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財經新聞排行
繼去年12家房企退市之後,目前中國又有兩家老牌房企面臨摘牌。今年前四個月,中國房地產銷售額同比再降46.8%。「千億房企」的概念,現在已基本不被提及。 5月8日,江蘇中南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ST中南」再度跌停,且連續20個交易日股價低於1元(14美分),面臨摘牌。 與此同時,上海世茂股份有限公司的「...
近日,中共央行發布了2024年3月的社融和金融統計數據。根據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3月末中國M2餘額為304.8萬億元,同比上漲8.3%。這意味著中國的M2已進入「300萬億」時代。
在美國,是否被視為中產階級可能取決於您居住的地方。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2022年美國社區調查中同年家庭收入中位數的最新可用數據,GOBankingRates確定了所有50個州達到中產階級資格所需的收入範圍。該個人理財網站將「中產階級」定義為年收入為該州家庭年收入中位數三分之二到兩倍的家庭。
儘管黃金價格有所回調,但中國五一長假期間需求低迷,黃金溢價連續第二週下滑。而另一黃金消費大國印度的實物黃金需求也仍然低迷,因為買家在等待更大的跌幅。
近日公布的《2024全球最富有城市報告》顯示,進入全球富有城市前50名的6個中國城市,比去年平均下跌了2位,總體財富大幅縮水。《2024胡潤全球富豪榜》數據也顯示中國經濟在整體下滑。有學者指出,中國的經濟和政治都在往更邪惡方向跌落。
知情人士表示,中共當局正在考慮一項提案,要求全國各地的地方政府購買數百萬套無法售出的住房,這可能是中共為挽救房市鋌而走險的新嘗試。
中國房地產爆雷兩年後,其衝擊力引發的更大規模金融危機正在逼近,以至於主管金融的中共副總理何立峰近日發出警示:「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的近、中期目標,直面金融領域存在的風險隱患。」
2024年一季度,中共GDP官方數據為增長5.3%,但和民間感受差得很遠。中共為了刺激經濟出台了很多的政策,但是刺激無效。全國各地都在掀起一波過「緊日子」的潮流,裁員、降薪、開源節流、降本增效,曾經高喊不差錢的中共政府,如今捉襟見肘,鐵飯碗都要打破,編外人員要大幅裁剪。
由於地緣政治不確定性上升,特斯拉已要求供應商從明年開始,將零部件產線移到中國和台灣以外。
美中政治局勢緊張,將影響全球數據流動。未來新鋪設的許多海底電纜,都將繞過中國。這表明全球資訊科技(IT)企業資料中心的「去中國化」現象正在加劇。
近日,中國重慶東原地產母公司迪馬股份發布公告,稱旗下公司債到期未能支付,已經構成了違約。迪馬股份的第一大股東為東銀控股,其實控人羅韶宇是中共前政治局常委羅干的侄子。正因為有當年羅干這把保護傘,羅韶宇在重慶可謂呼風喚雨。
由於價格高漲,有近八成美國人現在把吃快餐視為是一種「奢侈」。
美國著名投資人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在第一季度減持了蘋果公司的股票。但蘋果仍然是他迄今為止持有最多股票的公司。
隨著中國經濟放緩,訪港內地遊客的消费模式與行為也發生了轉變。許多中國遊客不再一擲千金,變得精打細算,其中一些人只愛在城市裡漫步,為了省錢,他們甚至改在深圳過夜。
過去兩年中,許多經濟學家都預測美國將面臨經濟衰退,但至今並未發生。反之,即使面臨限制性利率,美國經濟仍相當強勁。為何經濟學家會屢屢預測失準,美國這次能避免衰退嗎?
中國的新能源汽車正陷入價格戰血拚,汽車巨頭長安汽車一季度利潤暴跌。作為軍工企業,長安汽車還可能因支持俄羅斯而受到制裁,同時面對中共內部整肅的多重壓力。 4月30日,長安汽車股價跌停,市值一天之內蒸發162億元(22.5億美元)。其中,中國規模最大的證券公司之一國泰君安,一口氣賣出18.36億元(2.55億美元)長...
受電商衝擊加上三年疫情封控等因素疊加影響,近年來中國線下零售行業承受巨大壓力,一些老牌傳統大型商超陷入巨額虧損,不少內資品牌陷入關店潮。「廣東超市三巨頭」之一的人人樂連鎖超市在發布的最新年度財報中顯示,公司已連續三年出現巨額虧損。
墨西哥決定對544項商品徵收最高50%的臨時進口關稅,主要針對未與其簽訂貿易協定的國家。專家和分析人士認為,墨西哥此舉是在填補漏洞,其主要目標是中共;而地緣政治和地緣經濟因素也使得墨西哥加關稅成為必然。
近日中共財政部正式宣布支持央行下場買賣國債,同日晚,中國人民銀行(中共央行)稱,要在二級市場進行國債買賣。這意味著中共貨幣政策要發生重大轉變,相關消息立刻引發關注,「中國版QE(量化寬鬆)終於還是來了」等評論成熱議話題。
最近,中共砸下3,000億元人民幣收購過剩住宅。外媒分析,這是因為依賴房地產市場獲得收入的地方政府不斷出現「隱性」違約,市政財政已出現明顯的裂痕。
中國開發商雅居樂集團(Agile Group)首次出現美元債券違約,凸顯了中國房地產危機仍揮之不去,遲遲無法走出陰霾。
中國三十多座城市紛紛表態支持當局的住房「以舊換新」政策後,近日,中國經濟第一大城市上海也加入了這一行列。經濟學家表示,在民眾的購買力下降和中國房地產稅過高的情況下,「以舊換新」政策所起到的作用並不大。 據中共官方媒體報導,上海的商品住房「以舊換新」活動主要面向計劃出售二手住房並購買新房的購房居民。購房居民首先與房...
由於中國政治和經濟環境的不斷惡劣,加上地緣政治的變化,使得大批外資從中國抽離轉向東南亞。近期,蘋果、微軟等科技巨頭走訪東南亞,並承諾在該地區投資數十億美元。
通常畢業後很難馬上找到高薪工作,但也不絕對。隨著全美大學生臨近畢業,福斯商業頻道找到了一些薪水最高的入門級工作。
為了阻止慘淡的樓市繼續下滑,中共當局近日放出三個所謂「大招」,包括推出3,000億元人民幣(約415億美元)收購庫存房基金等,中國媒體將其吹捧為所謂「史詩級」政策力度。不過市場分析認為,收購住房庫存至少需要5萬億元人民幣(約6,910億美元),而當局目前的財力值得懷疑;同時,出台這些政策的背後是,中國經濟的主要指標正全...
最近數據顯示,上海寫字樓的空置率超過20%,創下新高。供過於求,凸顯上海經濟的走衰。 房地產諮詢公司世邦魏理仕(CBRE Group Inc.)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上海甲級寫字樓空置率達到20.9%,較上一季度上升1.1個百分點,較上年同期上升2.8個百分點,創近20年來的最高水平。 商業地產服務公司戴德梁...
近日,「中國遊客日本人均消費近30萬日圓」登上熱搜。「五一」長假期間,日本是中國人海外旅遊的首選地,中國遊客在日圓貶值之際又開始了「買、買、買」。有資深導遊表示,很多人只要到日本都會非常喜歡日本;民間輿論也表示,那些反日的多數只是「活在網上」。 日圓貶值 中國遊客湧日本爆買 據日本觀光廳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外國人...
知情人士透露,中金公司(CICC)正對部分高級銀行家進行降職減薪,這可能會導致員工自願離職。
台灣出口至中國的比重越來越小,台資和台商也逐漸遠離中國。相對而言,台灣對美國的出口比重大幅攀升。
本週,拜登提高了一系列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這是美國多年來重塑全球供應鏈的努力之一。在美國的推動下,亞洲的貿易版圖正發生著變化,未來東亞貿易可能不再以中國為中心。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一直以來,中共熱衷於宣傳炒作各種新式武器,從所謂隱形飛機、航母,再到現在被稱為「巷戰利器」的軍用機器狗。但中共當局不敢提的是,中國公司的機器狗其實來源於美國的開源技術。專家表示,在真正的戰場環境下,機器狗缺點太多,花哨不實用,美軍其實已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