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報:今年七件大事影響兩岸關系

標籤:

【大紀元2月15日電】中時電子報報導,陳水扁總統15日指出,中共未能充分了解台灣政党輪替的「机會之窗」,是一個嚴重的錯誤。中共在港喉舌香港「大公報」今天則在「影響兩岸關系的今年七件要事」的文章中指出,許多事情將為兩岸關系明朗化提供條件与可能,問題在于兩岸決策者能否抓住机遇,把握運勢,果斷開創新局面。

文章列出今年影響兩岸關系的七件大事:

一、核四之爭冷置兩岸關系。文章指出,這場核四之爭沒有贏家,只有輸家,而輸家除了台灣人民之外,就是因此而被冷落的兩岸關系。

二、國民党主席直選將重划台灣政党版圖。報導臆測,國民党在今年的年底系列選舉中要保有現在的地位是非常艱難的,但党主席直接選舉,則為國民党改革跨出极重要的一步。文章認為,國民党是台灣「在野」党的核心,是遏制分裂勢力的關鍵政治力量,因此,党主席的直選對兩岸關系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四月對台軍售會議將預示美國台海政策定位。如果美國決定售台神盾艦或其他先進武器,就不是單純的一次改變兩岸軍力對比的問題,還將可能是美國不理睬中國的強烈反對,而將台灣納入TMD范圍的預告,必將直接導致台海軍事對峙与政治對抗的升級,「中」美關系的台海問題死結將更難紓解。

四、「申奧」成功將制約對台強硬戰略空間。如果大陸成功取得奧運主辦權,將在最深層的心理意識上減低「台獨」的作用,是有利于中國統一的好事。不過,會否引起「台獨」勢力利用大陸要和平安定的心理,更肆無忌憚地進行「台獨」活動,也值得注意。

五、上海APEC會議是兩岸官方接触的一次机會。不過,由于外傳可能被授權与會的并非民進党政府高官,而是國民党的副主席蕭万長,文章質疑,蕭万長能否代表或在多大程度上代表台灣當局在上海行事,是一個十分微妙的問題。

六、加入WTO的考驗近在眼前。兩岸入會后,直接三通即成為兩岸關系最急迫的問題,屆時,兩岸之間必將會有一場极复雜的斗爭。

七、年底系列選舉結果將決定兩岸關系走向。今年年地將進行的縣市長和立委選舉,如果各党保持現有席位對比的狀況,是兩岸關系難以明朗化的最大症結;如果民進党贏得大局或是現在承認一個中國的政党獲胜,兩岸關系仍未必會因此明朗,因為各党派或多或少都帶有政治權謀手段的色彩。不過,這能給大陸對台灣問題的判斷帶來更靈活的空間,便于選擇正确無誤的因應戰略戰術。


    相關文章
    

  • 陳水扁:我律師性格 能解兩岸問題 (2/15/2001)    
  • 馬英九回台即會蔡英文說明訪港情形 (2/15/2001)    
  • 馬英九:在台海兩岸關系上不能訴諸武力 (2/14/2001)    
  • 馬英九: 要為兩岸關系打前鋒 是「愛台」不是「賣台」 (2/14/2001)    
  • 馬英九訪港如是聞: 默許打頭陣 甘愿當棋子 (2/14/2001)    
  • 陳勁松:兩岸關系:中國人智慧不如朝鮮人 (2/13/2001)    
  • 兩岸軍力平衡可防爆發戰爭 (2/13/2001)    
  • 馬英九在港大受歡迎 (2/13/2001)    
  • 馬英九:陳總統有能力處理兩岸關系 (2/13/2001)    
  • 馬英九恭維香港回歸比預期好 (2/13/2001)    
  • 馬英九否認受中共利用 (2/12/2001)    
  • 馬英九邀董訪台被潑冷水 (2/12/2001)    
  • 台北市長馬英九:港善意接待 兩岸見和緩 (2/12/2001)    
  • 馬英九:這次香港行有助改善兩岸關系 (2/12/2001)    
  • 馬英九吁加強台港關系 (2/12/2001)    
  • 呂秀蓮:開放來台觀光對兩岸關系影響深遠 (2/12/2001)    
  • 馬英九:美勿低估扁兩岸彈性 (2/11/2001)    
  • 美智庫對兩岸政治僵局表示關切 (2/10/2001)    
  • 世界國會議員月刊專訪陳水扁 (2/9/2001)    
  • 美國中情局局長稱兩岸關系兩极化 (2/8/2001)
  • 相關新聞
    美國中情局局長稱兩岸關系兩极化
    世界國會議員月刊專訪陳水扁
    美智庫對兩岸政治僵局表示關切
    馬英九:美勿低估扁兩岸彈性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