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方法

父母也要成长——学会改变

原本家中的大理石地板,隔好长一段时间才打一次蜡,后来考虑到上了年纪得慎防跌倒,同时也没那个体力,于是就终止了。三年前开始,每周固定用拖把拖一次地板,把这事儿当成复健兼活动,持之以恒从不间断。过不久赫然发现,我一直嫌它过于晦暗的墨绿色地板,竟然以闪现莹莹的亮度、发出灿烂的光泽回报于我。感动与欣慰之余,让我明白了这无心插柳的结果,改变了一般人公认的,要地板光亮迷人得打蜡的作法。

清朝的李渔,他特别讲求艺术化、趣味化的生活,方方面面的安排,都能自出机杼,独具巧思,充满了别出心裁后的改变。下面看看节录自他《闲情偶寄》卷十一“器玩部”中“贵活变”的一段文字所表达的一些构思与看法:

幽斋陈设,妙在日异月新。居家所需之物,惟房舍不可动移,此外皆当活变﹝都应当灵活变化﹞,何也?眼界关乎心境:人欲活泼其心,先宜活泼其眼。即房舍不可动移,亦有起死回生之法,譬如造屋数进﹝旧式的中国房子是一层一层的。包括有前厅、正房、厢房、耳房、前院、后院、跨院等等,一层叫一进。﹞,取其高卑﹝低﹞广隘﹝窄﹞之尺寸,不甚相悬者﹝相差不太悬殊的﹞,授意匠工,凡做窗櫺﹝窗户框中的小格子﹞门扇,皆同其宽窄而异其体裁,以便交相更替。同一房也,以彼处门窗,挪入此处,便觉耳目一新,有如房舍皆迁者,再入彼屋,又换一番境界,是不特﹝不只﹞迁其一,且迁其二矣。房舍犹然﹝尚且如此﹞,况器物乎?或卑者使高;或远者使近;或一物别之既久﹝太久没摆设﹞,而使一旦相亲﹝再一次拿出来安放﹞;或数物混处多时,而使忽然隔绝,是无情之物,变为有情,若有悲欢离合于其间者。但须左之右之,无不宜之,则谓造物在手而臻﹝达到﹞化境矣。

看了这段文章就知道古人并非道貌岸然、呆板枯燥的过日子,而是“穷则变,变则通”,从室内布置开始求新求变。使平凡中有变化,平淡中有韵味,那么日子就有种日新又新的情趣,时光就不流于单调冗长,平凡的生活也自有其不平凡之处了。

如果父母亲能利用适当时机,从小就指导孩子参与居家布置,隔段时间来点变动,起码自己的卧室、书房,由儿女亲自动手。一来培养兴趣,为将来奠定就学分科、就业选择的基础;二来发展爱家情怀,有是其中一份子的荣誉感。

千万别认为那些是精神层面的东西,可有可无!其实那是调剂身心的一种最佳方式;那是转换心情、变换角度去面对生活的挑战、迎接扑面的横逆的一种心态准备。只要孩子的言行不违背礼教,不脱离道德,大人就不必墨守成规,“择善”可以“固执”,而观念、想法就要学会改变。

期望为人父母者,能从生活中各方面的有形改变,学会认识到自身做更多无形的改变:

改变你们的视角,改变一下对矛盾、纠葛的态度,试着从对方的角度去看待,你们会发现,那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个全然不同的观感。

改变你们的视野,不要局限在自我的框框当中,跳出来或攀高点,你们会发现,当下烦心的那些,只不过是芝麻、绿豆,不足挂齿,你们会发现自己的心胸,顿时开阔不少。

改变你们的观念,试着回顾自己当年和儿女同龄时的看法、作风,你们会领会那种涉世未深、纯真尚存的天性,而包容孩子行为上的小瑕疵。

学会改变,是一种过程,是一种渐进的认知,是顺应自然、渐变渐化的,所以才变而能通。不管有形、无形都是要人运用一心去灵活变化啊!@*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