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艺术

威震八方 鸿运四海

-威鸿醒狮团新唐人晚会献艺

【大纪元1月12日讯】即将在2007年全球新唐人晚会台中与高雄场登台献艺的“威鸿武艺醒狮团”,创团至今已届满十二年,团长刘鸿融畅谈一路走来的历程,流露出一种“倒吃甘蔗,渐入佳境”的欣悦神采。

兴趣主导 耐力坚持 才能开花结果

刘鸿融的团队,主要是靠自己的兴趣逐渐摸索建立起来的,并没有深厚的家传渊源背景,但听长辈提过外曾祖父雅好武艺,曾钻研白鹤拳,而童年时从外祖父处得到过一点客家技艺的概念,可能源于这一点血脉遗传,刘鸿融在国小时代就对习拳练武产生偏好,主动加入学校武术社团;国中、高中阶段,又参加学校校庆舞龙舞狮表演,对民俗技艺有了更广泛的接触与了解,慢慢的在相关领域里,不断的琢磨,累积经验,经过多年努力,1994年终于因缘成熟,“威鸿武艺醒狮团”正式挂牌。

威鸿武艺醒狮团团长刘鸿融畅谈其文化经营理念(记者廖凤琳/摄影)

组团之初,并未得到家人支持,母亲尤其反对,以为舞狮者仅是逢年过节或庙会喜庆,四处游走、串场表演,讨别人赏钱的卑微行业,哪里想到,刘鸿融将它视为一项深具美感的艺术在用心经营,过程中虽然倍尝艰辛,但他始终乐在其中,一路坚持下来,终于开花结果,成就了今天国内数一数二的民俗表演团体。

拥有多项出色纪录

曾连续数年获得高雄县市民俗技艺舞龙舞狮优等第一名及2005年国际民俗技艺金狮奖,刘鸿融表示,传统舞狮目前仍以造型较为华丽,特技动作较多的广东醒狮为主,但他为了发扬客家文化,专门针对客家狮艺的特色,下过一番研究功夫,不论造型或舞步,根据剧情与流程,都有不同的设计。在台湾醒狮队中,“威鸿”是唯一成军的客家表演团体。

刘鸿融个人前后取得了六张国家级教练证照,包括舞狮、舞龙、国术、武术、健美与民俗体育,这些条件,有助于他在传统民俗技艺的基础上,朝多元化方向创新发展,譬如把财神跳加官与狮队结合,根据刘鸿融的说法,在国内也属首创。最近他又从西藏引进一整套彩雕鼓,成立了国内第一个祈福鼓队,并自创一套简易鼓谱。将鼓艺、狮阵、武术融于一炉,刘鸿融并不担心这项传统游艺会受到科技新潮的娱乐产品冲击而式微,他认为民俗技艺的独到风格,无可取代,还有足够可以发扬光大的空间。

游艺表演也是人文精神的展现

刘鸿融信心的活水源头,除了来自于他勇于尝试、乐观进取的个性,主要还是他从小在传统文化熏陶下培养出来的人文理念。

威鸿醒狮团平时排练

由于醒狮表演需要团员整体的默契搭配,所以平时对每个成员的生活会有一定的关注与要求,这不仅是为了有完美的演出,也是基于对生命安全的维护,尤其难度较高的高桩表演,考验很多,包括意志力、沉稳度都是磨练,对前不久发生的台湾体育学院学生为了参加世界杯龙狮锦标赛,练习时,不慎从1米6的高台摔下,造成颈椎受伤瘫痪的消息,他深有感触,也为自己十二年来不曾让一个弟子受到伤害而感到庆幸。

他认为习艺的人,往往在寻求技能突破的同时,学会调心养性、静气凝神,培养了足够的专注力,才使技术层次得以提升,逐渐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所以真正习武的人,都重视武德、涵养,慢慢沉潜、内敛,有效克制了散漫浮躁的习气,成为一种精神上的修持,刘鸿融说他许多“习武”的朋友,后来都走上了一条“修道”的路,因为武学当中实蕴含有深刻的修炼内涵。 

可能是基于这样的认知,使刘鸿融虽然长期浸染于动态艺能的训练和表演中,却不失温文儒雅风度。

顺应潮流 现实与理想兼顾

随着社会潮流变化,现在因应商业需求的表演,成为主要服务项目,刘鸿融认为这也有它的好处,有了经费的支撑,相对自我要求也高,在人才训练、技巧细节、道具装备各方面,都会力求质感,使传统民俗文化,呈现活泼多样的风貌。以舞狮来说,从前寺庙或武馆为达到镇邪作用,着重表现狮子的凶猛形象,现在则多为迎喜庆讨吉兆,雄壮威武的狮子,越做越俏皮可爱,舞步更有节奏感,表情也很丰富,喜、怒、惊、疑,都可以透过细腻的技巧,传神的表达出来。

刘鸿融说这一次有幸受邀参加新唐人晚会的演出,为了在开场营造出迎春纳福的欢年气氛,全队特别换了桃红新装,同时加入六只小狮助阵。届时台上,热闹滚滚的场面,可以预期,也值得观众拭目以待。@*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