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美國越久回國越難?

人氣 19
標籤:

【大紀元2月3日訊】媽媽今年下定決心,要來看一看我在美國生活得怎么樣。來美國多年,我對周圍的事物習以為常,可是媽媽卻當成新鮮事,閑聊之中多了些感受。

我拿青春賭明天

在西雅圖机場接了媽媽往回開,老人家就問開了,這車是你的嗎?我說是的,貸款早付清了,最近又貸款買了一輛家用面包車。她又問為什么一家要有兩個車呢?媽媽哪里知道,我女儿到了16歲時也要一輛車。這美國是按你有車設計的,購物、上班、居家一般不在一地,相隔很遠,沒車不行。加上美國個人主義嚴重,不喜歡扎堆一起走,成年人一人一輛車就是許多家庭的生活方式。當然,相當多的低收入家庭也會全家湊合一輛車。

從50年代起,在城里工作的中產階級們就把家安在郊區。郊區的自然環境好,安靜、安全,适合小孩成長。好的居住區常常沒有商店,有的只是教堂和學校。所以,上一趟商店少則几公里,多則几十公里。有不少上班族每天來回就是一百公里之上。大多數城市的公共交通不發達,走路又走不起,開車就成為每日生活。一人一車相當于一人一雙腳。好在汽油便宜,車快公路好,開個几十里也不是什么負擔。

媽媽不理解我買房買車為什么要貸款,沒錢就不要玩格調嘛。的确,中國人不習慣借錢消費,把手頭的錢花光了就該被罵是敗家子了,還敢借錢去超前消費?

為什么我要超前消費呢?人年輕時能吃能跑有心情玩,正是享受生活的大好時光,老了就動不了,也沒心思玩。所以我消費超前為的是青春作伴。可恨這年輕時功不成,名不就,錢包干癟癟,只好鋌而走險借錢花。

我為什么敢借錢享受?因為有信心呀,每個月都會有進帳,還得起。仗著一技在身,走遍天下不怕。沒听歌里唱嗎?“你用存款換此生,我拿青春賭明天”,新老兩代人是兩股道上跑的車,走的不是一條路。當然,我若是真把工作給丟了,房子車子都得賣掉了來賠貸款。若娶的是美國太太,她也許要跟我拜拜了。

是手里沒錢才借款嗎?不盡然。我就是真有現錢,買車還是要貸款。因為貸款利率低于股市收益率,我一方面貸款買車買房,一方面把現錢壓進股市賺錢,這差額就是我要貸款的經濟動力。用銀行的錢來謀私利嘛。那銀行也沒虧,它的貸款利息高于吸收存款的利息。當股市收益不好時,我把資金抽回來提前還貸款,左右都逢源。儿子我的這番計較媽媽哪里明白?她還說,你在這貸款的房子里睡得著嗎?

太睡得著了。第二天起床看股票帳面,白花花的銀子往里滾,才知道明天會更好。有這樣的好事,有誰會犯“傻”去銀行存錢呢?放心,總有那膽小怕事的革命群眾要把錢放在銀行的保險柜里才心安。經濟學家把人分成兩類,敢冒險和怕冒險的。

賺得多 花得也多

說起來媽媽念過大學,早年我外公是洋行雇員,媽媽也是見了一些世面,但還是為普通美國家庭的住房條件感到吃惊。我的房子是一棟二層小樓,連花園在內有几畝地,周圍鄰居的房屋的設計都不一樣,遠离交通要道和商業區,居家環境就象一個安靜的大花園。媽媽說,你這書讀出這樣的結果,辛苦也值了。

媽媽最愛打听的是我家的開支。我把工資單給她看。工資要扣掉收入稅、聯邦養老金、老年醫保預付等,差不多35%就走掉了;還有單位退休金、個人養老投資基金、醫保自繳部份,一塊錢拿到手的就五毛几。買東西時還打8%的銷售稅。

收入稅分聯邦稅和州稅,聯邦收入稅率從15%開始。有一個減稅額,1998年我們三口之家為15200,家里每多一口人就可以再免2700;如果家庭收入低于這個減稅額,政府倒貼錢給你,高于此數就開始打稅。可以減稅的還有房屋貸款利息,退休基金,捐款,炒股損失和經商成本等。美國實行累進稅制,譬如1998年應打稅額超過了4.23万,超過部份按28%,超過10.23万,按31%,最高可以進到39.6%的稅率。許多州還要收州收入稅。為了避免錯誤,多數人是請會計師報稅。

美國人到了65歲,醫療就免費了,每日生活若需要護士照顧的費用也由國家出。無論你的貧富或是否工作過。這錢不是政府掏包包,你每月工資的1.5%被預扣來“養稅防老”了。扣得多的比爾-蓋茨跟沒貢獻的流浪漢平等享用。退休金來源于國家、集体、個人三個帳戶。除了聯邦政府預扣的社會養老保險金外(約工資的6%),單位也有退休計划,此外還可以自愿建立個人養老基金。加起來工資中可以有20%進入養老金,因為這部分收入及其增值部分取用前不打稅,所以大家為了減稅就充分利用。聯邦和單位的養老金發放跟你的預扣量有關,可以拿到你百年之時。當然你若不幸英年早逝,錢歸公也是對美國人民的貢獻。個人養老金則是自己荷包里的錢,想花几個就几個,想留給誰就給誰。 雇主會給你買醫療保險,也包括家屬,你要繳部分保金,自繳部分各雇主不同。我三口之家的自繳部分約每月40元,因為我太太也替全家買了同樣的保險公司,雙重付費使我們連挂號費和藥錢的自付部分都全免。醫療保險通常包括牙科和眼科,所以半年洗一次牙,每年換副眼鏡也是保險公司會鈔。只可惜我除了体檢找不到理由去看望親切的白衣戰士,一口鋼牙,竟然咬不掉牙醫保險金的一根毫毛。

美國吃的不貴,三口之家三、四百元就夠了,在外面吃要多花一些。大頭是每月要付的房屋与汽車貸款、投資股市及汽車房屋保險。其他零花加起來也不是小數,加上我每年回國,也剩不了多少錢。所以,在美國掙錢多,開銷也大。為了維持生活水平,我就得天天去上班。馬克思說,羅馬的奴隸是用鎖鏈拴住的,資本主義的奴隸(我啦)是用工資套住的。水深火熱呀(waterdeep,firehot)。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老媽听完我的苦帳后長嘆一聲,原來還說你花不完的美元,讓國內的姐姐們幫忙花,看來你也不容易啊!

教出一個老百姓

媽媽問我女儿上學交學費嗎?因為美國實行12年義務教育,公立學校靠政府撥款,所以孩子讀到高中不繳學費和書錢。老師只拿工資,沒有獎金,學校也沒有其它收費。家庭收入低的學生還可以在學校食堂享受免費用餐。當然,私立學校是要交學費的。

送孩子去私立學校,一是質量好,二是宗教需要。公立學校是禁止宣傳宗教的。公立學校之間的質量差別很大,一般來講,好的住宅區的學校也好。因為好區房屋貴,交的財產稅也高,當地的中小學的財力就厚,學校的質量也高。學校是按就近上學的原則,不是為了方便學生,而是誰付了高稅誰讀好學校。有那玩把戲的,住在便宜房區,在好區租一個郵政信箱,孩子就可以上好區學校。一旦被抓住,輕則轉校,重則就得補稅繳罰款。揩大家的油,故意搭免費車是很受人看不起的。

公立學校能給學生們提供更真實的社會環境,更多的思維自由,更多的同學競爭,更多的運動項目以及團隊精神。因為是按社區上學,同一個社區住的人收入接近,學生們容易找到家庭背景接近的朋友。讀公立學校的孩子,比較平民化,也有親和力(social)。

媽媽說國內孩子學習太讓父母操心了,家長是“陪太子攻書”。而我們呢,平時不關照女儿學習,她回家后就做作業。我們請了老師教她學畫、學鋼琴和小提琴,周末還上中文學校。她是自己管理,做得井井有條,基本不要父母操心。

有一天女儿在蔬菜店門口要錢,過往的行人把硬幣零錢給她。是學校的慈善俱樂部組織的,要來的錢幫助窮人過圣誕。奶奶听說后覺得太丟臉,几個小時下來也就一點錢,不如父母掏錢捐獻。實際上,要錢也是一個愛心和謙卑心的培養過程。讓媽媽感嘆的是,孫女做飯,洗碗,打掃衛生,當個勞動力使。媽媽說,國內的獨生子,家里條件好的,還不知怎么慣呢。我說,女孩子就得會家務,不然嫁給誰呀?好男人不會養懶婆娘的。“千金小姐”,“公子哥儿”,以后怎么湊在一起過日子?

女儿常常給奶奶說謝謝,譬如“謝謝奶奶今天做晚飯”,使媽媽特別高興。獨生子女不容易教育,做父母的常把孩子當“皇帝”。現實中多數孩子不會有大出息,能教出一個老百姓來就不錯了。美國的學校普遍貫徹平民教育,這里很少人會認為多讀兩天書就能當“精英”了。

媽媽跟我講,要是美國的退貨方式能在國內實行就好了。我說實行過呀,不成功。許多人故意買了又退貨,商家抗不住這個損失。社會要富裕到一定程度,大家才不愿為小錢去玩邪的;要文明到一定程度,有些行為才為共識所不屑。美國干“退貨”的人少,商家的大度建立在多數的文明和富裕基礎上。我在加州退貨有時就不容易,听說是那里的刁客多一些。

故意退貨只涉及公德,賴帳就是自毀長城了。我有個韓國同學,离開美國前用信用卡買了几千塊錢的東西,一拍屁股就回國,他走了好久還有信用卡公司的催賬電話。听說早年台灣大陸的留學生回國前也有這樣做的。現在信用卡公司發卡前要問你是不是美國公民或永久居民。

為什么美國人就不敢這么干呢?因為一旦有賴帳被記錄在案,今后就沒人貸款給你了。沒有貸款,你拿什么買房子,買汽車?而且,公司在雇佣你之前,會查你信用,誰愿雇佣一個不還錢的家伙?你過去賴別人的帳,今后就可能騙公司。有了你的社安號碼,公司付十几塊錢就可以查你的信用。在美國的銀行工作,還要按指紋印由聯邦調查局查你有無犯罪記錄。我有一次在研究中要使用涉及公民隱私的數据,就經過了聯邦調查局和州警雙重審查。

中國人剛來美國時,發現美國人輕信他人。譬如,結了婚的研究生可以享受學校補貼的公寓,我去申請時太太還沒到美國,就把結婚公証書帶去。老美不看,說你說了就行。真信任人。記得我出國時在北京机場住宿,帶著太太、小孩和結婚証書,還被盤問了好久。生怕我出國前犯了作風錯誤。

西方是契約社會,普通人不必在信用卡公司或銀行存錢就可以拿卡,個人支票可以用于支付。而這些在港台未必通行。美國人輕信,但你不能騙。一旦發現,你就玩完,找工,貸款可能沒人理睬。你這個污點可以背到終生,沒有什么“改正了就是好同志”的寬大。把國內的習慣帶到美國來,一些人就“因小失大”。在國內,失足一次不要緊,認個錯還可以再騙。難怪旅店大嫂要對我的婚姻審查一番,她說不定就逮住了一個拐賣婦女儿童的“好同志”。 不可居無園

一到周末,我們就有時間做做清洁,修理花木。家庭清洁主要是地毯吸塵。大家穿襪子在地毯上面走,環境灰塵少,每星期吸一次,每年洗一次。所以淺色也可以保持干淨。媽媽說,國內灰塵太大,家庭滿鋪地毯的少,也用不起淺色地毯,臟得快。地毯要每年洗一次,布沙發,玻璃窗几年洗一次。你可以去租用設備來自己洗地毯,費一天功夫,省100來塊錢。我們是請人洗,兩個小時做完,因為是淡季降价,所費跟自己干差不多。

平時換下的衣服到了周末也該洗了。媽媽說既然美國干淨,為什么你們要天天洗澡換衣服?洋人這樣做是因為他們的体味重,一天下來身上就有味道了。我是感覺洗澡后新鮮,一天就在清新中開始了。一家三口七天共換下21套內衣和襪子,加上外衣和床單,洗衣帶烘干,要忙個半天。當然可以安排在晚飯后做。現在商店賣的襯衫布褲大都是不皺的,烘干后就不用熨燙了。這里的洗衣机是接通熱水洗滌,加上熱气烘干,質量不好的襯衣洗一次就變形退色。過去在國內買的衣物常常經不起這樣“水深火熱”的折騰,不知現在如何?

家里有院子事情就多,每個星期都忙。春天要修枝,夏天要澆水,秋天掃落葉,冬天排積水。我家要修枝的櫻桃樹就有9棵;杜鵑花謝了以后要把花蒂掐掉,天女散花般的14棵杜鵑要掐多久?施肥,松土,种花的地方每年要壓上50袋樹皮,既好看又防野草。太太還不自滿,每年都要添上一些花木。幸虧我們分了工,我管草坪她管花,花工的粗活也歸我。

管草不輕松。一年要上七次化肥,每兩個星期要剪草,夏季天天要澆水。几畝地哩,夠忙。很多人熱愛園藝,樂在其中。如果你不喜歡做,可以請人照顧花園。有些活沒人喜歡,如給草地澆水。你花几千塊錢安裝上自動澆灌系統,一個夏天不在家草地也不至于干死。

當然,辛苦一番不是白干。初春,木欄外粉紅色櫻花鮮艷奪目,与欄內白色櫻花交相輝映;處處可見的各色杜鵑和郁金香簇擁著房前院后,一直到仲夏;白色和紫色的丁香襲人,金銀花繞著木欄開花;象焰火一樣燦爛的大朵的紫色繡球花;還有林林總總我叫不出洋名的花卉;當夏日的最后一朵玫瑰謝幕時,紅色和黃色的楓葉裝點起了金色的秋天,這時樹上已經挂滿了苹果,枝頭被壓彎到了木欄外邊。剛剪過草坪還有新鮮的草香,夏天赤腳在涼涼的草坪上打羽毛球胜過了烈日下游泳的誘惑。 早餐時一杯清茶,窗外翠綠的草地在旭日下一片生机勃勃;晚餐時一杯淡酒,望著夕陽下百花爭艷,這時我就理解了“宁可食無肉,不可居無園”。院子里留了一小塊地,种上韭菜、海椒、番茄、萵筍、蒜苗。長出來后是自己吃一點,送人一點,爛在地里一點。种地是為了好玩。

媽媽說,你的院子可以號稱花園了。我不敢居功。這院子里的花草是第一任房客設計的。他出身農家,經商發了財,第二次新婚時就買了這所新房。他把种地的干勁用在了這片小院子,8年的辛苦勞動,投了好几千塊的樹苗錢,等到綠樹成蔭繁花似錦時,他買了一所更大的房子,把這所房子賣給了我,也把享受和維持的重任交給了我。

去年讀到一篇報道,說許多香港人移居加拿大溫哥華,在好區買下房屋,把花園用水泥平了,修一個麻將桌,省了勞動,受到白人居民抱怨。在寸土必爭的香港,人們很難容忍花草爭地。在喜歡自然的西方人看來,香港人自然是“農民進城”,只知道下飯館、飆車、唱卡拉OK,而不會享受自然,如帆船、划雪、野營、園藝。不過,美國也是地多人少。媽媽常常抱怨美國人太少,不熱鬧。要真象中國那么熱鬧,誰買得起地呀? 工人階級硬骨頭

媽媽說,國內常認為你們在美國生活很艱苦。我說有些人的确艱苦,當學生的,書讀出來就好了;來美國不能讀書的,只好去做收入低福利差的工作。能夠在美國找到技術工作的大陸學子,几年下來就不苦了。几年下來,綠卡到手,工作适應,薪水上去,房子頭款付出,實在沒有什么可以憂慮。

在大陸學人集中的IT工業,有了工作經驗是你炒老板。据報道,很多軟件公司招一個人平均要花一万美金,包括付給獵頭公司、面試、搬家、加入獎金等。可是“工人階級硬骨頭,踩著高枝走走走。身怀一技放眼全球,發財的路上絕不停留。”。一年半載就換馬,DC的一個建筑設計公司更許下重諾,只要呆在公司,公司出錢租寶馬車給你開。為什么會這樣呢?

在工業發展初期,金融資本比人力資本缺,你這個打工仔后面有的是想吃飯的候補,資本家拿走高額利潤,你還怕失業。今天在美國,工業嚴重依賴技術,人力資本比金融資本缺,工人階級拿走高工資還想炒老板。打工仔現在叫“打工皇帝”。利潤是資本的价格,工資是勞動的价格,市場上的供求關系決定著勞資關系。

工作不愁,衣食無憂,有時產生出失落感,特別是有一番濟世抱負之人。留在美國也有得有失,個人生活是舒适了,業務水平也容易提高。然而,留學人員現在回國,還是很受重用,如果肯努力工作,机會前途比較好。從成就感來講,歸國也不?陘@個選擇。美國的舒适讓太太們反對回中國,拖家的先生們有心無力。

在美國,學物理、生物、數學難找工作,學程序、電子工程、數据管理和分析好找工作。一些人本來可以拿下或已經拿到原專業博士學位,因為就業問題而改學IT(信息)技術,有時也會有一些遺憾。留在美國,學位高低無所謂,能拿鈔票就好。要想回國,學位高一些好,國內人偏信學位。過去不就有領導傻乎乎地把“博士后”當成學位嗎?

留在美國越久,回國越難。孩子長大了回國适應不了,身為父親和丈夫不能离家出走。自己也适應美國的生活,朋友也交了一些,回國反而不适應,有隔閡。所以回國要趁早。不然就等錢賺夠,或到退休時再回國。不過,人過中年樹過春,大概只能發余熱了。 (摘自論點社區)


    相關文章
    

  • 史海解秘:我在林彪出逃后的一段經歷 (2/3/2001)    
  • 前法國億而富集團主管在菲落网并遣返回國 (2/2/2001)    
  • “足球之夜”專訪米盧 (2/1/2001)    
  • 中美爆法輪功外交舌戰 (1/26/2001)    
  • 一位加拿大公民給中國大使館的公開信 (1/26/2001)    
  • 涉嫌參与澳洲最大詐騙案前奔達公司主管試圖躲過回國審判 (1/19/2001)    
  • 卡比拉遺体周六運回國下葬 (1/19/2001)    
  • 遠華案死刑犯仍未處決 福建省高層調動 (1/19/2001)    
  • 宋楚瑜明赴美過年 立院臨時會前赶回國 (1/19/2001)    
  • 新生网:相由心生 (1/19/2001)    
  • 乒乓球職業巡回總決賽中國大包大攬之后的隱憂 (1/18/2001)    
  • 消費者膠卷被遺失 衝晒店應按十倍价格賠償 (1/16/2001)    
  • 薩爾瓦多: 集体埋葬受難尸体
    引起家屬不滿
    (1/15/2001)    
  • 金紫荊廣場中國國旗落地 (1/14/2001)    
  • 秘魯兩名高官受藤森牽連被捕 (1/14/2001)    
  • 新一代中國留美學生就業抉擇多元化 (1/12/2001)    
  • 駐蒙外交官:我在林彪出逃后的一段經歷 (1/12/2001)    
  • 捷克网球明星被逮捕 (1/10/2001)    
  • 台灣長億集團楊天生楊文欣父子重回國民党 (1/10/2001)
  • 相關新聞
    台灣長億集團楊天生楊文欣父子重回國民党
    捷克网球明星被逮捕
    駐蒙外交官:我在林彪出逃后的一段經歷
    秘魯兩名高官受藤森牽連被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