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星」遍地「前腐後繼」:河南交通廳長特大受賄案實錄

標籤:

【大紀元2月3日訊】新千年的鐘聲剛剛敲過,中原大地就又震落了一顆貪“星”。2001年新年前夕,新鄉市人民檢察院的5名檢察官從省檢察院反貪局接過河南省交通廳原廳長張昆桐涉嫌受賄案的數十本卷宗,正緊鑼密鼓地進行著審查起訴工作。這起被稱為中原跨世紀的特大受賄案,不日將在新鄉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

張昆桐以身詮釋“前腐后繼”

1999年8月,几場大暴雨無情地傾瀉在古老而年輕的中原大地上。標志著現代文明的几條高等級公路如同被暴雨打暈了的蚯蚓病蔫蔫地躺臥在人們面前。那凹凸不平的路面和多處塌陷的路基,向人們展示著它在暴雨下不該有的無奈。

沒多久,一封共和國總理批示的舉報信轉到了河南省紀律檢查委員會的辦公桌上,這封化名舉報信舉報的是當時的河南省交通廳廳長張昆桐有職務犯罪的嫌疑。

几天后,紀律檢查部門對時任河南省交通廳党組書記、廳長的張昆桐采取了“雙規”(在規定時間、規定地點講清問題)措施。此時,距張昆桐的前任即原河南省交通廳廳長曾錦城因犯受賄罪被判處15年有期徒刑還不足兩年(曾錦城1997年10月被判刑)。

難道真的又一任交通廳長這么快就跌倒了嗎?事實是無情的。1999年11月9日,河南省紀律檢查委員會將對張昆桐涉嫌經濟問題的調查情況提交省委常委會研究,省委常委會決定將此案移交檢察机關查處。2000年1月28日,河南省人民檢察院以涉嫌挪用公款罪、受賄罪對張昆桐立案偵查。2月14日,河南省人大常委會第14次會議經表決決定,罷免了張昆桐全國人大代表的資格。同日,省檢察院隨即對張昆桐依法刑事拘留,2月28日執行逮捕。由于案情重大,經依法批准,兩次延長羈押期,于2000年11月28日將案件偵查終結。河南省人民檢察院反貪局的10多名反貪干警經過10個月的縝密偵查,先后對30多個單位、1000多人次調查取証,獲取了大量的証人証言及物証、書証,共查明張昆桐涉嫌挪用公款10万元人民幣,收受、索要他人賄賂款物共計68.48万元人民幣、4万美元和一台价值6000多元的空調、一部价值3500元的攝像机、一條价值2000多元的金項鏈。

他倒在了同一個方向———“錢方”

2000年元旦后不久的一個傍晚,北風凜冽,陰云沉沉,一輛桑塔納轎車載著一行4人自南向北疾速行駛在京珠高速公路上。車上坐的就是由河南省紀律檢查委員會三室處級紀檢員侯紅旗帶領的包括兩名反貪干警在內的張昆桐案聯合調查組的一個小分隊,他們是赴京執行一項特殊任務的。几天后,從北京傳來消息,小分隊已從數家銀行查出張昆桐用其妻子、儿子、儿媳等親屬以及其妻妹、外甥、親家公這樣一些親戚的名字存入銀行的存款達70多筆,金額計200多万元。至此,張昆桐特大受賄案的查處工作拉開了新的一幕。

原來,張昆桐涉嫌經濟問題被省紀委立案調查后,辦案人員了解到張昆桐在鄭州的家庭存款僅有几千元。辦案人員納悶儿:如果真是這樣,張昆桐不僅不可能存在經濟問題,而且還夠得上當今一個標准的廉政典型。但令辦案人員更納悶儿的是,這一狀況与他們所掌握的張家的經濟情況存在很大出入。忠誠于党的反腐敗事業的辦案人員決心弄個水落石出。他們根据獲取到的信息,決定派出小分隊去北京探個究竟。小分隊頂風冒雪奔波于張昆桐在北京常下榻的几個賓館附近的數十家銀行之間。果然,在一家銀行查出了張昆桐親筆填寫但使用的卻是他人名字的銀行存款單,發現了張昆桐存在北京的大量存款。

張家“露富”后,張及張妻的陣腳不打自亂。在強大的政策攻心和法律的威懾、感召下,二人原來堅守的心理防線全線崩潰,先后交代出了張昆桐涉嫌經濟犯罪的大部分事實,又一次向人們展示出一個常把為人民服務的口號挂在嘴邊的党的高級領導干部“發福”的軌跡。

那是1992年夏末秋初的一天,兩名生意人帶著一個鼓囊囊的信封來到了時任省建設廳副廳長的張昆桐家里,并說這是一點小意思。張昆桐与妻子客套几句后也就收下了這個“信封”。送走客人后一數,是整整1万元人民幣。原來,送錢的這兩個生意人分別是安陽市某建筑安裝公司的正副經理,他們是為本公司的資質問題來“跑事儿”的。

在建筑領域,資質是衡量一個企業的業務水平和能力的重要標志,因此,每個建筑企業都把自身的資質升級和維護“當做大事來抓”。安陽的這家建筑安裝公司1992年以前為二級資質,后來由于某种原因被降為三級,導致很多工程沒法承攬,公司很為這個事儿頭疼。于是,常駐鄭州的該公司副經理裴某多次找張昆桐請求幫忙將公司的資質重新升為二級。為請張昆桐盡快辦成此事,二位經理專程從安陽到鄭州,將這1万元人民幣送到了張昆桐家。

果然是“禮品真奇妙,一送就見效”。沒過几個月,“經有關部門依法批准”,這家公司的資質就由三級恢复為二級。到了同年年底,為了感謝張昆桐在公司資質升級一事上的幫助以及在以后承攬工程時也能得到張昆桐的幫助,這家公司又給張昆桐送去了7000元人民幣和一條价值2000元人民幣的金項鏈。

斗轉星移,到了1996年的四五月份,這家公司的原副經理裴某已升為經理。一天,他与其助手陳某商量,想從省高速公路攬些工程,于是他又帶了1万元人民幣來到了自己的老熟人、已榮升為省交通廳廳長的張昆桐的辦公室。裴某說了自己的想法后,爽快的張昆桐一口答應下來。裴某放下1万元就走了。張昆桐收下裴某放在辦公桌上的1万元錢存入銀行直到案發。

有人說貪官們收受賄賂就像農民秋后收豆子一摟一大把。這話用在張昆桐身上也不為過。

鄭州某建筑公司為了感謝張昆桐對公司的“關心和支持”,分別于1994年和1996年先后兩次從公司經理獎勵基金中取出9000元人民幣送給張昆桐。商丘的一家建筑安裝公司想將公司資質升為一級,于1994年初秋給時任省建設廳副廳長的張昆桐送去1万元人民幣。某縣建筑集團總公司為使企業資質升為一級,1993年下半年的一天,該縣主管建筑的一名副縣長帶著公司領導來到鄭州,在鄭州找了一個与張昆桐熟悉的建筑行業的同行,并在這位同行的公司中借了2万元人民幣,由這位同行送到時任省建設廳副廳長的張昆桐的辦公室。張昆桐很“客气”了一下就把錢收下了,當然也答應了為這家建筑集團公司資質升級幫忙的事。

真實的謊言:從“血書明志”到“錚錚誓言”

“省委:我以一個中國共產党的名義向組織保証,我沒有收人家的一分錢,絕不做對不起組織的事,堅決維護党的光輝形象。我永遠相信党會實事求是的……”這是摘自張昆桐的前任、原省交通廳廳長曾錦城寫給省委的一份血書中的几句,他寫這份血書的時間是他的問題剛剛被紀檢部門調查的1995年11月。然而一年后,曾錦城用鮮血寫成、字跡依然殷紅的這份血書卻成了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笑料。因為,檢察机關已偵查証實曾錦城先后收受他人賄賂40余次,款物折合人民幣30余万元。

曾錦城自然去了他應該去的地方,然而可悲的是,接任曾錦城坐上河南省交通廳廳長寶座的張昆桐重蹈覆轍,兩年多后也落了個同樣的下場。尤其是他那与他的前任如出一轍的滑稽表演,同樣讓人忍俊不禁。

有資料表明,張昆桐走馬上任伊始,就向省委領導立下錚錚誓言,表示一定要吸取前任廳長的沉痛教訓,下大力气狠抓党風廉政建設。不僅又提出一個響亮而富有感染力的口號:要讓廉政在全省公路上延伸!且拍成電視片大加渲染。那么,張昆桐本人究竟是如何身体力行去實踐自己那錚錚誓言的呢?

那是1995年新年前的一天,在張昆桐的住宅里,一陣門鈴聲,門開處進來一位老熟人,此人就是河南省某防腐公司的經理于某。張昆桐心里清楚:這位主儿一向是夠豪爽的。兩年前,他不僅無償借給自己的一位急需用錢辦公司的朋友10万元,而且還給了自己10万元。今天他又登“三寶殿”,不知有何“貴干”。也許是心有靈犀,此人正是來上“貢”的。原來,他是為了本公司的一級資質在重新審定時能夠順利過關、同時也為了以后能在張昆桐的幫助下承包到更多的工程而帶了6万元人民幣,以祝賀張昆桐當上省交通廳廳長的名義前來“進貢”。于某后來在向檢查机關作証時說:“那天,我拿出錢送給張昆桐夫婦,開始張昆桐推辭說不要,后來我看他并沒有執意拒絕的意思,我把錢放在他客廳里的沙發上就走了。”而這時,正是張昆桐當上交通廳廳長后僅3個多月的時間,也就是說,他當初向省委領導立下的錚錚誓言還言猶在耳。

其實,就在這前后不久的日子里,張昆桐的家庭中還有一筆大額“收入”進賬。也是在1995年年初,隸屬于省直某机關的一家空調電器公司,得知省交通廳高速公路管理局的辦公大樓要安裝中央空調的消息。這家公司的經理謝某与張昆桐素有交情,很想做成這筆生意。為能穩妥地促成此事,雖与張昆桐是舊交,但深通生意之道的謝某仍從公司取出2万元人民幣“十分利索”地送到了張昆桐的辦公室。不久,張昆桐就安排負責這項工程的一名處長与謝詳談承包事宜。后來,由于謝某的公司不具備安裝中央空調的實力,經協商,只好將這一工程轉給另一家制冷公司承包,而這家制冷公司卻向謝某的公司支付了10万元的轉包費。

有人查了一下,從1995年到1999年,張昆桐在位的5年間,每年初省交通廳必開的全省交通工作會議都是由張昆桐作工作報告的。而他在報告中除了部署業務工作外,都有大段大段的文字強調党風廉政建設。据說,他逢會必講廉政,張口不离党風。但從檢察机關的辦案卷宗中又証實了另一個不爭的事實:張昆桐涉嫌犯罪的事實共39起,其中,任交通廳長時就有23起,錢物共計40多万元人民幣。也就是說,張昆桐一邊高喊著大家抓廉政建設,一邊背地里大肆收受著賄賂,用一句不雅的話說,這叫既當婊子又立牌坊。

“前腐后繼”為哪般

張昆桐最終以涉嫌受賄60多万元的“政績”而結束了他的“仕途經濟”。這位20世紀60年代畢業于北京工業大學的优秀學子,“在党的教導下,懂得了革命的真理,加入了中國共產党”(張昆桐悔罪書中語),40歲的他就被提拔到地廳級領導崗位上。應該說,几十年來,他用他的知識為人民做出過一些有益的事,但他到了“壯心不已”之年卻背棄了自己曾經信奉過的“真理”,絆倒在几個“散發著銅臭”的“臭錢”上,而且是跌在一個已經跌倒者的后頭。人們在為他嘆息之余,也不免生發出一些疑問: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這些“官”們接二連三地跌倒?難道這些原本“樹立了崇高理想信念”的先鋒隊中的“先鋒們”就這么不堪一擊?

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像張昆桐這樣的貪官們利欲熏心數典忘祖、為一己私利不惜頂風作案的個人因素外,社會机制的某种缺陷而導致腐敗的產生且無法有效遏制從而助長了貪官們的“膽識”,不能不說是一個重要原因。正如一篇文章中說的那樣:“机制的缺陷是最大的缺陷,而正因此才造成了最大的陷阱,從而使一個又一個守不住節的貪官們紛紛跌落下去。”

檢察机關的偵查卷宗中記載著張昆桐這樣一宗犯罪事實:某縣自來水公司的供水工程由于建得早、質量好,是全省縣級自來水供水工程建設的一個樣板工程。1992年新年前的一天,這個縣的自來水公司經理謝某為從省建設廳爭取到當年的供水補助資金,帶著3000元來到了時任省建設廳副廳長的張昆桐家。那天,張昆桐夫婦二人都在家。他們收下錢后,于當年6月份,經張昆桐簽字,省建設廳撥給該縣5万元供水補助資金。第二年,這個縣又給張昆桐送去了5000元錢和一台价值6600元的春蘭牌分体空調。到了1994年,這個縣又分兩次共給張昆桐送去了1.5万元,這次就換回了15万元的供水補助資金。3年中,這個縣的自來水公司共從省建設廳爭取到20万元資金,而其中的近3万元又返回到了有權掌握撥放資金的人的口袋里,不同的是這部分錢由姓“公”變成了姓“私”。這种缺乏有效監督的資金管理机制如同給貪官們開辟了一條致富捷徑。

辦案人員講了這樣一件事:張昆桐案發后,省交通廳的不少同志都感到很意外,原因是張昆桐的廉政形象還不錯。“張昆桐不僅對反腐敗認識高,十分重視和支持抓廉政建設,而且還身体力行,自己帶好頭。”据說他每次下基層,臨返回時,都要打開車的后備箱檢查一下,拒絕帶任何禮品。然而,就是這樣一位貌似廉政的干部,背地里卻干下了一宗又一宗見不得人的勾當。

隸屬于中央一個部的某局下屬有個建筑工程處很想在河南攬些工程。1997年年底及1998年初,他們趁張昆桐到北京開會之際,來到張昆桐下榻的北京牡丹大酒店,在給張送去了3万元人民幣的同時,也向張昆桐提出了想在河南承包工程請張幫忙的要求。到了第二年,漯河至駐馬店、三門峽至靈寶的兩條高速公路准備招標。這個處為了能在招標中得到張昆桐的幫忙,他們又專程從北京來到河南,一次給張昆桐送了5万元人民幣。后來,這個工程處在工程招標中果然中了標。

張昆桐之所以能一邊大講廉政,一邊大把撈錢,出現這种近似惡作劇的現象又何嘗不是對權力監督不暢或不能有效監督的社會机制所造成的。

在張昆桐的犯罪檔案里還記錄著這樣一些片斷:

省交通廳辦公室原來有個“很會來事儿”的秘書,在張昆桐的提攜下,進步很快,沒多久就被提拔到處級領導崗位。這位秘書為了感謝張昆桐的精心栽培,以過新年看望為名給張昆桐送了5000元人民幣。

廳二級單位的一名領導干部在原單位干久了,想回廳机關任個職,在給張昆桐送了500美元后,如愿以償地到廳里的一個很熱門的處當了負責人。

1998年,省交通廳公開招聘處級干部,廳机關一名科級干部考試考核分數都比較靠前,但又擔心被選掉。在廳党組研究干部的前一天,他托人給張昆桐送去了1万元人民幣。結果,沒多久,這名科級干部就穩穩地弄了個處級干部。

……

正是這种帶有封建烙印的舊官場游戲規則才給了張昆桐之流們施展其“才能”的机遇!正如小平同志在談到反腐敗問題時曾經說過的那樣:制度問題更重要。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而坏人卻可以任意橫行。大洋网


相關文章

 

相關新聞
日本一名自民党議員涉嫌收受賄款現已被捕
武漢市依法查辦縣處級以上官員犯罪五十七人
日本前國會議員涉嫌受賄遭逮捕
宁波一環衛處長利用廁所受賄被判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