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张五岳:从北京管制赵紫阳新闻观察民主化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月4日讯】(编按:大纪元编辑李谊整理自“新唐人电视台”2005.01.22台北专访台湾淡江大学大陆所教授张五岳)

要观察独裁专制国家的民主化,很重要的观察点不在于是不是开放党禁,而在于对媒体能不能有效的开放。不管是当年的台湾,还是一党专政的开发中国家,在迈向民主化过程当中,舆论跟媒体的开放措施是一个很重要的观察里程碑。

媒体报导赵紫阳 海内海外大不同

关于赵紫阳去世的报导,在中国大陆内部跟在海外,新闻媒体所呈现的完全不同。

在中国大陆,新华社只用短短的五十五个字,外带六个标点符号,来形容赵紫阳去世这个消息。而且一般来讲,北京的一些重要网站跟论坛,例如人民网跟新华网,平常都开设一些比较好的论坛,但却禁止人民在这个议题上自由讨论。所以,北京在处理赵紫阳去世这个讯息是非常谨慎的。

其实,赵紫阳离开北京政坛已十五年,对于他,基本上很多人是既熟悉又陌生。所谓熟悉,每个人大概都听过赵紫阳这个名字,陌生呢,他离开中国政坛、离开人们谈论的正常话题已经十五年了。

大家想到赵紫阳,总会想到,第一,六四是不是获得平反;第二,赵紫阳当年的政治主张虽然在今天若干程度慢慢落实,但似乎他是一个时代性的、悲剧性的人物。对北京来讲,这无可否认的是一个高度敏感的议题,因此,对于这样一个历经六四这么重大政治风波的赵紫阳,对于一个曾担任党跟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北京采用了这样一种高度戒备、审慎看待的新闻处理方式。

相较之下,在海外,不管是香港、台湾,乃至美国跟国际社会,仍然高度报导赵紫阳去世的讯息。特别是香港,对于六四问题一直是高度关切的。从1989年起,每年的六四,香港都举办各式各样的纪念活动。香港媒体对六四问题,也持着高度关切的立场。

胡受江路线制约 政改经改难配套

六四之后的十四年,是在江泽民跟李鹏的主政架构下,李鹏系统算是坚决反对六四的,而江泽民是六四之后政治上相对的获益者,因为若没有六四,就没有江泽民到北京担任总书记的事。因此,这几年来,大陆在处理六四问题上采取高度戒备。

随着李鹏、江泽民逐步淡出政坛,一般大陆民众对胡锦涛、温家宝这些人,仍然怀有部分期待,甚至寄予厚望。温家宝当年在六四的时候,也曾经陪同赵紫阳到天安门广场去看学生,那时他是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因此,在这种情况之下,大家也在看胡、温怎么来看待赵紫阳的问题。

基本上大家一想到六四,就想到当时学生对于时政的不满,大学生主张用民主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理念。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民众,普遍要求政治体制改革跟经济体制改革,两者之间必须所谓双行、并行,并加以所谓适度的配套。

现在中国的社会环境跟1989年有一部分是截然不同的,譬如在89年,那个时候还存有两套不同的政治体制,左右两条不同路线的斗争,但现在显然大家一致向钱看,一片的市场改革开放经济。然而,在政治体制改革上,民众对采取相应配套措施、反对官倒、反对腐败的呼吁,对贫富差距的痛恨,依然没变。

胡锦涛、温家宝继承江泽民所遗留下的体制,而江泽民在二○○四年的全国人大才交出国家军委主席职务,加上他对政治路线的坚持,因此,短期间之内,要寄望六四问题、民主化问题出现重大的结构性改变,显然不够现实,除江泽民政治路线的制约之外,还有胡锦涛本身细腻、沈稳的性格所致。

贫富悬殊贪腐严重 民间抗争如火燎原

二○○三年四中全会通过所谓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显然是当前共产党执政能力出现了问题,其实,一般民众可以很清楚的感受到。像二○○三年一年当中,就有将近五万八千多起各式各样的民众抗议事件。

当大陆方面经济体制改革日渐发达的同时,贫富差距跟腐败问题日益严重,也就是有相当多的人得到很大的经济利益,但同时却有更多数人相对是被剥夺的,而且是在一个不公平的竞赛中,变成被剥夺的一群。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够正本清源地加以处理,一些体制外的力量就会慢慢的兴起。

大陆经济资源的掌握以前大部分是透过权力的贯彻,亦即用计划经济来落实的,而当计划经济慢慢趋向于式微,市场经济慢慢趋向于抬头,慢慢强到和国际接轨,而在政治上,它却要走自己独特建构的一套政治发展道路。怎么可能在文化上、在经济上、在一些资讯上强调要跟国际社会普遍的接轨,但是在政治的体制改革上,却要走自己一套独特的道路?

当中国大陆经济体制改革到达一定的程度,民众也会要求相对的被尊重。所以,当中国大陆的政治体制改革无法跟经济体制改革相互配套,也不排除来自于原本体制内的精英会出走,也不排除来自于体制外的各式各样的所谓民间力量,伴随着市场经济慢慢的灵活的调度,发出一个比较自主性的声音。这自主性的声音如果无法循着合理的机制得到贯彻,当然他会选择一个体制外的,甚至可能采取抗争、对抗的方式。

不能采行民主之说 北京说辞自相矛盾

相较于经济体制上改革不断的被实践,但是在六四,北京所提出的包括像党政分离、党政分工等这些问题,事实上并没有再持续发展,这部分外界感觉比较讶异,怎么可能在强调民主、法治,但民众竟然不能够真正的当家做主。村委会的主任、村里长是唯一的民选所长。

北京方面经常说,中国不能够采行民主,特别是西方民主。其实,民主是不分东方、西方的。

北京经常用的几个理由是,第一,中国人口很多,但是印度一样人口很多,而其民主化的成就让其它国家刮目相看,香港人口很少,但香港一样不能采行民主。第二,经济不够发达,但是印度的国民所得比中国大陆所得来更低,却可以采行民主,同样的,香港的国民所得已高达二万六千块美金以上,已经比已开发国家还要高,但他仍然不能采行民主化的体制。而且,在大陆,较城市发展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却可以采行基层选举,显然跟北京所谓“民主选举是要以经济发展为条件”不符。

其实,民主选举很重要的在于能不能真的相信人民可以当家作主,它无关乎种族、肤色,也无关乎经济发达。更重要的,广大民众能不能体认自己真的可以当家作主。

其实,绝大多数的东、西方学者,以及绝大多数的大陆老百姓都很清楚的,要确保经改的成果、要处理经改所衍生的所有问题,包括腐败、贫富差距的问题,必须建全政治体制的改革,包括引进制度外的一些监督跟制衡力量,才能够让腐败的问题得到有效的管控。

松绑媒体适度平反 民主化里程观察点

赵紫阳当年有几个地方是值得肯定的,第一,他至少愿意透过对话;第二,他愿意用民主跟宽容来解决问题;第三,他相信要确保经济发展的成果或当经济改革面临困境,必须采取一个相适应的政治体制改革的配套措施。

这几年来,北京历任的国家领导人中,大概也只有当年的胡耀邦跟当年的赵紫阳,对这个方向是很明确的,也显然是当今北京必须务实面对的。

目前在大陆,固然市场经济的发达带动媒体日益蓬勃,但北京似乎对媒体的管控采取更加严格的方式。如何循求一个比较好的平衡点,或者让民众可以比较乐观的期待,将是北京方面是不是体认民主,是不是实践民主的重要观察点。

六四这样一个震惊中外的、历史的重大伤痕,北京的领导人能不能做适度的平反,将是外界观察北京在民主化的里程碑上,以及包括对人权、对民主的普世价值上,是不是已经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不代表大纪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