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博览

易经的观察哲学

【大纪元10月23日讯】“观”这个字在易经中由风与地两现象互动,宛如大地春风,风行大地,流动的气体在广阔大地的空间中无所不在,所以易经在“观”这个现象之前提出物大然后可观的概念,全面性空间流动的观察,使人的偏见不至局限于一隅,心灵带着中正的观点环视四时生杀变化所产生的神道如古易经言:“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神道的观察运用于时空上而不只是关注于单一崇拜的物像上。这是由外部空间来形容一个观察者在省视周遭环境时,不是只局限于某地某时,而是随时随地多方考较得出一个暂时的结论,这个结论又会因时空的转变产生新的变化,于是又得出另一个新的暂时结论,就这样毫无成见的让人从观察中化开纠结使灵中有朗朗乾坤。

易经中的观察形式起于“童观”,乍看之下好像是幼童的观想,其实另一个涵义是微观,微观一开始都不是很成熟,经由一个又一个不成熟的结论慢慢累积成一个较为完整的观察。另一种形式的观察以“窥观”来进行,看起来这似乎像门缝中偷窥一样不是很道德,不过这常用在心理学对人类行为在不受他人影响下的观察研究,透过这样的形式得到一个更趋近于真相的论点,这种观察有时候如果心态很功利,会把一些丑闻挖掘出来,如同狗仔队行径,所以易经象里面描述:“窥观女贞,亦可丑也。”

在童观与窥观的局部检视后,个人会生起理论进退的依据,但不要忘了观察的根源不能因自己过度主观的偏见而失去大观中正的判断,因此易经古文里提到:“观我生进退,未失道也。”

有了进退依据之后,接下来是要使自己的进退依据与周遭整个外部环境,相互检视。确立这个进退依据的运用方式应该摆在外部环境哪一个位置,易经象里面形容:“观国之光,尚宾也。”好像出国观光异地他乡,如何入境随俗是一个外来宾客应该观察的重点,常看到一些发明家在经过一连串不成熟的观察和实验之后所做出来的发明物并不符合市场的需求如同宾主位置关系混乱一般,最后只沦为游戏之作而已。

许多著名的投资者,在进行资本运用前,大都从童观及窥观两个形式找到了一个“观我生进退。”的投资依据,再以整个投资大环境来对比自己的投资依据摆放的位置,一但开始进行资本运用之后,也会在整个投资的过程中不断以童观与窥观的技巧修正自己的策略,直到完美收场为止。而后又是另一个投资观察循环的开始。@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