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世古琴之唐琴“大圣遗音”

晓晨 整理

人气 22
标签:

古代弦乐器中能够流传下来的只有古琴,而唐琴是存世最古的古琴。中国历代,上至帝王,下至文人士大夫皆以古琴作为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乐器,于书斋之中置一古琴,闲暇之余奏一曲雅乐,十分风雅。所以,相比于古筝、琵琶等其他乐器,古琴以其独特的风韵而流传于世。

中国唐代的文化极其繁荣,当然音乐也获得很大发展,很多唐代皇帝自身就是精通音律之士,当时鼓琴的名家层出不穷,制琴的名手也相应而生,如蜀地的雷霄,郭谅,吴之张越、沉镣等都是盛唐时期名噪一时的斫琴巨匠,因此也给后世留下一些古琴精品,唐琴“大圣遗音”即为其中之一,是流传至今的旷世唐代古琴。

“大圣遗音”琴为清宫收藏,制作于唐代至德元年,也就公元756年,其时因安禄山叛乱,唐明皇逃离长安,太子李亨即帝位于灵武,改年号为至德元年,干支为丙申,“大圣遗音”琴为李亨即位后所作的第一批宫琴。因制琴工匠历经盛唐时代,“大圣遗音”琴保持了盛唐时期的风貌,具有秀美而浑厚的气度,这表现在此琴的琴面具有大而厚的弧度。

“大圣遗音”命名是取自宋朝欧阳修在《送杨□序》中所说“舜与文王、孔子之遗也。”此琴相传为“神农式”,梧桐木斫,漆栗壳色间黑色,略有朱漆修补。此琴形制修长, 通长120厘米,肩宽20.5厘米,尾宽13.5厘米,厚5厘米,底厚1厘米。琴面漫圆如弓形,琴底的“龙池”是圆形,“凤沼”为长圆凤形,腹内纳音微作隆起状。琴的背面有铭刻,龙池上方以行草刻有“大圣遗音”4字,龙池下方刻有二寸大方印篆书“包含”2字,龙池两旁刻着隶书铭文“巨壑迎秋,寒江印月。万籁悠悠,孤桐飒裂”16字,全是古代同时镌刻并填以金漆,腹内在池之两侧有珠漆隶书款“至德丙申”4字(即唐肃宗至德元年)。

古琴的断纹指琴表面上因长年风化和弹奏时的震动所形成的各种断纹。琴上有好的断纹,不仅说明琴的历史悠久,同样也使古琴更加美观,声音更加松透古雅,音色更妙。 “大圣遗音”琴的断纹看去像大蛇腹纹,在大蛇腹纹之间又出现若干细小的牛毛断纹,这些断纹是随着漆质的老化而产生的。

“大圣遗音”琴无疑是一件稀世之宝,它造型浑厚优美,漆色古穆,断纹隐起如虬,铭刻精整古朴,且具有皇家气派,非凡品所能企及。此琴具备了奇、古、透、润、静、圆、匀、清、芳等九种品质称为“九德”,属顶极声调,是目前传世古琴中极其难得的。

注:“龙池”和“凤沼”指古琴底部有大小两个音槽,位于中部较大的称为“龙池”,位于尾部较小的称为“凤沼”。@(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刘德华爆章子怡是Fans 希望伊更成熟
法轮功在中国   4月份有350名学员遭虐杀
“嘎达梅林”蒙古英雄  大地儿女护乡挚情
快被遗忘的妹仔菜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