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钩沉

古厝中秋音乐会 怀旧之情思想起

【大纪元10月7日讯】(大纪元记者赖友容台南报导)在台湾南部的后壁,每年的中秋节在优雅、古意盎然的古厝里,结合人文素养与艺术元素,举办一场“古厝月夜乐未眠音乐会”,9年来持续受到各界肯定与喜爱,参与的爱好者由百人逐年增加至千人以上的盛况。筹办音乐会的古厝主人黄崑虎先生表示,希望透过保留完整的古厝、各族群悠扬的乐音,唤起更多人对土地与传统文化的认同。

笑容满面和蔼可亲的前总统府国策顾问黄崑虎,令人猜不出现年已经75岁,开朗是他永保年轻的秘诀。他认为,古文物的遭破坏等于切断了一脉相传的文化,从保存古厝的内涵中,可感受到祖先打拼的精神,同时也是文化的根源。“遥想先人的努力”也是举办音乐会的目的。

他一面指导冲洗地板为即将到来的音乐会准备,一面跟记者介绍古意盎然,处处充满巨匠精雕艺术的古厝。他强调,他的古厝才80岁,还称不上是古迹,但保有完整景观的古厝,目前在台湾已非常罕见;采传统闽南式建筑的完整风格,需符合厝前辟有鱼池、厝后设有果园的风水规划,目前台湾多数古厝前的鱼池已被填平了,已失去古厝整体性。

黄家古厝坐北朝南,占地六千多坪,宅第为七包三式的四合院大厝,分成前后两落和左右伸手,第一落正身三间起,第二落正身七间起,两落之间设有中埕花园;两侧“伸手”各有七间左右,有“过水廊”接通前后落,方便穿梭各厅房间。其所需木料、石材和建筑工匠都来自大陆。其屋檐为木构栋架,其上垂花、雀替、竖材、瓜筒及梁柱上的人物、花鸟走兽皆甚为细腻精致。他说明,清末的雕刻特色非常“细刻”,连人物的睫毛也要表现出来。

黄家古厝梁柱上细腻精致的“细刻”。(记者赖友容/摄影)



古厝需要主人对文化古迹的的热情和执著,才可能做好维护工作。可是他也道出无奈,“漏水”是他最担心的问题,以“榫”接合建构成的古厝,不怕地震摇垮,但能影响年久的屋瓦,造成瓦裂痕漏水,目前没有材料掀掉重盖瓦,也缺师傅,只得以现代技术止漏,另外经常以油漆维护墙壁等。他认为,建筑是祖先盖的,要联想到其时代文化背景、拿锄头的辛苦和饮水思源感谢祖先。

谈到年年选择中秋节举办音乐会,他说,“中秋月亮是一年中最圆最亮的时候,古代的农业社会与月亮是最亲近的,农民所使用的黄历是依月亮而定成的、是农事的依据,我们的祖先以崇拜的心来看待月亮。”

办古厝音乐会的黄家古厝黄崑虎先生。(记者赖友容/摄影)



“中秋的圆让人感受到家庭和社会的美满,在中秋办音乐会令人感受到这古厝的漂亮、音乐的美妙和月亮的美,这块土地的气氛如此的好;在无形中我们懂得珍惜这块土地,体认到住在这里是福气,感恩这块养我们的土地,使命感促使代代子孙打拼是办音乐会的意义和宗旨。”

黄崑虎一边剥文旦吃一边说,古厝和月亮是一体的,以前的农业社会在见面时,以“呷饱没”打招呼,含有关心的内涵在,农业社会建立在互助的基础上,农忙时大家互相帮忙,高兴的主家备餐点回馈乡亲,这就是“古早味”的社区文化情。

重视传统文化的他以回忆的神情说,在晚上,左邻右舍顶着月光聚在厝前的“埕尾”,拉胡琴、唱南管、喝酒泡茶聊天,小孩一旁嘻闹玩耍,世界呈现一片详和。接着他感慨地表示,现在商业化出现的社区文化,多元化的社会变得没人情味了,所以想让年轻人藉音乐会感受古厝的含意。

从黄家古厝前落透视中埕花园和后落。(记者赖友容/摄影)

多年来很多人从南北各地来,一年过一年今年已第9年了,慢慢地更多人喜欢音乐、喜爱这土地,让他觉得做这事做得对了,也肯定自己做得有意义。

常为他人着想致音乐会大小事亲自张罗的他得意地说,今年音乐会有西洋音乐、中国古典音乐、民谣、原住民及客家的音乐,把这个岛上的音乐文化全放在里面了。

今晚,“古厝乐未眠——露天音乐会”的乐声,年年将回荡在水塘、穿透椰林深处,在子孙的心灵中吟唱。 ◇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