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生活

珍惜《刺绣》民族艺术

《谢书贤刺绣集》 自 序

刺绣在中国已有悠久的历史,也有过辉煌的时代,只可惜历代珍贵的刺绣作品,流传至今的实在大少,记载刺绣’、讨论刺绣的书籍更是凤毛麟角,以致我们对于这项伟大艺术的兴起发展,始终无法观知全貌。尽管如此,刺绣在中国艺术史,乃至世界艺术史上,仍有其光荣的地位,我们可以确定地说,刺绣决不仅是一种“技术”而已;而是与金石、书、画等,同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艺术。

《鸽子 — 张书旗画本》缎底 34 x 21 cm 故宫博物院收藏

《鸽子》 局部

我们知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必须要有其独特的艺术与文化,才能独立地生存发展,我们历代的先圣先贤,为我们留下了丰富且宝贵的文化遗产,使中华民族能永远卓然独立于世界。然而今人多人忽视民族艺术的重要和可贵。其实在历史上如瓷器、丝织品、刺绣等手工艺产品不只将中华文化的精致典雅传播到海外,曾经引起早期西方人的《中国热》—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向往,在促进中西文化交流是功不可没。

《卧薪尝胆 — 曾后希画本》缎底 45×20 cm

《卧薪尝胆》局部

十七、八世纪,中国刺绣的精巧,典丽与优雅风格,曾引起欧洲建筑、美术与画风的丕变,当时的所谓“东方艺术”’大抵是以中国的瓷画与丝织、刺绣为代表的,近世西风东渐,物质文明逐渐掩盖了精神文明,艺术欣赏的要求,已不及实用价值来得迫切,于是刺绣也像我们其他的各种民族艺术一样,己日趋衰落了。

这种现象的真正原因,是缺乏积极的提倡与计划的辅导。私立辅仁大学,曾于1965年在家政系开过刺绣课程,由书贤担任指导,学校的目的是要藉以培养“幽娴贞静”的淑女气质,而非造就刺绣人才为主,为时短暂,无多少成果可言。

然而怎样维护刺绣的光荣历史?怎样使人们对刺绣有加深的认识?唯有使更多国人认识这些民间艺术的美好和可贵,才能珍视及爱护自己的文化,这是有赖于相关单位与刺绣艺术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