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书话

德国伤痕文学创作:《归乡》

【大纪元2月17日讯】(大纪元记者李实真编译报导)德国法学教授兼作家施灵克(Bernhard Schlink)继其全球畅销著作《朗读者》(德文Der Vorleser,英文The Reader,台湾译为《我愿意为你朗读》)之后,再度推出以揭发二战创痛为主题的一部小说:《归乡》(德文Die Heimkehr,英文Homecoming)。

《归乡》中的主角彼特.德包尔(Peter de Bauer)和作者施灵克有着相同的背景,出生在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父亲是瑞士人,母亲是德国人,彼特自童年时即从母亲口中得知父亲已在战争中死亡。某年夏天,年轻的彼特前往经营出版业的瑞士祖父母家渡假时,偶然发现了祖父出版一套系列小说,其中一本描述一个名叫汉克(Karl Hanke)的德国军人,沦为前苏联的战俘,在逃离战俘营后,历尽艰辛回到德国家中,却发现他的妻子已改嫁的故事。

彼特深为这本作者不详的小说情节所吸引,却发现小说最后一章的结局被撕去,在彼特心中,汉克故事的结局一直是个谜。随着年龄增长,他发现汉克的战后归乡情节,似乎是荷马的史诗“奥德赛(The Odyssey)”的翻版,不过这个故事换了主角,结局也不如奥德赛的圆满幸福。

经过一番调查,彼特发现汉克归乡故事的作者竟是他的亲生父亲约翰.德包尔(John de Bauer)。彼特离开德国飞往美国,找寻这位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担任政治学教授的父亲,并化名参加了他父亲的讲座,企图在适当时机用支持纳粹的文章来挑战他父亲。

有趣的是,德国军人汉克的归乡故事,在冥冥之中似乎就是彼特.德包尔自己生活的写照,也暗寓着他的未来。

施灵克在《归乡》中也引用了1960年代米尔格兰(Stanley Milgram)著名的“服从实验”,在实验中受测的学生被迫遵从权威者的命令去对另一组学生施加残酷惩罚。未参与二次世界大战的彼特在一次类似此实验的场合中,被迫为德国发起二战的错误道歉。最终,彼特的归乡实际上换来的是他与父亲这两个世代挥之不去的问题:“爸爸,你们在战争中做了什么?”、“你们怎么合理的解释?”

施灵克的《归乡》就像他的前一部著作《朗读者》一样,字里行间表达著作者身为法律人对正义理论的探索;文学与真相的关系;以及战后出生的德国人面对其父执辈发起战争罪行的挣扎,同时也反映出当代德国对过去这段历史的态度,总体而言,这本深入探索战争创痛的小说获得书评家相当正面的评价。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