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行健犯了什么錯

(大陸)正 義

人氣 1590
標籤:

中國官方指責諾貝爾文學獎是按政治標准頒給高行健,其實高的作品恰恰遠离政治。中國當局封殺高行健的唯一原因是他譴責「六四」屠殺。

為了「講政治」當我在网吧的電腦螢幕上,看到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頒贈給高行健的時候,內心的狂喜和知道熊倪或伏明霞在澳大利亞得到金牌是一樣的!我貪婪的在网絡上搜尋關于高的一切消息,因為我對他的名字和作品竟是如此的陌生;我熱切而專注地看著中央台的電視新聞是否有詳盡的報道,但是得到的卻是一片冷寂。

莫非是中國媒体還沒有取得這個消息?還是一向虛虛實實的网絡假信息欺騙了我?

第二天我等到了答案,新華社發布了中國作協的聲明:「中國有許多舉世矚目的优秀文學作品和文學家,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對此并不了解」。可這并不是冷落、封殺第一個華人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理由呀! 文學嘛,本來就是一种帶有部份主觀性質的審美藝術考量,即便是魯迅也不可能人人都叫好的啊。不過,繼續讀下去才赫然知道真正的原因,是官方認為「諾貝爾文學獎此舉不是從文學角度評選,而是有其政治標准」。

政治,又是政治!難怪江總書記告誡我們要「講政治」,原來中國媒体不約而同地保持沉默就是為了「講政治」。

高的作品恰恰無政治

剎那間,似乎一切都豁然開朗了。如果這個高行健不是個政治人物,大概就是他的作品充滿了政治味。我倒是要認識認識他与他的作品是如何的「政治」,以至于不能見容于其祖國?于是我開始尋找他在圖書館中碩果僅存的舊作:一九八一年的《現代小說技巧初探》和一九八四年發表的中篇小說集《有只鴿子叫紅唇儿》說真的,以我的眼光來看,它們是文學的而不是政治的。那么,也許是海外出版的《靈山》、《一個人的圣經》有「政治」?但是,以我在网絡上所讀到這兩部書的摘要來看,它們仍然是文學的不是政治的。(涉及文革背景的題材和對十年動亂反省的著作,在中國早就已經汗牛充棟,我想如果這也算是政治的話,那么,現在書市上的許多作品都應該查禁了。)這樣,怎會得出高行健這個人是個政治人物的結論呢!

只因對「六四」有异議

可是,我翻來覆去也找不到他是什么政治人物的記載,在我有限的見識与記憶中,所謂的「民運人士」好像也不包括高行健呀。喔,有了,他對「六四動亂」的看法和官方不同,所以在得到确定的答案之后,我反而覺得有种無奈的悲哀,因為,因為就這樣呀?僅僅只是因為這樣呀?

如果說高行健是個什么藏獨、疆獨或民運人士,則今天政府的態度也可以理解。可是,僅僅因為對「六四」的表態而抹煞第一個華人諾貝爾文學獎,真的讓人沒辦法接受。海外知名度更高的所謂「反華」作家,据我所知還有一個北島呢,他已有了一定的文學成就,更有多年諾貝爾獎候選人的呼聲的映襯,若是瑞典文學院真的是基于什么「不可告人的政治圖謀」,大概頒獎給北島更可以達到這個目的。用「政治圖謀」的眼睛來解釋本世紀最后一個、華人有史以來的第一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說句實在話真的很勉強。用這么牽強的理由來對待一個用祖國語言寫作,為中國文學爭光的中華儿女,豈不是在告訴全世界中國政府是多么□睚必報?

高行健犯了什么錯誤?我們可以因為他已經入了法國籍,而為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中國人獲獎表示遺憾;可以不同意他寫作語言的洋味,而覺得西方未能充分肯定欣賞正宗意義上的中國文學;更可以反對他的寫作手法和審美表現趣味,甚至從而覺得諾貝爾文學獎也不怎么樣。可是,「政治圖謀」的論斷只是向世人顯示中國當局是多么的具有「政治圖謀」而已。

(轉自《動向》)

相關新聞
韋拓:從下滑到坍塌 國足告別世界盃之路
林一山:被歷史選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林一山:港人何以為信念從沒退後?
【名家專欄】你的口罩為什麼是中國製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