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心得

为什么不该让孩子看电视?

许多朋友觉得我们家最怪的地方是没有电视,他们很难想像活在21世纪的台湾,不看电视的人怎么在社会上存活?怎么与人往来聊天?

这个月出版了我的第五本书:“教养可以这么浪漫”,许多在媒体工作的朋友对这本书的内容非常有兴趣,至今不到一个月,就有十多个不同媒体的专访,其中有不少人对于“没有电视”这一点相当好奇。

他们问:“孩子不会抗议吗?他们怎么跟班上同学聊天?不看电视会不会不知道世界上发生的事情?”

没有电视机孩子会不会抗议?

微软总裁比尔盖兹在一次访谈中说:“我家没有电视。如果有电视的话,我就没有时间把《经济学人》周刊从头看到尾了!”的确,每天回到家我们一家大大小小各自都有非常多想做的事情,根本没有时间看电视,因此,孩子从来没有抗议过。

不看电视孩子怎么跟班上同学聊天?

我想孩子们之所以追求流行,附和时麾的八卦话题,无非是想获得“与同侪一样”的安全感,因此,若是我们让孩子拥有自信心,从其他地方的表现获得同侪的肯定,就不需要浪费时间在那些没有营养又无聊的八卦话题或商品流行的追求,甚至孩子还可以引领班上同学关注值得投入的话题,如环保,或其他公益的行动。

孩子不看电视会不会不知道世界上发生的事情?

这个问题不约而同有好几个广播电台主持人问我,我只是反问他们:“难道你真的认为孩子看台湾的电视新闻报导就会知道世界上发生什么事,更有国际观吗?”只见他们愣了一下,想了一想,然后苦笑无言以对。

台湾的电视新闻完全没有办法让我们了解真实的世界面貌,更无法建构完整的世界观。除了国际新闻非常少之外(即便有,也是国际花边新闻),国内新闻由于SNG现场连线的盛行与滥用,看电视的民众只能傻傻地跟着记者看车祸现场,看火灾现场,看政治人物的口水泡沫,不要说认识世界,反而长期看这样的电视,所谓思考的深度只能变成草履虫般地反射动作,脑袋不变成弱智就万幸了!

其实在网路及通讯科技的进步之下,在这个时代要获得即时讯息已经不是问题,因此媒体能够快速传播新闻也已经不该是最主要任务,媒体应该要在每天发生数以十万百万计的新闻中,透过选择与诠释,让民众知道资讯的意义,了解新闻背后的历史渊源与对未来的影响。若以此观点来检视台湾日以继夜地新闻轰炸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新闻(搞不好百分之百)都是不合格的。

除了新闻之外,电视节目看似五花八门热闹异常,但是究其实质,若非空洞就是雷同。电视被专家学者称为“零度媒体”,意思是电视像变形虫一样,可以适应所有社会阶级与环境,并且突破语言限制,它所传播的讯息特征是“没有内容”,看了节目,观众只得到一堆事不关己的资讯(假如你碰到一个整晚黏在电视前三、四个小时的人,问他刚刚看了什么?十之八九的答案是瞠目结舌,想不起来)。有一个研究发现,看电视的民众平均每分钟转台22次,也就是每二点七三秒转台一次。

电视会养成人们不专注,浮动的心。

看电视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讯息,心智被冻结。

我们为了放松而看电视,却反而看了电视之后在精神上肉体上更加疲累。

若是我们希望孩子养成主动求知的精神,将电视机摆在家里是危险的。当然,电视节目中也有好的影片或节目,但是我相信值得看的节目都会制作成DVD,公立图书馆应该会购买,可以免费借得到,然后配合孩子的学习进度与自主的时间安排,以主动且专注的心情观赏这些影片,让电视里的影像与资讯成为我们学习的工具,而不是打发时间的电视保母。

转载自:中时部落格◇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