在杭州西湖。西湖有一段故事《白蛇传》。大意为:有一个人叫许仙,救了两条蛇,一青一白。后来两条蛇便化作女人来报恩,白蛇嫁给了许仙做妻子,青蛇做丫鬟。有一得道禅师法号法海,见许仙带有阴气,让许仙与白娘子同饮雄黄酒,使白娘子显现本象。法海把许仙藏在金山寺的法座后,白娘子来找许仙,与法海各施法力,这段叫“水漫金山”。白蛇不及法海的法力,被装在了钵盂里,钵盂被埋在地下。上面建造了一座塔,白蛇被镇压在塔下。这座塔叫保俶塔,建于北宋开宝年间,在西湖之滨雷锋山上,有叫雷锋塔。这座塔于1924年9月倒塌。鲁迅先生在1925年《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中辛辣的讥讽:“新的雷峰塔也会再造的罢”。不巧,七十年后,雷锋塔重建,央视在下午几时现场直播,女主持人让观众猜测塔下会有什么,法海的法器是什么。

在西湖有一特殊的石碑,上书“二”,“虫”字上面多一撇,让人费解。其实是没有外框的“风”、“月”两个字。“风”、“月”两字的外框三面围,一面通。意为风月之事有人的伦理道德约束、限制。“虫二”意为“风月无限”,风月之事失去了限制。“风月无限”不同于“风光无限”。“风月无限”预言法海的法器、法力到时会失去效力,青蛇白蛇会重返人间。所以现今的人讲曲线,讲瘦身,讲体形,讲裸露,穿紧身衣,酷似蛇装,露羞而不羞。这里指道德败坏的人,而不是指服饰。当年蛇在西湖,“柳絮”点缀隋堤无穷,现今蛇已不只在西湖,所以下文“江南江北一般同”。

“三春事业付东风,明月梅花一梦。”这句与柳絮无关。不到三年,人们所说的事业、为之奋斗的目标将付之东流。明月,一回中雨村对月寓怀诗中所指的“月”。梅花,后面酒令中的“梅花”。明月和梅花同指一件事情,同在这部《梦》中。到那时“三春事业”和“梅花一梦”各自的结果会怎样?哪个更能体现出其珍贵呢?“几处落红庭院,谁家香雪帘栊?”落红,引自书中“落红成阵”、“花落水流红”等句,喻花季年华的人在家中死去。哪里有好的隔离办法呢?“江南江北一般同,偏是离人恨重!”瘟疫的流行不分长江南北都一样,偏是在瘟疫中死去的人加倍悔恨当初不听真象。“宝钗笑道:‘终不免过于败丧。’”柳絮没有“败丧”之说;江南江北因气温差异不“一般同”,也没有“离人恨重”之说。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峰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解: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白玉堂,用汉白玉建造的建筑物,指皇宫,这里指专制集权地。预言瘟疫将在某年春天进入北京,遍布各处。“峰团蝶阵乱纷纷。”白玉堂里有“峰团蝶阵”,指败坏的党徒。瘟疫使败坏了的党徒乱了阵脚。“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有些像姓曾的那样的人随逝水流去。委,推委,托付。为什么把自己的命运托付给当时的社会,为什么把罪责推委给当时的社会。“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万缕千丝预言现今的光缆中的光导纤维,指现代通讯工具。通过计算机、电话、传真等各种途径让你改变对法轮大法的态度和做法,不要破坏大法,不要迫害学员,你终不改,到现在只能由他而去。“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年轻的生命你不要笑话这里在说大话,生命在这次法轮大法洪传中,以往的是非、功过都不重要了。因为人是经过了无数次的转生中,在每次的转生中都有过不同程度的功过甚至罪恶,在法轮大法洪传的今天,只取决于对大法的态度,和同化大法的程度。

在二十二回,《悟禅机》中用宝玉之手笔立占一偈云:

你证我证,心证意证。

是无有证,斯可云证。

无可云证,是立足境。

无立足境,方是干净。

解:

对于书中隐着的真事也就是针对今天大法洪传这件事,“你证我证”,人人都在证实,用心用意去证实。对这件事的认识,是真是假,是对是错,你可以说出来,你证实的最高点,就是你将来的立足点,也叫层次。不是为立足境而证实,而是为宇宙真理而证实,方是全部融入到法中,最高境界中。借法轮大法洪传这一万古机缘的好风,修炼成高级生命。

人物

这部书用假语隐真事,在许多人物的背后 ,暗藏玄机。解开人物背后的奥秘,也是解开了此书的一个层面,有助于看清此书的“立意本旨”。

贾瑞

贾瑞是书中第一个死去的人,这一人物出现的“旨”在于:告诫读者解读这部书的正确方法,以免蹈入贾瑞一辙。

十二回,贾瑞无父母,只有一个做代儒的祖父。先前的教书先生多清贫。贾瑞的地位较贾云要低微得多,贾云如无丰厚的礼品“大门竟不得进去”,贾瑞怎得便出入深宅呢?凤姐料理着千余人丁的家务,贾瑞的爷爷代儒也在凤姐掌握之中。

《相思局》是假说。贾瑞第一次被关在穿堂内,时值腊月,过门风侵肌裂骨,一夜几乎不曾冻死。第二次赴约被诈银百两并被浇了满头满身的粪水。兼之两回冻脑奔波,三五下夹攻,不觉就得了重病,药也吃了几十斤,这病只是更加沉重,只花钱,不见效。贾瑞第一次赴约被戏耍险些冻死,也就轻易不会再赴第二次约会。忽有道士来化斋,那道士叹到:“你这病非药可医,我有个宝贝与你,天天看时此命可保矣。”从褡裢中取出一面镜子,两面皆可照人,竟把上写着“风月宝鉴”四字。

此书有五个书名:《石头记》、《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情僧录》、《风月宝鉴》。

《红楼梦》就是《风月宝鉴》,就是这面镜子“风月宝鉴”。“此物出自太虚幻境空灵殿上,警幻仙子所制。专治邪想妄动之症,有济世保生之功。所以带到世上,但与那些聪明俊杰,风雅王孙等照看,千万不可照正面,只照他的背面,要紧,要紧!”……“管教你好了。”这里告诉了读者,此书出自天上,确系天书。专为那些“聪明俊杰”、“风雅王孙”济世保生而来。这部书有正面、背面。也就是书的表面“假语村言”和书的背面“真事隐”。因读此书的视角不同,会给视角不同的读者带来不同的两种结果:贾瑞拿“风月宝鉴”这面镜子的反面一照,“只见一个骷髅立在里面,吓得贾瑞连忙掩了。”镜子只能照人的表面,而《红楼梦》这面镜子, 则通透内在,剖析就里。

今人把此书看成是为了表现反封建主义的叛逆精神为思想内容的爱情悲剧故事。误导了读者,扩大了只看《红楼》表面故事的人群,把《红》与结婚仪式传统习惯采用的“红”色连系起来,来研究“红”学,正与“立意本旨”南辕北辙。此书不蹈入野史一辙,“或讪谤君相,或贬人妻女,奸淫凶恶,不可胜数。”也不同于风月笔墨,“其淫秽污臭,屠毒笔墨,坏人子弟,又不可胜数。”“又非假拟妄称,一味淫邀艳约、私订偷盟之可比。”贾瑞是正看《红楼》的模特,当真事发生的时候,以此为警戒,引为教训,以此警示读者,勿入覆车之辙。

此书在“或避世去愁之际,把此一玩,岂不省了些寿命筋力?就比那谋虚逐妄,却也省了口舌是非之害,腿脚奔忙之苦。”“避世去愁”预言的是世上将会发生一件难以回避的愁事,到那时读懂此书能保住生命,生命只有一个,“省”即保留。“省”筋力,即免于无谓的奔波劳苦。就比那寻求不实的,追赶荒诞不合理的事的人,这里用“谋虚逐妄”预言共产主义是不实的、荒诞不合理的,谁都知道是永远也实现不了的。却也省了被诉讼的是非之害。口舌,官司、诉讼。免于干错事,免于犯罪。

贾瑞是只看《红楼》表面故事情节的模拟者,他的结局有望能给读者以借鉴,从中得到启示。《红楼梦》是预言,内中好似“大旨谈情”,实是预言“末世”时的社会状态,其丑陋到了露骨的程度。如若有人效仿书中的情节,必是首先丢掉性命的人。贾瑞的爷爷贾代儒在书中的辈份最高,与贾母平齐。代儒,代表儒生,儒学,儒家。这里指老师。九回,“可巧这日代儒有事,早已回家去了,……将学中之事,又命贾瑞管理。”这里预言的是,学校已经没有老师了,学校的老师“早已回家去了”,学校的管理人员是“年高有德之人”的后辈。现在的人常说:孩子是花朵,是希望,是未来。可是,书中预言了届时的学校将出现殴斗、乱性等。

@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