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乐观的父母

杨纪代
font print 人气: 19
【字号】    
   标签: tags:

上篇我们得知苏东坡的一道荤菜食谱,现在再来看看他高度赞颂的“东坡羹”,大约类似于今天的“素菜粥”,肯定贵人更不愿吃了。

东坡羹颂 并引(序) 宋 苏轼

东坡羹,盖东坡居士所煮菜羹也。不用鱼肉五味,有自然之甘(却有自然的甘鲜美味)。其法以菘(白菜)若(如)蔓菁、若芦菔、若荠,揉洗数过(搓揉清洗几次),去辛苦汁(去除辛涩苦味)。先以生油少许涂釜(锅),缘(顺、沿)及一瓷碗,下菜沸汤中。入生米为糁(以米和羹、菜或肉的食物),及少生姜,以油碗覆(遮盖)之,不可触(碰触),触则生油气,至熟不除(一直到熟了都不取下)。其上置甑(放上蒸笼、蒸屉),炊饭如常法(依平时做法煮饭),既不可遽(急忙)覆,须生菜气出尽乃覆之。羹每沸涌(滚沸喷冒),遇油则下,又为碗所压,故终不得上。不尔(不如此),羹上薄饭,则气不得达而饭不熟矣。饭熟羹亦烂可食。若无菜,用瓜、茄,皆切破,不揉洗,入罨(趁热放入),熟赤豆与粳米半为糁。余(其余的)如煮菜法。应纯道人将适(往、至)庐山,求其法以遗(读如谓,存留、留下之意)山中好事者。以颂问之:

甘苦尝从极处回(苦极回甜、苦尽甘来),咸酸未必是盐梅(人间的咸酸未必都是盐和青梅造成的)。问师此个天真味(问师父这甜酸苦咸的天然真味),根上来么尘上来(究竟是从根﹝大头菜、萝卜、荸荠都是根茎类﹞上来,还是从尘世间来的呢)?

本文的第一大段为序,讲的是东坡羹的好处、用料、煮法。用的料都很普通,仅是白菜或大头菜根,或萝卜、荸荠,甚至瓜、茄子均可,汤中再加些米或者是熟赤豆和粳米各半。用的炊具也是寻常的碗、锅、盖,上面如果放上蒸笼还可以蒸饭,饭熟锅里的羹也可以吃了。最后还告诉你,所谓的“东坡羹”是应纯道人的饭食,是苏轼学来记下的。而所谓的“颂”,仅是结尾的四句诗,前面一大段都是“颂”的序。

看完了本文,您一定大失所望,这叫“东坡羹”?以现在的饮食水准来看,根本不屑一顾!我们不一定要学他的素菜粥,而是学习他乐观面对的生活态度。全篇洋溢着苏轼热爱生活、乐观豁达的胸襟。明明有宰相济世之才得不到重用,却一本正经的写怎么做汤饭;明明生活清苦而用“颂”来赞扬素菜粥,这是他苦中作乐的幽默之处。

那随遇而安的心态,随其自然的怀抱让人佩服。有什么吃什么,在什么环境过什么生活,很自然的减低个人的享受与欲念,既不怨天尤人也不垂头丧气,日子该怎么过还怎么过。他能化解自己的忧愁,不将自己深锁在贬谪流放的郁闷里,绝少长吁短叹、怨这怨那,他总是一脚踢开所有的不如意,乐观面对现实,敞着胸襟迎接所有必来的命运,愉快的活下去。这是他的可爱,也是他的伟大,人必须活到那种一切都不计较的境地,才算是生命的极致,这一点东坡做到了,这一点也是我们该向他看齐的。

孩子的学习成绩平平,别过于重视,乐观面对!也许他的心智尚未成熟,稍慢了点儿,没关系!只要身心健康,品德高尚,习惯良好,循规蹈矩,人缘极佳,在老天的庇祐下,往后一定一帆风顺,因为“天公疼憨人”嘛!何必计较于目前的小小得失?

宝贝不愿学才艺,别逼她,乐观面对!那是他的兴趣不在那儿,或是肌肉发展的灵活度尚未达到,实在不必勉强,那样反而揠苗助长,得不偿失。各种才艺的学习背后是“兴趣”的推动,得孩子真正心动想学才有用,而不是父母“未完成的心愿”强加给下一代,让她替您完成。孩子学习痛苦的根源,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此。什么“赢在起跑点上”,那是挖您荷包的伎俩!

儿女不肯做额外的(安亲班指定的或您认为必须补充的)作业,千万别强迫他,乐观面对!也许您对他的期望过高了,也许您高估了他的忍受力和耐性,或是您忘了他还是个孩子,还是需要戏耍与玩乐。别把她跟别人比,“人比人,气死人”!别把她弄得整天焦头烂额,把个求学阶段搞得紧张兮兮。

自古以来,老一辈的人总是讲:“人各有命”。没那个命,根本不可能走那条路。古人不也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民国五、六十年代,台湾经济开始起飞,当时许多家长一窝蜂赶时髦,花费钜资买钢琴、让孩子学琴,百忙之中辛辛苦苦一周一次的接送,按时段练琴、弹奏。升上国中,课业一紧,不得不撒手丢开。如今的钢琴当家俱,庞然大物,占地方、碍眼、堆灰积垢,何曾再打开琴盖?何时曾再次弹奏?身边的熟人家里,这种情况比比皆是。

明智的家长们!放下过多的期盼,随其自然,乐观面对孩子的秉性、特性与差异;乐观面对他们不同的性向、表现与长处。因势利导,指引他们走一条适合自己的康庄大道,不强求,不逼迫,让他们也有乐观开阔的襟怀。@*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做为教育工作者,对很多事物总习惯分析或探讨它的教育意义,事实上,这样的习惯也是督促教育工作者自省的一面镜子,观赏韩剧“大长今”亦提供我这样一个思考的机会。
  • 亲爱的家长!您是否苦恼于孩子课余之暇,总是沉浸在那些荒诞不经的卡通剧情里,和一些走暴力路线的电玩游戏中,导致言语不雅、举止欠妥,用的都是些怪腔怪调的辞汇,学的都是些不合时宜的动作,虽然知道不对,想扭转纠正,可就心有余而力不足。
  • 敬姜听了,深深的叹了一口气,接着又纺起纱来,一边纺一边说:“鲁国真要灭亡了!让你们这些人做官,国家命运掌握在你们手中,而你们却不懂得持家治国的道理。给我坐下,听我慢慢道来。”
  • 看看先秦时期,较为单纯的人际关系和简单的社会结构下,女子是如何扮演好母亲的角色的,除了耳熟能详的“孟母三迁”和她“断机教子”的故事之外,还流传着这么一桩动人的<田母诫子>故事:
  • 耳边传来媳妇的叮咛:“要记得吃早点啊!”那两小孩早已不见人影了。几十年的教学经验,让笔者知道这两块三明治的命运,除非他边走边吃,否则多半是躺在教室抽屉的角落里被遗忘了,一天天的变硬、长毛、发霉、发酸……
  • 谁都知道,“成功”的背后总有一双“推手”,而这“推手”却有多种不同的样貌,在古代,大半以“母亲”居多。虽然那时“女子无才便是德”,虽然当时农业社会的妇女,大半目不识丁,可是在那种道德标准极高的环境里,在严格心法约束下的要求中,一点都不影响她们持家教子、敦亲睦邻、侍奉翁姑……等的操守。

  • “人”“言”为“信”。人无信不立。这个“信”字,在中国传统美德里,被视为“立身立国”之本!其实,信,是一种为自己、为他人负责的态度。能守信的人,就是诚实对待自己一言一行的人。所以“诚”“信”两字,是一体的两面,两字经常连用。
  • 作为一位女性,孟母的伟大之处岂止“精五味,置酒浆,养舅姑,缝衣裳”以及“三从之道”,她更注重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从慎始、励志、敦品、勉学以至约礼等方面对孟子谆谆教诲,数十年如一日。
  • 继欧阳修之后,成为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苏轼(苏东坡)的一篇虽是苦中作乐,但却笔调轻巧、短小优美、语言简炼的散文:猪肉颂
  • 在成长到学龄的这个阶段,孩子们正在培养和练习帮助新朋友、与他人相处和交友能力。还有自我调节和理解他人观点的能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