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审查揭秘:重思想内容

人气 4
标签:

【大纪元2月22日讯】目前由36人组成的中国电影审查委员会决定着中国电影最终能否进入大众视野。这36名委员来自各行各业,他们审查电影能否上映的11条标准里,除1条与影片的技术和质量有关外,其他10条全部和思想问题有关。

据法制晚报报道,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一位负责人透露,中国现在的电影审查委员会36名成员并非都是该局官员,而是来自各行各业,如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教授郑洞天,老牌电影导演于洋,全国妇联宣传部文化处处长朱小征,清华大学教授尹鸿,国家宗教事务局办公厅综合信息处处长肖虹等。而审查电影时,并非每个委员都要到场,只要大部分到了就行。

据报道,目前电影的审查标准主要是依据中共国务院2001年12月25日颁发的《电影管理条例》执行,这11条审查标准中,只有一条是针对影片的颜色深浅、声音录制等技术和质量问题,其他10条全部是针对影片的思想和内容的。其中包括不能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或者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不能煽动民族仇恨,破坏民族团结,不能宣扬淫秽、赌博、暴力或者教唆犯罪,不能宣扬迷信和邪教等。

报道说,姜文导演的《鬼子来了》没能通过国家广电总局审查,皆因该片突出展示和集中夸大了中国百姓在抗日战争中愚昧、麻木、奴性的一面,“立场有问题”而遭禁演。

至于审查步骤,首先是制片单位“自审”,然后由制片单位向电影局递交审查申请书;接着就是审查委员会看片,正式进入审查流程。电影能否通过审查由委员们意见多少决定,提意见越多,就说明影片的问题越大;如果委员们没有意见则直接通过。

若影片要修改,电影局须在收到制片单位申请后30日之内作出一个回复“修改意见”。制片单位则按照这个“修改意见”对影片进行修改,然后再交审查委员会复审。如果没有问题,即取得电影局颁发的“电影公映许可证”。如果还有问题,就继续修改,直到能通过审查。

报道说,绝大多数被禁影片,主要是内容涉及色情、迷信、暴力、黑社会话题等,理由是不适合普通大众和未成年观众,或影片太过“小众”也会被禁演,比如电影《小武》尽管讲述的是一个真实小偷甘苦生活,但相对小众,剧情片面,没有温情,一样未能通过审查。

那些未能通过审查的影片,则通过影碟的方式与观众见面。由于音像制品的发行审查工作由国家文化部或者各地方文化局负责,许多无法上映的影片则向文化部门申请发行DVD版本,或将版权卖给海外片商,再以海外影碟的方式流进了中国市场,只不过是盗版。

绝大部分没有通过审查的影片都被当做史料保存起来,如《十七岁的单车》、《鬼子来了》、《活着》、《蓝风筝》、《爸爸》、《盲井》等。大陆观众只能看盗版的DVD。@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未普:胡锦涛紧缩言路 严重损害中国国家形象
电影《苹果》柏林影展上映完整版
“图雅的婚事”获57届柏林金熊奖
柏林影展映《苹果》完整版 导演恐被罚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